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1.以氂牛尾為飾的旗。
解釋: 1.以氂牛尾為飾的旗。
1.以氂牛尾為飾的旗。
旄,古代用氂牛尾裝飾的旗子:“上將擁~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註解 基本詞義 詳細註解 相關記載氂【máo】ㄇㄠˊ 基本信息部首:牜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五筆86:TRTN 五筆98:CEN 倉頡:HQHQU 鄭碼:MBMH 筆順編號:312...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常用詞組 漢字演變 古籍解釋旄牛,即氂牛。產於中國西南地區。《山海經•北山經》:“﹝潘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名曰旄牛。” 郭璞 註:“今旄牛背膝及胡尾皆有長毛。”
解釋 簡介 地理分布 生活習性 生產性能自《詩經》毛傳以來,古代注家都認為這首詩的主旨是寫衛國君主敬愛賢士,清代以後,有的學者認為這應是一首情詩,有的現代研究者接受了這種解釋。有的則仍遵從舊說...
【原文】 【譯文】車皆建旄,謂之旄車之族。 此掌建旄之車,謂之旄車之族。 而雲使其子者,旄車之族,賤官耳。
旄車 拼音出處為《綱目》,別名有氂牛、旄牛、犣牛、毛犀、貓牛、竹牛、毛牛。氂牛角又分為白氂牛角,黑氂牛角,花氂牛角。其中白氂牛角功效可比白水牛角,數量少,很是稀有。
簡介 來源 動物形態 生境分布 性味節旄,出自於《漢書·李廣蘇建傳》,指符節上裝飾的氂牛尾。
概述 例證本首詩選自《詩經·國風·鄘風》。讚美衛文公招賢納士,復興衛國。
作者 原詩 注釋 賞析《國風·鄘風·乾旄》是先秦時期流傳至今的一首四言詩。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作品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