水墨岩彩,顧名思義,與“水墨”和“岩彩”兩個概念相關。
水墨岩彩藝術,是海岩宿千自1989年就開始進行中國畫岩彩畫和水墨畫的研究,並在中國畫創作上進行了大量的彩墨作品的創作實驗,自2000年立項中國畫水墨岩彩學術課題,正式開始對他所提出的水墨岩彩進行全面的研究和探索。並且2000年-2002年期間先後對日本當時近十年的全日展,院展及創畫會所有展覽作品深入學習研究,從師所有東渡日本的藝術博士和日本岩彩畫家,在中國文化部重彩岩彩高級研究班結業,之後又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美術學研究生課程班畢業。更加鮮明了中國畫的水墨岩彩特性,並且畫家近十年來都是自己親手研製水墨岩彩的特殊的岩彩墨和色,親手選擇材料,研磨和水與各種膠調出自己創作所需要的畫材,非常獨特,繪製步驟複雜層次繁多,非常不容易被仿製。水墨岩彩作品是任何印刷品和照片效果都達不到原創作品的效果,十餘年來畫家孜孜不倦正在深實驗,值得深入研究發展和推介。
水墨與岩彩,本質上都是繪畫顏料,中國畫的顏料大約可以分為植物類、礦物類、金屬類、動物類以及化工類。墨以松煙墨、油煙墨與漆煙墨為代表,屬植物碳類顏料;岩彩者,岩石之色也,屬於礦物類顏料。傳統中國畫自古以來不以顏料的自然屬性劃分繪畫類別,山水、人物、花鳥乃題材之不同,壁畫、絹本、紙本乃載體之不同,工筆、寫意、沒骨、潑墨乃筆法之不同,重彩、青綠、淺降、水墨乃設色之不同。
水墨和岩彩成為獨立的畫種,主要基於繪畫效果和技法的不同。水墨狹義上屬於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約始於唐代,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廣義上水墨就是中國畫,出於中國畫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的共性。岩彩作為畫種是舶來品,雖然它最初是我國自晉唐以來的岩壁畫和重彩的化身,但經日本對其進行了西畫式的改良,而成為日本畫的重要畫種。日本岩彩是以宣紙、絹及棉、板、木、壁等為依託物,將天然礦物石色,及金銀等金屬色媒材,以動物膠為粘接劑,定著於畫面的一種“板式繪畫”。
上世紀80年代,許多中國藝術家留學日本,並將日本岩彩帶回中國,在理論上對其溯源,在表現手法上進行創新。將水墨與岩彩結合,凸顯水暈墨章和光彩奪目的雙重效果,成為眾多藝術家共同選擇的道路。但能將水墨與岩彩拼合者無數,而將二者融合者少有,將二者合二為一形成獨立畫法者僅有,海岩宿千便屬於這僅有者之一。
將水墨與岩彩合二為一,是在畫面中以水墨的筆法和墨法為基礎,揉以礦物顏料、金屬顏料以及膠合方式所帶來的特殊肌理和光澤,使其墨彩交疊,理隨筆走,從而出現有別於重彩、青綠、淺降、潑墨的繪畫效果和表現方式,可成為一門獨立畫種,稱為中國畫“水墨岩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