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學與現代音樂史

民族音樂學與現代音樂史

1.當音樂創造了歷史 2.民族音樂學及傳統的意義 10.18世紀音樂品味的鑑賞家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音樂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
叢書名: 外國音樂學術經典譯著文庫
平裝: 355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103035696
條形碼: 9787103035696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2 x 16.2 x 2.4 cm ; 431 g
ASIN: B002CCSEH0

內容簡介

《民族音樂學與現代音樂史》由15篇小型民族志個案組成,圍繞書名的關鍵字主題,再分為四大部分,即:1)音樂與歷史經歷;2)權威與詮釋;3)中間人與協調者;4)音樂的再現與更新。第一部分的四篇文章,反映了音樂或其表演如何構建歷史的經歷——巴西蘇亞人遷徙的歷史;南非巴索托民工的歷史;西非奈及利亞現代化和城市化的歷史;比較音樂學的歷史所構建的阿拉伯世界的現代化歷史進程。第二部分的所謂的權威分別是:孟加拉的“嘎拉納”音樂家弟子群,印度伊斯蘭教蘇菲派的世襲音樂家“格瓦爾”,秘魯西班牙一印第安混血的梅斯蒂佐人音樂家,波蘭和烏克蘭的民族國家的文化機構,對前兩例的歷史詮釋置於一種大傳統與小傳統互動的框架內;對後兩例的歷史詮釋則符合了當今政治的需要,即現代性的民族國家的認同。而且詮釋都是“多聲部”的,即當地各族群和作者本人的多方位詮釋。第三部分所謂的中間人角色分為兩類:作為東西方中介的印度音樂家香卡和法國青年豐通,作為當地跨部落中介的土著表演者蘭利和土著音樂學家梅德福和印度中部土著蒙達人。第四部分音樂的再現和更新,則以特立尼達的印度移民的音樂和以色列德國猶太移民的音樂為例,而略為不同的是北美印第安黑足人兩個部落歌曲的趨同現象。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史蒂芬·布魯姆 (美國)菲利普·V.伯爾曼 (美國)丹尼爾·M.紐曼 譯者:湯亞

目錄

序:民族音樂學家與現代音樂史
第一部分 音樂與歷史經歷
1.當音樂創造了歷史
2.民族音樂學及傳統的意義
3.“居居”樂的歷史:關於社會音樂實踐的理論
4.早期民族音樂學家的歷史世界觀:1932年開羅的一次東西方的相遇
第二部分 權威與詮釋
5.孟加拉毗濕奴城的嘎拉納:歷史詮釋與權威基礎
6.蘇菲派音樂以及口頭傳統的史實性
7.秘魯排簫風格的歷史和詮釋的策略
8.音樂機構以及波蘭和烏克蘭農民的民族意識
第三部分 中間人與協調者
9.拉維·香卡:傳統音樂和現代性的協調者
10.18世紀音樂品味的鑑賞家
11.阿采利·蘭利與一種消失的跨部落傳統
12.音樂以及焦達納格布爾部落——種姓互動的歷史
第四部分 音樂的再現與更新
13.特立尼達:費利西蒂的印度、東印度與西印度音樂
14.黑足人歌曲傳承中的穩定性,1909-1968年
15.以色列的德國猶太人和室內樂:西方音樂史中的民族音樂學意義
跋:範式與故事
參考書目
撰稿者簡介
民族志新寫作與歷史重構的故事(代譯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