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領域主要包括自然災害和地震災害的區域災情形成機制和時空分異規律、自然災害遙感監測、人員疏散仿真、自然災害風險分析與模糊信息最佳化處理、災害動力學、綜合風險防範集成技術、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價與風險管理及減災對策等。
研究所凝聚了環境演變、自然災害、遙感測量、災害災情模擬實驗與仿真實驗、空間信息分析等方面的人才,形成了梯隊合理、可承擔重大任務的群體,擁有和搭建了特色鮮明的實驗平台。“十五”、“十一五”期間,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863、973、國家科技攻關(科技支撐)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科研項目50餘項。近3年來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140餘篇,其中SCI、EI、ISTP等科研論文60餘篇。全所現有教師19人(含兼職),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人,講師1人,博士後2人;全所90%以上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50%以上的教師具有國外留學和研究工作經歷。在讀研究生47人,其中博士生11人,碩士生36人。
研究機構:
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系統仿真與災害模擬研究中心、災害保險研究中心、水旱模擬實驗室、災害仿真模擬實驗室,能夠支持災害和公共安全的海量數據的計算,具備災害分析的實驗條件。
研究領域:
主要包括自然災害(地震、洪水、乾旱、颱風、沙塵暴、冰雹、雪災、滑坡、土石流、風暴潮等)和地震災害的區域災情形成機制和時空分異規律、自然災害遙感監測、人員疏散仿真、自然災害風險分析與模糊信息最佳化處理、災害動力學、綜合風險防範集成技術、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價與風險管理及減災對策等。
合作交流:
災害與公共安全研究所目前已與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日本國立地球與防災研究所、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美國克拉克大學災害研究中心、奧地利國際套用系統分析研究所等國際災害研究知名單位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正在執行的國際合作科研項目有近10項,其中中法合作、中奧合作、中日合作項目以洪水災害為主,中瑞合作以巨災風險管理為主,中德項目以信息平台為主。在國內與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水利部減災中心、建設部中國建築設計院、中國氣象局衛星氣象中心、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農業部中國農科院、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等有密切合作關係,協助中國自然災害防禦協會承辦“自然災害學報”學術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