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民胞物與發音
mín bāo wù yǔ釋義
民為同胞,物為同類。泛指愛人和一切物類。出處
宋·張載《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示例
那裡有一個是認真存了“仁人測隱”之心,行他那“~”的志向,不過都是在那裡邀福。(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
北宋張載的倫理思想。他從人類萬物都是天地所生的觀點出發,提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抽象命題。要求愛一切人如同愛同胞手足一樣,並進一步擴大到“視天下無一物非找”。
他的“民胞物與”思想儘管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對人民的同情,但就其總體來說還,是屬於封建思想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