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史學名著叢書:民國史事與人物》為著名史學家沈雲龍先生代表性著作之一。收錄《民國初建與南北議和》《孫中山先生與民初政府及其影響》《民初國會之淵源及其演進》《五四運動的歷史回顧與價值評估》,以及有關宋教仁、湯化龍、蔡元培、黃膺白等重要歷史人物的研究文章。全書行文流暢,氣韻生動,通俗易懂,為學史治史人士和廣大讀者提供了一部好讀好用、有很高學術價值的民國史作品。作者介紹
沈雲龍,著名歷史學家,日本明治大學畢業。曾任上海《國論月刊》編輯,後在台灣任東吳大學教授、台大等校特聘導師,並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主持人、文海出版社總主編等。作品目錄
引言抗戰以迄勝利的中美關係
1949年以後的台美關係
民國初建與南北議和
武昌起義後和平之初探
袁世凱停戰謀和之運籌
獨立各省對議和之反應
南北和議之經過及其內幕
幾經波折中之清帝退位與共和告成
孫中山先生與民初政府及其影響
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獨立
各省代表會之組成
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與推舉大元帥
孫中山先生當選臨時大總統
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之修正
中央各部負責人選之安排
遷就南北和議及對袁世凱之許諾
清帝退位與孫辭袁繼
中山先生解職後之影響
民初國會之淵源及其演進
武昌起義後之各省都督府代表會
成立南京臨時參議院與質問抵押借款
制定臨時約法與臨時國會之論爭
臨時政府與參議院之北遷
臨時參議院與內閣更迭及閉會
宋教仁與民初國會
清末假立憲與民初各省代表會
宋教仁堅持責任內閣制的反響
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與臨時約法
參議院民選爭議與政黨分野
政黨內閣、超然內閣、混合內閣之爭
中國民主憲政的先驅——宋教仁
湯化龍其人其事
家世科第與赴日留學
請願召開國會之失敗
武昌起義出長民政
通電各省回響獨立
確立軍政府組織與籌議約法
隨黃克強離鄂赴滬
民初政黨之化合
宋教仁被刺與國會開幕
國會解散後出長教育
反對帝制與促袁退位
國會恢復與二度解散
敉平復辟與參加段閣
湯、梁與段之始合終離
游日悼亡詩之淒婉感人
曾慕韓日記之記載
遊歷美洲遇刺之死因
劉以芬論湯氏之生平
“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回顧與價值評估
“五四”愛國運動的時代背景
“五四”愛國運動的事實經過
“六三”風潮擴大與政府接受要求
“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評價
有關陳獨秀生平的幾個問題與我的看法
有關蔡元培生平的幾項補充
蔡元培與光復會的淵源
蔡元培與林紓的論爭
蔡元培停止祀孔的反響
蔡元培變更教育制度及晚年政治活動
陳炯明叛變與聯俄容共的由來
陳炯明的擁孫與叛孫
馬林遊說國共合作與孫越宣言
中山先生返粵與檢舉鮑、陳陰謀
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實行聯俄容共
鄧澤如、張繼、謝持之彈劾共產黨
中山先生北上逝世後之國共鬥爭
有關陳炯明叛孫的資料
孫、蔣兩公對陳之期待與論評
陳免職後蔣公規勸之原函
粵軍將領聯請孫公下野之通電
吳敬恆調停孫陳複合之往來函件
章炳麟為陳所撰墓志銘及輓聯
梁任公與曾慕韓
孫中山先生北上逝世與奉安大典
應邀北上與中止游俄
繞道日本赴津訪晤張作霖
扶病入京患肝癌不治逝世
梁啓超弔唁受窘與移靈社稷壇盛況
段祺瑞未蒞公祭與李烈鈞致答謝詞
蘇聯政府贈棺與權厝西山碧雲寺
籌備安葬紫金山與北上迎櫬
靈櫬奉移南下至寧之實況
奉安大典告成 英靈永垂不朽
林森、鄒魯、謝持與西山會議
西山會議與成立上海中央黨部
廣州召開二全代會懲戒西山會議派
西山會議派舉行二全代會於上海
北伐、清黨與寧漢分裂
寧、滬合作與武漢清黨
統一黨務與西山會議派之終結
1927年北京搜查俄使館之經過
搜查之動機及其實況
搜查後之中俄交涉與全面清黨
捕獲共產黨首領李大釗等之處刑
有關李大釗身後子女之懸疑
從歷史觀點看張作霖的成敗得失
從武漢分共到廣州起義
武漢和平分共之由來
葉、賀領導南昌起義之經過
寧、漢、滬合作之醞釀
成立特別委員會與汪之引退
南京西征討唐與廣州張黃事變
“一一·二二”慘案與上海會議
共產黨廣州起義
絕俄清共、查辦張黃及汪之出國
擴大會議之由來及經過
派系恩怨與地方動亂之結合
擴大會議之醞釀及其波折
擴大會議成立宣言與黨政措施
閻、汪會談與東北態度
北平組府之經過與佚聞
東北軍入關結束南北紛爭
擴大會議之成果及其影響
“九一八”事變的回顧
張學良統治東北及不抵抗之由來
王正廷“革命外交”之誤國
聲訴國聯與避免直接交涉之失策
國難嚴重聲中兄弟鬩牆之爭
瀋陽事變的副產品——“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與“滿洲國”
廣州非常會議的分裂與寧粵滬四全代會的合作
胡漢民辭職幽居湯山的經過
四監委彈劾案與寧粵電報戰
非常會議組府與南京釋胡赴滬
上海和平會議與分別舉行四全代會
蔣主席下野與寧粵滬三方合作
國難會議之回顧
召集國難會議之由來
國難會議會員之徵聘
會員屬類之分析
輿論界及被邀會員之反應
取消召集國難會議之提議與反響
平津滬多數會員之拒不出席
國難會議的六日間
張道藩之報告與《大公報》之論駁
蔣廷黻之獨特見解
國民代表大會遲遲其來
黃膺白——一位失敗的愛國主義者
政治方面在朝時少在野時多,長才未展
軍事方面功成不居,決不私軍隊於一己
黨務方面雖未歸隊,對黨的制度與組織仍多所建議
外交方面對日周鏇忍辱負重備受疑謗
國民參政會之由來及其成果
民初國會興廢與戰時民意機構
從國防參議會到國民參政會
國民參政會的產生方式及其組織要點
團結黨外人士與成立省級民意機構
國民參政會的功能與促進民主憲政
抗戰前後國共商談的歷史教訓
共軍北上陝北與要求國共商談
國共初步商談與“共赴國難宣言”
抗戰期間國共疊次商談經過與美國之介入
抗戰勝利後等於廢紙的國共“雙十會談紀要”
政治協商會議的面面觀
政協召開的由來及其成員分析
一切反動派居然都是座上客
蔣主席坦誠致辭與十次大會概述
五項協定、一場噩夢
北伐統一五十周年紀念
廣州誓師北伐
擊敗吳、孫底定東南與清黨分共
寧漢分裂、蔣公下野與北伐中挫
龍潭大捷與寧漢合作後之紛擾
蔣公再起完成北伐統一大業
維護北伐成果之蔣段往來函牘
裁兵編遣——北伐統一之後遺症
近四十年來中美關係的檢討
結語
三個中俄友好同盟條約的歷史教訓
李鴻章與微德訂結的《中俄友好同盟條約》
民初帝俄·蘇俄對華的一貫侵略
王世傑與莫洛托夫訂結的《中俄友好同盟條約》
周恩來與維辛斯基訂結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我對纂修中華民國史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