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茶

毫茶

毫茶 屬綠茶的一種。毫茶條紋緊而捲曲,味嫩翠綠,白毫披覆,沖飲茶湯晶瑩隱翠,茶葉清香鮮醇,別具風味。該茶1979年獲江蘇省重要科技成果獎,1985年獲商業部優質茶獎.

概述

毫茶產於無錫市馬山區馬山鎮萬豐村。

品質特徵

外形緊結捲曲披毫,色澤翠綠,內質清香持久,滋味清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綠明亮。

引入

大毫茶樹於1966年自福建引入,屬半喬木、大葉型、早芽種,在太湖之濱的無錫郊區適應性強。表現為萌芽力強,發芽整齊,芽梢茸毛特多,芽頭肥壯重實,兼有產量高與抗逆性強之特點。

炒制工藝

炒制工藝分殺青、揉捻、搓毫、乾燥四道工序。用手工炒制,炒制時在鍋徑58厘米、深24厘米的龍井電炒鍋中進行,鍋面必須保持光潔、平滑。從殺青到乾燥,全在一口鍋內,憑靠工人一雙技巧熟練的手,採用不同的手勢炒制而成。
殺青:鍋溫180-190℃,投葉量700-900克,炒至折梗不斷,茶香透露即為適度。歷時3-6分鐘。
揉捻:鍋溫100-110℃,揉至芽葉捲曲成條為宜,也可採用微型揉捻機揉捻。歷時12-15分鐘。
搓毫:是毫茶成形、顯毫的關鍵工序,當鍋溫80-90℃,用雙手在鍋中搓揉茶葉,邊搓揉邊在鍋中翻動茶葉,至使芽葉捲曲顯毫為適。歷時15-18分鐘。
乾燥:目的是繼續蒸發水分,固定形狀。鍋溫70-80℃,用雙手繼續翻炒茶葉,但動作應輕巧,不碰斷茶葉,不脫落茸毛,當茸毫全部顯露,含水量在6.5%左右起鍋攤涼,包裝貯藏。歷時約8-10分鐘。

社會評價

無錫毫茶,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歷次參加名茶和優質食品評比中,多次獲獎:該茶於1984年獲江蘇省優質食品獎;1985、1986、1990年分別被農業部和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和部優質農產品;1988年在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銀獎;1991年在杭州國際茶文化節被授予“中國文化名茶”稱號;1992年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獲優良產品獎。

茶史追溯

無錫茶文化歷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記載。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顆明珠,為無錫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為了發揮和繼承無錫豐富的茶文化,無錫農業科研人員經過6年多的辛勤研製,於1979年創製成功了無錫毫茶。無錫毫茶創製成功後,在歷屆名茶評比中獲獎,並遠銷美、英、加拿大等國家,獲得好評。

茶詩

無錫訪茶,最最要緊的有三件事:竹爐煮茶、二泉水、品毫茶。其中的竹爐和二泉更是名聲久遠,茶客不可不睹其風采。
寒夜
杜耒(宋)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按:寒夜客來,擁爐品茗,自是人生一大快事,何況窗前月色里還有梅花點綴,情景倍佳於它日。(竹爐)竹製的茶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