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義

民粹主義

民粹主義(populism),又譯平民主義、大眾主義、人民主義,意指平民論者所擁護的政治與經濟理念。該理念擁護平民掌控政治,反對精英或貴族掌控政治。 在標榜人民主權的政治體制中,政治家總是聲稱“代表”人民,因而從這個最基本的意義上說,他們都是“民粹主義者”。 民粹主義承諾改變了大眾的福利預期,加大了對政府的依賴,也放鬆了自己的奮鬥決心,是效果極其負面的腐蝕劑。致命問題是,一旦大眾的福利預期得不到滿足,社會心理很快發生逆轉,並形成蔑視權威、拒絕變革和仇視成功者的強烈氛圍。與此同時,超出收入能力的過度財政負債和福利主義相應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在政府和民間相互影響,其破壞力在歐債危機中得到充分體現。 大危機在人的一生中往往僅會遇到一次,決策者缺乏經驗,又總是面臨民粹主義、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經濟問題政治化這三座大山,政治家往往被短期民意綁架、被政治程式鎖定和不敢突破意識形態束縛,這是普遍的行為模式,這一點在希臘危機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民粹主義的言論集中在網際網路。

基本信息

產生背景

民粹主義萌芽於19世紀40—50年代的俄國。19世紀下半葉,幾乎在北美和東歐同時興起。19世紀末,美國西南部農民試圖控制當地政府的激進主義行為,俄國知識分子和東歐農民對平均地權的強烈要求被認為是第一代民粹主義。當時,沙皇俄國已經腐朽不堪,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西歐資本主義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內在矛盾。民粹派的思想先驅們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尋找俄國的出路,提出了落後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他們肯定平民大眾的首創精神,具有積極的意義;但同時又把俄國存在的村社制度和農民理想化,遭到以列寧為代表的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深刻批判。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俄國的傳播,民粹主義的思潮已經成為強弩之末。  

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民粹主義再度在東西兩半球,尤其在東歐和北美,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從而形成民粹主義的第三次高潮。

詞語釋義

在英漢詞典里查populism一詞會得到幾種不同的翻譯,除了最常用的民粹主義,還有平民主義、大眾主義、平民論等說法。在柯林斯英英詞典里,這個詞被解釋為“聲稱能推進普通民眾利益和觀點的政治運動或者理念”。

民粹主義一詞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的俄國美國,俄語中的“民粹主義”(народничество)與當時的民粹派(Народник)運動息息相關。

19世紀60、70年代,俄國平民知識分子為反對沙皇專制,到農村發動農民進行革命。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界面記者採訪時指出,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以巴枯寧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組成了民粹派。

民粹派後又分化為不同派別,他們一方面反對資本主義,另一方面也拒絕承認社會主義的合理性,試圖尋找第三條中間道路。在當時俄國的人口構成中,農民占大多數,因此他們認為“農民最能代表人民”。

崔洪建解釋稱,民粹在當時的含義為“人民中的精粹”,也就是農民。因此當時以俄國民粹派為代表的民粹主義實際是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形成的政治運動,與現在提到的民粹主義有不同的含義。

《民粹主義:一個簡短介紹》(Popu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指出,同一時期在北美地區,由於基礎設施發展、鐵路系統擴張和經濟轉型,偏遠地區的農民遭受了嚴重打擊。

從1890年代開始,得到農民支持的美國人民黨,也被稱為平民黨(Populists),在大選中支持民主黨候選人,以代表“人民”——有歐洲血統的農民與代表銀行、政客“精英”的共和黨對決。

雖然美國的人民黨與俄國民粹派有不同的訴求和表現形式,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宣稱自己才能真正代表所謂的普羅大眾。

《民粹主義》一書的作者穆德(Cas Mudde)認為,不同於自由主義法西斯主義這些有系統體系、社會觀和世界觀的意識形態,民粹主義的價值觀比較模糊,更貼近於一種政治運動或者思潮。

在具體表現上,幾乎所有民粹人士都將民粹主義與一種或者多種意識形態相結合。比如左翼民粹分子將民粹主義與社會派思想相結合;右翼民粹分子則通常將民族主義融入民粹主義中。

根據穆德的分析,雖然以不同形式呈現,民粹主義大多包含了三個基本概念:人民、精英和共同意志。

詞語內涵

民粹主義本身就是一個沒有明確內涵的概念:

1、民粹主義是一種思想意識;

2、民粹主義產生的條件是對嚴重危機的強烈反應;

3、民粹主義的主體是某一社會群體依據自己的偏愛而形成的中心地區;

4、民粹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反對代議制政治;

5、民粹主義的特徵包括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以及具有易變性。  

本質特徵

平民化便成為民粹主義政治運動的本質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民眾性的社會政治運動都帶有民粹主義的性質。有人把它定義為“唯一地訴諸和求助於人民民眾的所有運動和學說”。根據這一定義,凡是平民大眾的政治運動,尤其是帶有自發性的運動,都可納入民粹主義的範疇。

作為一種政治運動,民粹主義主張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並把普通民眾當作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而從根本上否定政治精英在社會政治變遷中的重要作用。20世紀60、70年代拉丁美洲的政治改革是典型的民粹主義復興,這些政治運動是“城市工人階級和農民民眾支持的政治運動,但缺乏組織化的權力和獨立自主。它得到了其他不滿現狀的人們的支持。”  

主要特點

1、迴避代議制政治的複雜性,主張直接民主;

2、把所偏愛的群體進行理想化,並以此作為辨視自身的依據;

3、缺乏核心價值觀;

4、是對嚴重危機的強烈反應;

5、民粹主義既可能從民眾中產生,又可能被精英所倡導;既可能僅僅是一種思潮,又可能形成運動,甚至具有長期的政治後果。

傾向形象

1、自我陶醉型

這類群體在6個方面均有突出表現:他們有很強的愛國情結;他們是主權高於人權這一理念的堅定支持者;而且,他們很自信地認為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但同時,他們又將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想得過於理想化,認為那時的人們更為淳樸,社會更為平等。這些人很不理性,沉醉於對美好生活的幻想中,對精英主義有極強的牴觸情緒,認為自己的利益因他們而受到損害,因而更可能相信各種形式的陰謀理論。他們不願理解和包容與自己觀念不一致的人,追求想法的絕對同一化。與此同時,他們又缺乏判斷力,容易盲從別人。另外,這些人覺得政府不關心自己,沒能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對外交衝突極其敏感,容易有過激的民族主義行為。  

2、怨念深重型

這一類是民粹化特徵較為顯著的人群,他們的愛國熱情排在自我陶醉型和邏輯混亂型之後,在一定程度上認同為了國家利益應犧牲個人利益。他們沉迷於發現普通人的閃光點;較為突出的是,他們對精英的怨恨、牴觸情緒強烈,且缺乏獨立的判斷力,更可能相信陰謀理論。他們對政府極度不滿,並傾向於把外交衝突視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3、邏輯混亂型

這一群體的愛國熱情僅次於自我陶醉型,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信。但他們又覺得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更好,並認為西方政治制度對中國的借鑑意義不多。他們不太理性,對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看法具有一定浪漫主義色彩。但他們對精英群體的牴觸情緒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包容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人,不會輕易盲從。  

4、茫然無措型

這是有一定民粹化傾向的人群,他們有一定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但這種激情要明顯弱於其他三類人。他們覺得改革開放前中國在某些方面好於現在,但總體來說,理想化程度較低。這類人的非理性程度和對日常生活的浪漫化程度都較低。他們能在某些方面理解和包容與自己有不同見解的人群,但具有一定程度的盲從心理,希望與他人保持一致。他們對政府的不滿情緒較低,但對於國家的外交問題,他們有較強的民族主義傾向。

需要警惕

有人說,民粹主義像霧像雨又像風:有時是進步勢力的工具,有時是保守勢力的工具;有時是左翼力量的工具,有時是右翼力量的工具,總讓人琢磨不透。當前,在一些西方已開發國家出現了民粹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合流的趨勢。如英國公投“脫歐”,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借歐洲難民問題發表反穆斯林移民的言論等。它們都有一個鮮明的特徵:以民族主義的面目出現。正如美國學者約瑟夫·奈所說的,它們是“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二是以維護本民族利益為由反對、排斥其他國家和民族。如果一個人尤其是公眾人物的言行主要表現為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這不僅無可非議,還會贏得本國、本民族人民的讚賞。像中國明代的抗倭英雄戚繼光,“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的左權將軍等,一直為中國人民所敬仰和緬懷。但是,民族主義一旦沾染上民粹主義色彩,把珍愛自己民族的情感異化成憎恨別的民族,就不僅具有排他性,有的還具有滅他性。對於這樣的極端民族主義,愛因斯坦有過這樣的評價:“民族主義是一種發育未全的疾病。它是人類的囊蟲。”  

在一些西方國家,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之所以坐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產階級萎縮、貧富分化加劇是主要因素。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4年,已開發國家65%以上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停滯不前或下降。根據美國官方數據,美國最窮的20%人口的收入僅占全民總收入的3.1%,而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占到51.4%。隨著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一些美國人開始痛恨現有經濟體制,認為它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社會出現了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傾向,有人擔憂外國移民搶走自己的工作,有人甚至主張以強硬手段和暴力對付外來移民,等等。  

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在西方已開發國家抬頭,產生了很大的負面效應。近年來,德國右翼分子製造的暴力案件不斷增加,德國法務部稱其網際網路上種族主義和排外的煽動性言論泛濫成災;部分中東歐國家由於諸多經濟和社會問題無法得到妥善解決,以種族主義、排外主義為特徵的極右思潮在普通民眾特別是年輕人中得到越來越多的呼應。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以維護民族、國家利益為招牌,打著“愛國家、愛人民”的旗號,很容易得到公眾的認同,反對者往往顧忌被扣上賣國的大帽子而不得不保持沉默;政府在管控民粹主義者非理性行為時也更加謹慎,甚至不敢作為。  

帶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極具傳染性,容易在全世界擴散開來。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形勢錯綜複雜,各國之間尤其是大國之間的競爭和博弈日趨激烈。同時,我國正處在由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的關鍵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轉型,收入差距拉大、反腐敗鬥爭形勢嚴峻等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問題日益凸顯。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一定要警惕民粹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合流,努力避免其干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大局;尤其要著力解決好民生問題,剷除民粹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合流的社會土壤。

典型案例

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和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

兩次危機前的產業神話和收入分配出現的巨大差距,往往導致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心理狀態出現變異。改變其社會地位的急切心情,使大眾都開始追求一夜暴富,人們寧願相信各種投機奇蹟,人類本性中的貪婪和健忘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沒有多少人可以經受泡沫產業的誘惑,當經濟處於過度繁榮狀態的時候,沒有人不相信泡沫會繼續膨脹,人們不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理性,而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相信盲目冒險的正確性。兩次危機中的市場力量從來都是高度政治化的力量。如果僅從經濟角度認識問題而忽視其政治屬性,就會犯重大的判斷性錯誤。

關於兩次危機的共同之處,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進行歸納。得到10點結論:

1、兩次危機的共同背景是都在重大的技術革命發生之後。

其警世意義在於,今後當重大的技術革命發生之後,不僅需要認識它的進步作用,抓住它帶來的機遇,同時也要充分意識到重大變革會隨之出現,充分估計震動性影響和挑戰。

2、在危機爆發之前,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危機發源地的政府都採取了極其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

在兩次繁榮期間,經濟的自由放任和企業家創新精神的發揚互為補充,推動著經濟的高增長,但也與後來危機的發生存在某種邏輯關係。

3、收入分配差距過大是危機的前兆。

兩次危機發生前的另一個共同特點,是較少數的人占有較多的社會財富。這次危機最突出的表現是,生產資料名義所有權和實質支配權分離,權力集中到虛擬經濟領域極少數知識精英手中。

4、在公共政策空間被擠壓得很小的情況下,已開發國家政府所採取的民粹主義政策通常是危機的推手。

技術變革和分配差距擴大造成的心理壓力,往往會引起社會公眾的不滿,在執政期內無力改變現狀和選票政治的推動下,政府傾向於更多地採取民粹主義政策宣示,安撫民心。

5、大眾的心理都處於極端的投機狀態,不斷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

6、兩次危機都與貨幣政策相關聯。在兩次危機之前,最方便的手段是採取更為寬鬆的貨幣信貸政策。

大蕭條前,泛濫的信貸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機的狂熱,在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前,美聯儲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金融放鬆監管和次級貸款都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得經濟泡沫惡性膨脹。

7、危機爆發後,決策者總是面臨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經濟問題政治意識形態化的三大挑戰,市場力量不斷挑戰令人難以信服的政府政策,這使得危機形勢更為糟糕。

在面對嚴重危機的時候,主要國家在應對政策上總犯同樣的錯誤,特別是應當採取行動的時候總會錯過時機,應當採取巨觀擴張政策的時候則採取緊縮政策,應當開放和進行國際合作的時候往往採取保護主義政策,應當壓縮社會福利、推動結構改革的時候卻步履艱難甚至反覆和倒退。

8、危機的發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邏輯之前,不可輕言經濟復甦。

在經濟危機過程中,會發生很多意外事件。經濟一旦從正常狀態轉入危機狀態,它就開始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循環。危機往往從經濟大幅跳水開始,由泡沫破裂走向失業率攀升,由經濟困境加重轉向社會矛盾激化,由經濟社會領域轉向政治領域乃至軍事領域。

在危機自我邏輯實現的過程中總會出現意外事件,一連串的失控和誤判也屢屢發生。

9、危機只有發展到最困難的階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一解決方案往往是重大的理論創新。

大蕭條後,世界在絕望中發生了凱恩斯革命。這次理論創新可能圍繞全球經濟最實質和困難的問題展開:世界出現的總需求萎縮和資本、技術與勞動力在全球巨觀配置失衡的局面,加上一些國家的經濟成長陷入絕境,既帶來本國的社會政治問題,也快速向全球傳染,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尚無明確思路。

10、危機具有強烈的再分配效應,它將導致大國實力的轉移和國際經濟秩序的重大變化。

世界每隔百年會出現一個新的全球大國。這次危機發生後,全球發展的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二十國集團(G20)平台產生,世界實力對比正在急劇變動,國際經濟秩序正在發生變化。從這個意義上看,危機不僅具有對生產力發展的破壞作用,也有積極的創新作用,更有強烈的再分配效應。

社會反應

重視民粹主義傾向對國家和社會的消極影響,警惕“未民主先民粹”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民粹主義不只像其通常所表現的那樣,只是面對國際爭端時的極端現象和過激行為。更重要的是,民粹主義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出政治生活和社會政策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針對這些矛盾和問題尋找解決之道,不僅有助於消解民粹情緒,而且有助於提高政治、社會發展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人們經常單純地把民粹主義看成一種追求民主的思潮。但事實上,即使民粹主義與民主政治不是相互對立的,前者的內涵也要比後者貧乏得多。真正的民主建立在完善的政治制度、明確的權利與義務、充足的社會資本等基礎之上。而民粹主義幻境中的民主,是一種只可能存在於理想化世界裡的純樸而美好的絕對平等狀態,帶有濃厚的反精英、去政治化色彩。因此,避免公眾民粹化,儘量降低民粹化現象帶來的危害,就成了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轉型時期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  

——人民網

警惕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

有兩股思潮特別需要注意:一股是民族主義,一股是民粹主義。這兩股思潮的泛濫不局限在某一個國家,而是在全球範圍都有。

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思潮結合起來非常危險。民粹主義會導致從政者被民族主義劫持,就是他們明明知道有些觀點和做法不對,但為了博得公眾的支持,他們也會那么乾。

——新浪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