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端

毫端

毫端,漢語辭彙。 拼音:háo duān 釋義:1、.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2、猶言筆底; 南朝 梁 庾肩吾 《序》:“其轉注假借之流,指事會意之類,莫不狀范毫端,形呈字表。”

詞目

毫端

拼音

háo duān

注音

ㄏㄠˊ ㄉㄨㄢ

引證解釋

1、.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

《後漢書·南匈奴傳》:“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詞:“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2、筆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序》:“其轉注假借之流,指事會意之類,莫不狀范毫端,形呈字表。”

唐 皮日休《奉酬魯望見答魚箋之什》:毫端白獺脂猶濕,指下冰蠶子欲飛。若用莫將閒處去,好題春思贈江妃。

宋 王安石 《贈李士雲》詩:“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宋楊無咎《南歌子·露寵妝成態》:詩思清如水,毫端妙入神。可憐徒效越娘顰。為問吟喔摹寫、幾曾真。

清 屠文漪 《邁陂塘·題陸旉亭小照》詞:“是誰將玉山瓊樹,毫端圖畫偏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