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才女

民國四大才女

民國四大才女即民國時期湧現出的四個非常有名、才華橫溢的優秀女性,她們分別是有過人膽識的呂碧城、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生命短促的石評梅以及擁有“奇才異女”盛名的張愛玲。民國四大才女為:呂碧城(一說廬隱),蕭紅,石評梅和張愛玲。她們以其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及審美傾向而獨樹一幟,令當時的男性作家耳目一新。尤其是她們將自身大膽的人生情愛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滲透融合於文學作品之中,達到了更鮮活更新奇的效果,成為當時文學中的一股強勁的新鮮血液。

基本信息

背景

1912年,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復滅,中華民國正式成立。緊隨其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使民主和科學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漸漸開化。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一大批女性文學作家及作品。她們以其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及審美傾向而獨樹一幟,令當時的男性作家耳目一新。尤其是她們將自身大膽的人生情愛追求和不懈探索精神,滲透融合於文學作品之中,達到了更鮮活更新奇的效果,成為當時文學中的一股強勁的新鮮血液。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

四大才女

民國四大才女為:呂碧城(一說廬隱),蕭紅,石評梅和張愛玲。

呂碧城

鋒芒初露

——顯過人膽識

呂碧城呂碧城

呂碧城(1883年-1943年) ,安徽旌德人,生於1884年。父親呂鳳歧,光緒三年進士及第(與清末著名詩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學政,家學淵源。呂家有姐妹四人,呂碧城是老三。呂碧城和她的姐姐呂惠如、呂美蓀都以詩文聞名於世,號稱“淮南三呂,天下知名。”

呂碧城12歲時,詩詞書畫的造詣已達到很高水準,當時有“才子”美稱的樊增祥讀了呂碧城的詩詞,不禁拍案叫絕。當有人告訴他這其實只是一位12歲少女的作品時,他驚訝得不能相信。

1895年,父親呂鳳歧去世,呂碧城的母親從京城回鄉處理祖產,族人因為覬覦呂家家產,唆使匪徒將乃母劫持。呂碧城在京城聽到了訊息,四處告援,給父親的朋友、學生寫信求助;幾番波折,事情終於獲得圓滿解決。但此事讓小小年紀的呂碧城顯示出了非凡的膽識,卻也讓與呂碧城有婚約的汪家起了戒心,認為小小年紀的呂碧城,竟能呼風喚雨,於是提出了退婚要求,呂家孤女寡母不願爭執,答應了下來,雙方協定解除了婚約。然而在當時,女子被退婚是奇恥大辱。呂碧城雖身為新女性也一度自怨自艾,對其今後婚姻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

婚約解除後,呂碧城的母親帶著四個尚未成人的女兒投奔在塘沽任鹽運使的舅父嚴鳳笙。

主筆《大公報》提倡女權

呂碧城呂碧城

1903年春,20歲的呂碧城有意到天津市內探訪女學,外甥女要入新學,腦筋陳舊的舅父嚴辭罵阻,呂碧城一時激憤,第二天就逃出了家門,隻身踏上了去往天津的火車,不但沒有旅費,就連行裝也沒來得及收拾。一個富家女子獨自出門,這在當時也算得上是驚世駭俗之舉。而此次出走,正是呂碧城登上文壇的開始,也是她與各界名人交往的開始。

身無分文、舉目無親的呂碧城,在去往天津的火車中,熟識了佛照樓旅館的老闆娘,到達天津後,暫住其家中。但沒有經濟來源,生活一時陷入困境,呂碧城只好寫信向居於《大公報》報館的方夫人求援,這封信恰被《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看到。英斂之一看信,即為呂碧城的文采所傾倒,連連稱許。不僅如此,愛才心切的英斂之還親去拜訪,問明情由,對呂的膽識甚是讚賞,並當即約定聘請她任《大公報》見習編輯。從此,呂碧城就走上了獨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呂碧城到《大公報》僅僅數月,在報端屢屢發表詩詞作品,格律謹嚴,文采斐然,頗受詩詞界前輩的讚許。她又連續撰寫鼓吹女子解放與宣傳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論提倡女學之宗旨》、《敬告中國女同胞》、《興女權貴有堅韌之志》等,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呂碧城也因此在文壇嶄露頭角,聲譽鵲起。她在詩文中流露的剛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橫刀立馬的氣概,深為時人尤其新女性們所嚮往和傾慕。一時間,出現了“到處鹹推呂碧城”的盛況。

1908年,光緒與慈禧先後亡故,一大批人為之惶惶不安,似乎慈禧一死,國家就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如何辦才好。這時卻有人填了一闋《百字令》,其中有句云:“排雲深處,寫嬋娟一幅,翠衣輕羽。禁得興亡千古恨,劍樣英英眉宇。禁止邊疆,京垓金弊,縴手輕輸去。遊魂地下,羞逢漢雉唐鵡。”並題詠慈禧的畫像,登在報上,痛斥慈禧,說她在主朝的近半個世紀中,把大清皇朝的江山搞得一塌糊塗,把中國邊疆的大量領土,國庫中的大把銀錢送給帝國主義國家,她到陰曹地府,一定怕和漢高祖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見面。這使清政府十分惱火,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這首引起轟動的詞作者就是當時年輕的呂碧城。1904年到1908年,呂碧城藉助《大公報》這一陣地,積極地為她的興女權、倡導婦女解放而發表大量的文章和詩詞,她結識了大批當時的婦女運動領袖人物,與秋瑾尤其交好。1904年5月,秋瑾從北京來到天津,慕名拜訪呂碧城。兩人此番相會不足四天,卻一見如故,情同姊妹,當即訂為文字之交。這可以稱得上是兩位新女性間的一段因緣佳話。

秋瑾也曾經用過“碧城”這一號,京中人士都以為呂碧城的詩文都是出自秋瑾之手,兩人相見之後,秋瑾“慨然取消其號”,原因是呂碧城已經名聲大著,“碧城”一號從此應當為呂碧城專用。交談中,秋瑾勸呂碧城同去日本,投身革命運動。呂碧城答套用“文字之役”,與秋瑾遙相呼應。此後不久呂碧城在《大公報》上發表的《興女權貴有堅韌之志》、《教育為立國之本》兩篇文章,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秋瑾的影響。1907年春,秋瑾主編的《中國女報》在上海創刊,其發刊詞即出於呂碧城之手。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紹興遇難。呂碧城用英文寫了《革命女俠秋瑾傳》,發表在美國紐約、芝加哥等地的報紙上,引起頗大反響。呂碧城與秋瑾的交往也引起了官方注意,以致當時的直隸總督袁世凱一度起了逮捕呂碧城的念頭。只是由於找不到恰當的藉口,才沒有實行。

辦女學

——育現代女性

呂碧城呂碧城

除了在《大公報》積極宣揚女權,作婦女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在辦女學的實踐上,呂碧城積極籌辦北洋女子公學。首先,呂碧城發表多篇言論以作輿論宣傳,宣揚興辦女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把興女學提到關係國家興亡的高度,以此衝擊積澱千年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陳腐觀念。反過來說,女權運動的興起,恰恰證明了社會上男女觀念的不平等,“欲使平等自由,得與男子同趨於文明教化之途,同習有用之學,同具強毅之氣。”呂碧城認為辦女學開女智、興女權才是國家自強之道的根本。

為了實踐自己的理論,呂碧城積極籌辦女學,英斂之介紹她認識嚴復、嚴范孫、傅增湘等津門名流,以求支持和幫助。在天津道尹唐紹儀等官吏的撥款贊助下,1904年9月,“北洋女子公學”成立,呂任總教習。兩年後,“北洋女子公學”改名“北洋女子師範學堂”,年僅23歲的呂碧城任監督(相當於今天的“校長”),為中國女性任此高級職務的第一人。呂碧城在這所當時女子的最高學府,從教習提任到學校的監督,一呆就是七、八年。她把中國的傳統美德與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結合起來,把中國的傳統學問與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結合起來,使北洋女子公學成為中國現代女性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希望她所培養的學生將來也能致力於教育和培養下一代,為一個文明社會的到來盡各自的力量。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曾經在這裡親聆呂碧城授課。

游世界

——揚中國女子威風

呂碧城的志向不僅在於教育,還有振興國家的宏願。在她的許多文章中,她都談到怎樣建立一個強國的想法。她認為在這競爭的世界,中國要想成為一個強國就必須四萬萬人合力,因此不能忽視二萬萬女子的力量。解放婦女,男女平權是國之強盛的唯一辦法。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影響世人,濟世救民。1912年袁世凱在北京出任民國臨時大總統,呂碧城被聘為總統府秘書,她雄心勃勃,欲一展抱負,但是黑暗的官場讓她覺得心灰意冷,等到1915年袁世凱蓄謀稱帝野心昭昭時,呂碧城毅然辭官離京,移居上海。她與外商合辦貿易,僅兩三年間,就積聚起可觀財富。可見她不只是才學過人,同時也有非凡的經濟頭腦。

1918年呂碧城前往美國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兼為上海《時報》特約記者,將她看到的美國之種種情形發回中國,讓中國人與她一起看世界。四年後學成歸國,1926年,呂碧城再度隻身出國,漫遊歐美,此次走的時間更長,達7年之久。她將自己的見聞寫成《歐美漫遊錄》(又名《鴻雪因緣》),先後連載於北京《順天時報》和上海《半月》雜誌。呂碧城兩度週遊世界,寫了大量描述西方風土人情的詩詞,膾炙人口,傳誦一時。她的詩詞造詣深厚,尤擅填詞,字字珠璣,吟詠自如,被譽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傳世著作有《呂碧城集》、《信芳集》、《曉珠詞》、《雪繪詞》、《香光小錄》等。

1928年,她參加了世界動物保護委員會,決計創辦中國保護動物會,並在日內瓦斷葷。1929年5月,她接受國際保護動物會的邀請赴維也納參加大會,並盛裝登台作了精彩絕倫的演講,與會代表驚嘆不已。在遊歷的過程中,她不管走到哪裡,都特別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言行,她認為自己在代表中國二萬萬女同胞,她要讓世人領略中國女性的風采。此後,她周遊列國,宣講動物保護的理念,成為這一組織中最出色的宣傳員。

呂碧城極具反叛精神,對女子相夫教子、賢妻良母才為德的傳統理念不以為然。與她交往的社會名士中,不乏才子和高官,但她在婚姻一事上,早期被棄的陰影一直困擾不散,再加上她自恃清高,始終覺得身邊無可匹配之人,所以寧願獨身終老。當友人問及她的婚姻,她回答說:“生平可稱許之男子不多”。於是,呂碧城雖姿容優雅,但終身未婚。

婦運點評

呂碧城呂碧城

呂碧城,作為《大公報》的第一位女編輯,聞名20世紀初京津地區。她的詩詞創作,有著極高的天賦和才華,是辛亥革命前後著名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被稱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她創辦了京津一帶最早的女子公學——北洋女子公學,1906年增添師範科,成為北方第一所正規女子師範學校。她不僅親身參與教育實踐活動,還特別注意宣傳自己的教育主張,對宣傳興辦新式女子教育的益處不遺餘力,大力推動了近代女子教育。

呂碧城不僅是女子教育的提倡者和組織者,還是男女平等的呼籲者和先行者,是提倡女權和女學的急先鋒。她在《大公報》上陸續發表的一些關於女學、女權和女子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詩詞,受到極大關注和回響,眾多文人學士紛紛投詩相和。

此外,呂碧城一直堅持只用文言創作,反對“五四”時期開始的白話文運動。但有論者說,以呂的藝術感覺和描寫功力,如果能用白話文創作,成就可能超過新文學史上其他幾位女性作家。

風華絕代的“剩女”

呂碧城的一生頗為傳奇:她不僅是“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社會活動家、資本家,

鳳毛麟角之才女

呂碧城生於清光緒九年(1883年)。父親呂鳳岐乃光緒三年丁丑科進士及第,曾任國史館協修、山西學政等,家有藏書三萬卷。書香之家的薰陶,使呂碧城聰穎而早慧。

呂碧城9歲時便與同邑一汪姓鄉紳之子訂婚。13歲那年,她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故,父親病逝,因無子嗣,全部家產被族人霸占,母親嚴氏被強行幽禁。小小的呂碧城挑起重擔,給父親的朋友和學生寫信,四處求人告援,囚禁多時的母親得以脫險。但呂碧城“夫家”卻起了戒心:這樣的媳婦日後過了門恐怕難以管教,於是提出退婚。自此劫難後,呂家孤兒寡母,勢單力薄,只得黯然同意了。因為這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女子被退婚是奇恥大辱。雖然身為新女性的呂碧城也難免一度自怨自艾,並對其今後的婚姻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

《大公報》主筆

後來,呂碧城的母親帶著4個尚未成年的女兒,投奔於塘沽的舅父嚴鳳笙,開始過寄人籬下的生活。戊戌變法之後,維新思想狂飆突進,因不滿閨中粉黛絲竹的生活,20歲的呂碧城逃出了家門,踏上開往天津的火車。由於沒有經濟來源,生活一時陷入困境。她無意中得知舅父秘書的夫人住在《大公報》報社,就給她寫了一封信尋求援助。

這封信恰巧被《大公報》總編輯英斂之看到了,他對呂碧城的膽識甚為讚賞,當即決定邀請她擔任《大公報》見習編輯,呂碧城自此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個女編輯。才女呂碧城到《大公報》僅僅數月,所發表的格律嚴謹、文采斐然的詩詞就頗受前輩們的讚許。1904年至1908年,呂碧城成為《大公報》的主筆。

社交場上的明星

當時,各種聚會上常常會出現呂碧城的麗影芳蹤,一時成為京津地區的一道奇特景觀,人們對這個有思想的美女加才女刮目相看。

當時追求呂碧城的人很多,據說呂碧城的眼光也非常高,只看上了梁啓超與汪精衛,但她又嫌梁啓超年紀太大(比呂碧城大9歲),汪精衛年紀太小(與呂碧城同歲)。另外,《大公報》主編英斂之十分愛慕呂碧城,甚至引起了英夫人的誤會。

呂碧城這樣談到她的情感見解:生平可稱許的男人不多,我的目的不在錢多少和門第如何,而在於文學上的地位,因此難得合適的伴侶。

倡導女權的教育家

做《大公報》主筆期間,呂碧城藉助這一輿論陣地,為倡導婦女解放發表了大量詩文。興辦新式女學成為她的奮鬥目標。

為了幫助呂碧城興辦女學,英斂之介紹她與社會名流嚴復等人相識,以求支持。教育家嚴復早聞呂碧城大名,對她十分賞識,不僅收她為女弟子,還向總督袁世凱鼎力推薦呂碧城,說她是興辦女學的最佳人選。於是袁世凱欣然同意,讓她協助籌辦女學。

1904年11月17日,北洋女子公學正式成立,呂碧城出任總教習(教務長)。兩年後,時年23歲的呂碧城升任監督(校長)。這樣年輕的女校長,當時全國也是絕無僅有。

在這方校園的淨土上,呂碧城為推廣新式女子教育不遺餘力。許多在此學習的女生後來都成為中國傑出的革命家、教育家、藝術家,如鄧穎超、劉清揚、許廣平等。

從秘書到居士

民國成立後,袁世凱任大總統,呂碧城擔任大總統的公府機要秘書。後袁世凱欲稱帝,呂碧城不屑袁世凱及其追隨者之所為,毅然辭職,攜母移居上海。她與外商合辦貿易,僅兩三年間,就積聚起可觀財富,成為富甲一方的女商人。

1918年,呂碧城前往美國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4年後學成歸國。1926年,呂碧城再度隻身出國,漫遊歐美,時間長達7年之久。

呂碧城終身未婚,其後逐漸對宗教產生興趣。1930年,呂碧城正式皈依三寶,成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呂碧城由瑞士返回香港。1943年1月24日,她在香港九龍孤獨辭世,享年61歲。

蕭紅

簡介

蕭紅蕭紅

蕭紅,1911年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的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

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30年,蕭紅因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家庭,與中學同學同居懷孕後被棄,困於旅館,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報社的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蕭紅一生受盡白眼冷遇,她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是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被香港“亞洲文壇”評為20世紀中文小說百強第九位。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絕給定、拒絕平庸,這不僅體現在她對傳統社會的抗爭和對愛情自由的追求,更體現在她的文學創作中。不管是從題材選取還是手法運用,蕭紅都拒絕已有成法,另闢蹊徑,堅持自己別致而獨特的風格。在中國文學史上,蕭紅將北方鄉村特有的荒涼曠野下人們的生存狀態、風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的帶入文壇,使文壇既陌生又無限新奇。

生平

1911年6月2日,蕭紅出生在呼蘭縣的一家封建地主家庭,蕭紅的童年並不美好,生母早亡,父親張廷舉續弦後,繼母梁亞蘭與蕭紅姐弟感情並不親密。據黑龍江大學蕭紅研究中心副主任葉君介紹,父親張廷舉在當時,擔任過呼蘭國小校長,通俗出版社社長,省教育廳秘書等職,表面上的做派比較新,但骨子裡的觀念比較舊。蕭紅母親死後,家境變壞,張廷舉工作和理家不能兼顧,心情不佳,對孩子也沒有好態度。這些都給幼時蕭紅留下了影響。

家中最疼愛蕭紅的就是祖父張維禎,葉君說:“她常跟祖父一起在後花園裡做遊戲,栽花、種菜、拔草,捉蝴蝶等。這後花園,就是後來出現在《呼蘭河傳》裡面的大花園。祖母死後,蕭紅搬到祖父屋裡住,祖父也教她讀詩。祖父給了她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成就了她日後的文學想像。”

國小時代,蕭紅的作文經常被老師表揚,葉君透露:“同學回憶說她的一篇作文《大雨記》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家庭環境複雜導致蕭紅的性格很叛逆,懂得反抗。張廷舉曾為蕭紅訂下一門親事,在蕭紅國小畢業後勸她放棄學業,令其成婚。蕭紅想上中學讀書,逼迫父親做出讓步。葉君還原了當時的一些細節,“蕭紅在家消極抗爭一年沒什麼結果。就放風說如果家裡不答應上學,就仿效國小同學到呼蘭天主堂當洋姑子。”

1928年,蕭紅在哈爾濱讀中學時,就已展現出文學天分,並在校刊上發表文章。葉君稱:“蕭紅在東特女一中時代,發表在校刊上的作品是一首詩,名叫 《吉林之游》,原文不存。大意是記述全班同學到吉林春遊的感受和熱鬧場面。這個時期,她最愛讀的魯迅、茅盾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美國作家辛克萊的《屠場》也對她產生了深刻影響。”

當記者提到蕭紅讀中學時代深受五四運動及新文化影響,參加過五卅運動和1928年反對日本修鐵路的學生遊行時,葉君說:“五卅運動中蕭紅參加過為聲援五卅運動而舉行的募捐、義演活動。當時,還在義演的話劇《傲霜枝》里出演了一個小姑娘。1928年是在遊行隊伍里散發傳單。”

蕭紅國中讀完並沒有放棄自己學業的想法。當時她認識了一個表哥叫陸哲舜。是當時哈爾濱法政大學學生,與蕭紅相識後,鼓勵蕭紅去北平讀書,二人在北平讀書的經歷中,由於陸家切斷經濟來源,蕭紅與陸哲舜不得不回哈爾濱。有些書中描繪二人互有好感的經歷在葉君看來是不實的,“蕭紅當時與汪恩甲訂有婚約,蕭紅到北平原意是求學。到北平後,陸提出同居要求,被蕭紅嚴詞拒絕。”

1931年1月,蕭紅寒假返回呼蘭,被軟禁在家中,遂與家庭斷絕關係。2月底,蕭紅去北平,不久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到3月中旬,蕭紅與未婚夫一起離開北平回哈爾濱。

兩人同居,蕭紅懷孕後,汪恩甲卻失蹤。汪恩甲這個人物形象很負面,葉君介紹:“汪恩甲是哈爾濱三育國小的一名老師。跟蕭紅戀愛時,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夜校進修。與汪的婚約,蕭紅一開始並無惡感。兩家也算是門當戶對。不過汪恩甲身上有些紈絝習氣,後來,蕭紅還偶然發現他有抽大煙的惡習,心裡有些惡感。蕭紅的文字里的汪沒有隻言片語的負面評價。應該是一個本性不壞的男人。最後,他在東興順旅館棄蕭紅而去,至今沒有材料說明是怎么回事,因而是一個謎案。”

蕭紅當時挺著大肚子,只能困守東興順旅館,旅館老闆曾逼迫蕭紅還債,“因為欠下400塊大洋”,葉君解釋,“老闆見還錢無望,聲稱將其賣到道外圈樓(低級妓院)抵債。”

蕭紅與蕭軍的相愛與分手,故事曾被人說過無數遍,很多人認為是蕭軍救了蕭紅,在葉君看來卻並非如此,“蕭軍確實在蕭紅面前有‘拯救者’的優越感。其實,1932年從東興順旅館逃出,也不是源自蕭軍的拯救,而是哈爾濱的大水,蕭紅最終被紅十字會的難民船救出。但是,離開東興順旅館之後,蕭軍確實接納了懷有身孕的蕭紅。並開始了兩人的共同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蕭軍有拯救之功。”

蕭紅與蕭軍曾出版過合集《跋涉》,二人對魯迅十分敬仰,經常與魯迅有書信往來。魯迅在看過他們作品後,將二人邀請至上海。到上海後,在魯迅指導下,蕭紅髮表了小說《生死場》,蕭軍發表了《八月的鄉村》。二人的作品都被魯迅收集到《奴隸叢書》。在葉君看來,《生死場》寫出了東北鄉村的荒野圖景。是蕭紅極為天才的想像和創造。《生死場》是以蕭紅被軟禁在阿城張家地主莊園的那幾個月的見聞為素材。“某種意義上,跟抗戰的關係的不是很大。小說寫出了東北鄉村底層人們黑暗的生存狀態。”

作為“魯門弟子”,葉君稱:“蕭紅身上延續了魯迅的自由主義立場。如她認為作家是屬於全人類的。作家的寫作永遠對著人類的愚昧。蕭紅生命後期創作的《馬伯樂》明顯繼承了魯迅國民性批判的路子。有學者指出,魯迅的《阿Q正傳》是‘精神勝利法’,而《馬伯樂》里的馬伯樂是‘精神失敗法’,可以看出內里的傳承。”

蕭紅和蕭軍在上海時感情已經產生了裂痕,二人就相約分開一年,蕭軍回青島,蕭紅去東京。

1937年抗戰爆發,蕭紅認識了她生命中第三個男人,東北作家端木蕻良。據葉君回憶,蕭紅跟端木是在上海的《七月》籌備會上認識的。“蕭軍跟端木一開始關係比較友好。但是,隨著三人在一起有了‘瓜田李下’的嫌疑之後,兩人關係惡化。端木確實十分欣賞蕭紅的文學才華。至於最終走到一起,比較複雜。這裡邊跟蕭軍和蕭紅的關係破裂有必然的關係。”

蕭紅與蕭軍分手後,與端木蕻良相愛,在當時的文藝圈中受到非議。葉君說:“當時左翼文學圈子裡的人對端木普遍沒有好感。蕭紅和端木結婚後,立即遭到‘友情封鎖’。此前,跟她和蕭軍來往的一些作家朋友,大多不來往了。”

1938年2月蕭紅與蕭軍在西安正式分手,1938年5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在武漢結婚。當時,蕭紅已經懷上了蕭軍的孩子。前文提到蕭紅曾懷上汪恩甲的孩子,這個孩子被蕭紅過繼給一戶人家,而蕭紅和蕭軍的孩子生下後,不久就夭折了。葉君說這個孩子的死亡原因仍是一個謎,“1938年秋天,是在重慶江津白沙鎮生下與蕭軍的孩子。產後三天蕭紅對前來看望的白朗平靜地說孩子頭晚抽風死亡。而前一天,她曾向白朗索要過去痛片。說是自己牙痛。白朗給了她藥片。孩子的真正死因至今不明。”

蕭紅在重慶期間患上了肺結核。同期也寫下了很多關於回憶魯迅的文章後,又於1940年初與端木蕻良來到香港,這也是蕭紅生命中的最後一站。

蕭紅在香港期間靜養身體,但當時戰火蔓延到香港,蕭紅的病情也變得嚴重。對於蕭紅的死因,葉君做出解釋是死於誤診:“養和醫院的醫生,認為患有肺結核的蕭紅咳嗽是由喉管結瘤引起,需要開刀。端木向他說明,結核病人不能手術,但對方一意孤行。手術雖然成功,但並沒有發現結瘤。戰時缺醫少藥,蕭紅的病情迅速惡化。如果不是手術,蕭紅應該不至於死在香港。”

在很多撰寫蕭紅的故事中,駱賓基是最後陪伴在蕭紅身邊的人,甚至二人之間有愛情。但葉君給出解釋是:“駱賓基最後陪伴了蕭紅44天,但我並不認為他們之間有愛情發生,因為沒有任何材料可以說明,僅憑駱賓基的說法不可靠。端木

蕻良要為醫藥費而奔走,蕭紅躺在病床上因擔心端木會拋棄自己,而端木確實有八天左右不在蕭紅身邊。讓蕭紅對他心生不滿和失望。蕭紅死時陪在身邊的是端木蕻良。駱賓基那天回宿舍了。”

蕭紅在死時留下遺言:“我將於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對於“白眼”和“半部紅樓”,葉君認為,白眼不是一個具體所指。是泛指蕭紅所遭受到的苦難。“半部紅樓”歷來有多種解釋。一說,是馮雪峰想寫一部表現紅軍長征的長篇小說。但沒完成,蕭紅跟友人想合作續完。我覺得此說比較牽強。“在我看來,‘半部紅樓’是泛指蕭紅未能完成的寫作計畫。臨終時她也說過,我所有的不幸就因為我是個女人,從東京回來之後,蕭紅身上的女性意識極大喚醒。”

主要作品

小說

跋涉
生死場
牛車上 曠野的呼喊
馬伯樂
呼蘭河傳 小城三月 蕭紅短篇小說

散文

蕭紅散文
回憶魯迅先生 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
蕭紅選集
蕭紅散文選

石評梅

簡介

石評梅石評梅

石評梅(1902 ——1928),原名汝壁,山西省平定縣城關人。父親石銘,字鼎丞,清末舉人,其家庭為平定城內一個書香門第。

石評梅自幼聰穎好學,很受父母喜愛,從三、四歲開始,父親就教她認字,每晚堅持不斷,有時她沒有認熟,雖是深夜,也不許去睡,直到念熟為止。後來進了國小,白天和孩子們一起上課,晚上放學以後,她父親仍然教讀《四書》、《詩經》等。所以評梅童年時代在父親嚴正的教育下,就打下了國文根底,為以後從事文學活動打下了基礎。

辛亥革命後不久,評梅父親石銘到省城太原山西省立圖書館任職,於是評梅隨父來到太原,進入太原師範附屬國小就讀,附小畢業後直接升入太原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由於石評梅天資聰穎,再加上受了良好的親職教育,在學校里學業突出,被譽為才女。在女師讀書期間已經顯露了石評梅的反抗思想和組織才能。一次女師鬧風潮,她為組織者之一。風潮過後,校方要開除她,後因惜其才學,又恢復了學籍。

1919年暑假,石評梅從太原女師畢業,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邁出這一步,是對石評梅思想和意志的考驗。因為在當時社會裡,一般人思想認為:“一個女孩子,中學畢業就可以了,何必費勁的深造呢!”然而她卻不斷求學、奮鬥著。她在父親支持下,走出山西,到北京求學。到北京後,她本來要報考女高師的國文科,但是當年女高師國文科不招生,使改考體育系。

從閉塞的娘子關內來到全國思想活躍的中心——北京,這在石評梅是一生中的重要轉折。其時正值“五四”愛國運動以後不久,新文化、新思潮方興未艾。就文學革命而論,魯迅等已發表了一系列新文學作品,白話文已開始取代文言文。封建舊道德、舊禮教受到強烈衝擊,民主與科學已成為思想進步青年心目中的新的旗幟。在新思潮的影響下,石評梅一方面在女高師勤奮學習課業,一方面即開始寫詩和散文向各報刊投稿。1921年12月20日,石評梅的詩歌《夜行》就在山西大學“新共和學會”辦的刊物《新共和》第一卷第一號上正式刊出。

石評梅與高君宇雕像石評梅與高君宇雕像

1920年在山西同鄉會上,石評梅結識了北京大學學生、五四運動健將、山西籍最早的共產黨人高君宇。這是石評梅一生中又一重大轉折點。在同鄉會交談中,得知他們父輩即有交誼。他鄉遇故友,格外親切,於是二人便建立了友誼,二人經常通信,談思想,談抱負。1921年4月15日,石評梅曾致信高君宇,傾吐了她思想的悲哀。高君宇次日去信,幫助她分析青年之所以普遍感到煩悶,就在於社會制度的不合理,“所以我就決心來擔負我應負改造世界的責任了。這誠然是很大而煩難的工作,然而不這樣,悲哀是何時終了的呢?我決心走我的路了”;“我很信換一個制度,青年們在現在社會享受的悲哀是會免去的——雖然不能完全,所以我要我的意念和努力完全貫注在我要做的‘改造上’去了。”信中鼓勵石評梅“積極起來,粉碎這些桎梏”,“被悲哀而激起,來擔當破滅悲哀原因的事業,就成了奮鬥的人”由於思想深交,高君宇認為石評梅是一個才情十分可取的女子,便由友情轉成了愛情。石評梅也視高君宇為知己。1924年高君宇因張國燾被捕叛變遭到北洋軍閥政府通緝。他從在京住所臘庫胡同十六號化裝脫險,在狂風暴雨的夜晚到石評梅住處告別。石評梅後來寫文章回憶說:“杏壇已捕去了數人,他的住處觀尚有游擊隊在等候著他。今夜是他冒了大險特別化裝來告別我。”他勸石評梅“不要怕”,“沒要緊”,“就是被捕去坐牢獄他也是不怕的,假如他怕就不做這項事業。”這件事對石評梅教育和印象頗深。

1923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石評梅與體育系12人、博物系14人組成“女高師第二組國內旅行團”南下旅遊,她們沿京漢鐵路,經保定、武漢、南京、上海,從青島、濟南返回北京。返校後,石評梅寫了一篇五萬餘字的長篇遊記《模糊的余影》,連載於《晨報副刊》1923年9月4日到10月7日。

同年,石評梅完成學業,走出女高師“紅樓”。她接受師大附中聘請擔任女子部學級主任和體育教員、國文教員,後來還在春明女校、女一中、若瑟女校、師大等校兼任教員和講師。北京師大附中從1921年開始男女同校。在封建傳統思想依然頑固的當時,敢於衝破舊禮教,實在是一件大事。至於如何管理、如何施教這都是新的問題。1923年石評梅擔任女子部主任後,在管理上她採取理智指導、真情感化的方法,使學生心悅誠服接受規則約束。她的教育管理浸透一個“愛”字。她曾說過;“我從前常常是不快活的,後來我發現了她們,我這些親愛的小妹妹,我才曉得我太自私了。我最近讀著一本小說,叫做《愛的教育》,讀完之後,我哭了。我立誓一生要從事於教育;我愛她們。我明白了我從前的錯誤。”所以在教學上她是無時無刻不在想盡方法,使學生有所受益。她平時擔任的教學課時很多,但是她無論怎樣忙碌,從來沒有對學生的課程敷衍過,常常在深夜裡為學生批改作業,第二天一早又到學校上課去,由此受到學生的愛戴和同人的尊敬。

逝世

1925年3月,高君宇因病逝世。高的突然病逝對石評梅精神上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她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之中。此後她把全部感情都放在已故的高君宇身上。3 月29日,北京大學、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和山西省立一中校友會召開高君宇追悼大會,石評梅送了輓聯,上寫:“碧海青天無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又在白布上親筆題寫一首輓詞,懸掛在追悼會上。5月8日,根據高君宇的遺願由石評梅和高全德出面將高君宇安葬在北京陶然亭,石評梅在高墓周圍親手植松柏十餘株,並在墓上題了如下碑記:

我是寶劍,我是火花,

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

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

這是高君宇生前自題像片的幾句話,死後我替他刻在碑上。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的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

評梅

石評梅石評梅

高君宇去世後,石評梅寫了十多篇文章寄託哀思。這些作品收在散文集《濤語》中。但是石評梅並沒有沉淪下去,在悲痛之餘,她嚴肅認真思考社會和人生,逐漸理解高君宇所從事的事業,精神開始振作起來。1926年,她在一篇日記里寫道:“我還是希望比較的有作為一點,不僅是文藝家,並已是社會革命家呢!”同年,她向朋友說,“象我這樣人還有什麼呢?我乾教員再這樣下去,簡直不成了!我雖然不能接續天辛(高君宇)的工作去做,但我也應努力一番事業。你看,北京這樣的殺人,晶清是革命去了,北京只剩下我了,暑假後我一定往南邊去,讓他們認識認識我評梅,做革命事業至少我還可多蒐集點資料做文章呢!”有一次行裝都整理好了,只因北京教育界同人勸阻,母親不同意,未能成行。

在此之前,1924年11月,石評梅與陸晶清等編輯出刊了《京報》副刊——《婦女周刊》。她以犀利的筆觸,揭露抨擊社會的黑暗勢力,激勵人民革命鬥志。1925年5月30日,上海發生“五卅慘案”,石評梅和陸晶清等編輯的《京報》副刊《婦女周刊》於7月1日第二十九期發表本刊編輯部特別啟事,對“滬漢慘屠”表示憤慨之情。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民眾在李大釗的領導下在天安門前召開國民大會,要求段祺瑞執政府拒絕日、英、美等八國提出的撤除大沽口國防設備的最後通牒,抗議日艦對大沽口的炮擊。會後200O餘人遊行情願。段祺瑞執政府出兵鎮壓,製造了“三一八”慘案。石評梅雖然沒有親自參加到執政府門前的請願行列,但好友劉和珍不幸遇難,陸晶清也負了傷。第二天,石評梅即奔醫院看望負傷的朋友。3 月25日,又參加了女師大為劉和珍和楊德群召開的隆重追悼大會,並於3月22日在《京報副刊》發表散文《血屍》,3 月25日在《京報副刊》發表《痛哭和珍》一文,悲憤地指出:“昨天的慘案,這也是放出野獸來噬人;”“你的血雖然冷了,溫暖了的是我們的熱血,你的屍雖然僵了,鑄堅了的是我們的鐵志。”“我也願將這殘餘的生命,追隨你的英魂!”

1926年上半年,石評梅又與好友陸晶清等編輯北京《世界日報》副刊《薔薇周刊》,工作之餘在京從事文學事業。最初以寫詩歌與散文為主,當時即被稱為北京著名女詩人,到後期創作不少短篇小說。五四以後,革命青年因對舊制度不滿,追求光明的前景,女子尤甚,但現實又是那樣無情,所以她們苦悶、彷徨。石評梅前幾年的大部分詩歌、散文都表現了這種情調,戀愛的挫折,離開父母的心緒都反映了出來。後期她寫小說漸多起來,1927年發表的小說《匹馬嘶風暴》,是這一時期石評梅的小說代表作之一。

石評梅思想和創作的進步,除高君宇影響外,石評梅和魯迅的交往也是應予以注意的。1924年石評梅和陸晶清合編《京報》副刊的《婦女周刊》時,深受魯迅的關懷和支持。在《兩地書》中許廣平曾有記載;“今早打算以此還《婦周》評梅所索之債,但不見來。今請先生閱之。”1925年11月26日,魯迅在日記中記載:“寄《婦女周刊》社信並稿。”這就是1925年12月24日《婦女周刊》上的《寡婦主義》。1926年8月26日,魯迅離京南下,石評梅曾至前門車站送行。魯迅在當天的日記中記載:“三時至車站,晶清、評梅來送。”魯迅支持《婦周》及評梅事業,但也確曾批評過《婦周》“議論很少”。《婦周》和石評梅的進步不能說和魯迅沒有關係,1926年創刊的《薔薇周刊》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1928年9月18日,石評梅在北京西栓馬樁八號寓所開始發病,劇烈頭痛,但她以為身體不舒服是常有的事,所以還是照常去附中教書,但病情日益加重。友人廬隱等送石評梅進舊刑部街日本山本醫院,師大教授兼附中主任林礪儒和廬隱等均在醫院守護,不久開始昏迷。23日由日本山本醫院轉到協和醫院,診斷為腦炎。30日石評梅即逝世於北京協和醫院。

1928年10月21日,世界日報社、女師大學生會、春明女校、薔薇社及綠波社等在女師大禮堂開追悼會,廬隱報告石評梅生平事跡,焦菊隱代表綠波社致辭,女師大學生會寫祭文,陸晶清從上海專程趕回北京,悲慟萬分,寫下了《我哭你喚你都不應》的祭文。

12月,由薔薇社編輯,《世界日報》印行《石評梅紀念刊》,登載三十餘篇悼念文章。

根據石評梅生前遺願,被安葬在陶然亭高君宇墓旁。

石評梅逝世後,經廬隱、陸晶清等努力,編輯出版了石評梅生前所著小說散文集《偶然草》、散文集《濤語》等書。

張愛玲

簡介

張愛玲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1995.9.8)原名張煐。原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過,1929年遷回上海。1930改名張愛玲。中學畢業後到香港讀書。1942年香港淪陷,未畢業即回上海,給英文《泰晤士報》寫劇評、影評,也替德國人辦的英文雜誌《二十世紀》寫“中國的生活與服裝”一類的文章。1942年應《西風》雜誌《我的生活》徵文寫散文《我的天才夢》得名譽獎。1943年她的小說處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爐香)被周瘦鵑發在《紫羅蘭》雜誌上。隨後接連發表《傾城之戀》、《金鎖記》等代表作。此後三四年是她創作的豐收期,作品多發表於《天地》、《萬象》等雜誌。她23歲與胡蘭成結婚,抗戰勝利後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後以梁京筆名在上海《亦報》上發表小說。1950年參加上海第一屆文代會。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國新聞處工作,曾發表小說《赤地之戀》和《秧歌》。1955年旅居美國。在美與作家賴雅結婚,後在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在美過著“隱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發現老死於美國洛杉磯自寓。她的創作大多取材於上海、香港的上層社會,社會內容不夠寬廣,卻開拓了現代文學的題材領域。這些作品,既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根柢,又突出運用了西方現代派心理描寫技巧,並將兩者融合於一體,形成頗具特色的個人風格。

作品

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傳奇》和散文集《流言》,隨後,又寫有中篇小說《小艾》、長篇小說《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戀》、《怨女》和評論集《紅樓夢魘》等。張愛玲的電影緣《不了情》(1947年)是張氏小說《多少恨》的電影版本,講述了女家庭教師虞家茵與有婦之夫夏宗豫一段辛酸愛情。雖然情節上未見新意,但有張愛玲奇才異女的盛名護駕,又有大導演桑弧聯手,加上劉瓊和陳燕燕的人緣,仍然有許多觀眾心甘情願地走進影院去享受這段歸來淚滿巾的悸動。《太太萬歲》(1947年)是40年代末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作品。張愛玲繼續與桑弧合作,在電影中增添了些許酸溜溜的諷刺味道。老戲骨張伐、石揮、上官雲珠配合得天衣無縫,新秀蔣天流也藉此走紅。怎樣做一個完美的太太?作時興打扮的民國少婦依然要履行千古不變的義務,站在傳統觀念的陰影里推敲答案,儘管怎樣做都不能完滿。《哀樂中年》(1949年)張愛玲與桑弧的三度合作,默契和靈感的火花使編和導的界限逐漸模糊起來,這卻成了這對創作絕配的最後燦爛。《金鎖記》是一個擱淺的計畫,也預示著張愛玲電影生涯的第一個分號。在風雲突變的歷史中,影迷們惟一可以做的只是尋一處幽靜所在,想像一下張瑞芳扮成曹七巧的模樣,順便留意小說中欣賞月亮時的蒼涼快感,對人生中“不徹底的現實,永不完滿的情愫”發一番感嘆。將近十年後,張愛玲才有機會重續電影不了情。1956年起,她為香港電懋電影公司陸續編寫了10個劇本:1956年《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1960年《六月新娘》、《溫柔鄉》,1962年《南北一家親》,1963年《小兒女》,1964年《南北喜相逢》和60年代的《一曲難忘》(又名《魂歸離恨天》)。此後,張愛玲再沒創作過電影劇本。如今,根據張愛玲作品改編的許多電影都已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片。

語錄一

1、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是張愛玲對胡蘭成說的話。

2、“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詩,然而它的人生態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是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哀則如大紅大綠的配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

3、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藉口——出自《張愛玲語錄》

4、一個知已就好像一面鏡子,

5、替別人做點事,又有點怨,活著才有意思,

6、教書很難——又要做戲,

7、書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點是使我近視加深,

8、照片這東西不過是生命的碎殼;紛紛的歲月已過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

9、笑全世界便與你同笑,

10、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緣》

11、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

12、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紅的還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13、我們都是寂寞慣了的人。

14、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

而對於年輕人而言,

15、你年輕么?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

16、無用的女人是最最厲害的女人。

17、牽手是一個很傷感的過程,因為牽手過後是放手。

18、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頭,血濺到扇子上,就這上面略加點染成一枝桃花。

19、人生恨事:海棠無香;鰣魚多刺;曹雪芹《紅樓夢》殘缺不全;高鶚妄改死有餘辜。

20、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21、小小的憂愁和困難可以養成嚴肅的人生觀。

22、感情這東西是很難處理的,不能往冰櫃里一擱,就以為它可以保存若干時日,不會變質了。

23、人類總是害怕自己未知的東西。

24、記得絕望和希望,彼此廝殺。

25、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26、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大多數事情超出我們的理解之外。

27、我是一朵不開花的花,尚未學會綻放,就已學會凋零。

28、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塊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的憂愁。

29、人的一生中有大大小小的等待,人漸漸忘記了自己等待的是什麼。

30、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我的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31、啊,出名要趁早呀,來的太晚,快樂也不那么痛快。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

32、最討厭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人。

33、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都是嚴格的考驗。

34、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的事情總找的出藉口。

35、一個知己就好象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部分。

36、書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點是使我近視加深,但還是值得的。

37、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為什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38、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就亂花錢。

狂喜的人,我還能想像得出他們的心理;你們這種謙遜得過分的人,

39、即使是家中珍藏的寶物,每過一陣也得拿出來,讓別人賞玩品評,然後自己才會重新發現它的價值。

40、但是,酒在肚子裡,事在心裡,中間總好象隔著一層,無論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

41、善良的人永遠是受苦的,那憂苦的重擔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只有忍耐。

年曆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張煐

1922年遷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讀《紅樓夢》和《三國演義》

1930年改名張愛玲

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投入文學創作

1943年發表《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

張愛玲和胡蘭成張愛玲和胡蘭成

1944與胡蘭成結婚

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

1947年與胡蘭成離婚

1952年移居香港

1955年離港赴美,並拜訪胡適

1956年結識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

1967年賴雅去世

1973年定居洛杉磯;兩年後,完成英譯清代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

相關圖書

蕭紅自述蕭紅自述

蕭紅自述,蕭紅 著,大象出版社,2004

目錄

感情的碎片

感情的碎片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蹲在洋車上

祖父死了的時候

鍍金的學說

過夜

初冬

九一八致弟弟書

失眠之夜

家庭教師

他去追求職業

提籃者

他的上唇掛霜了

家庭教師是強盜

買皮帽

小說里的呼蘭河

後花園

老主人和小主人

儲藏室

祖母死了

念詩和吃

我家的荒涼的鄰居們

又是冬天

歐羅巴旅館

廣告員的夢想

雪天

搬家

最末的一塊木柈

度日

飛雪

當鋪

女教師

黑“列巴”和白鹽

又是冬天

門前的黑影

患病

決意

十三天

最後的一個星期

拍賣家具

孤獨的生活

新識與故交

新識

……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