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世紀30年代,毛邊本這種裝幀形式的書籍和雜誌曾經是一種流行的時尚,很受人喜愛。當時,魯迅的《域外小說集》在初版時就是典型的毛邊本。
1935年4月10日,魯迅在致曹聚仁的信中寫到:“《集外集》付裝訂時,可否給我留十本不切邊的。我是十年前的毛邊黨,至今脾氣還沒有改。但如麻煩,那就算了,而且裝訂作也未必肯聽,他們是反對毛邊的。”1946年12月11日,唐弢發表《“毛邊黨”與“社會賢達”》一文,他說:“我也是毛邊黨黨員之一,購新文藝書籍,常要講究不切邊的,買來後親自用刀一張一張的裁開,覺得
別有佳趣。”
詳細內容
何謂毛邊本(又稱毛邊書)?這在《辭海》上是查不到的。
但是1981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全集》對其有一個僅九個字的最簡明扼要的註解:“書籍裝訂好後不切邊”。
在盧震京編、劉國鈞與李小緣合校的《圖書館學辭典》(商務印書館1958年9月版),有“書邊”一條述及與之有關的種種“學問。
“書邊”條目的釋文謂,線裝書頁上之四框為邊,平裝或西書除脊部外,其餘切口處總稱為“書邊”,大抵“精裝書邊,翻讀日久,易著手污,為使閱者增加美感起見,有將三邊加著顏色者,統稱之為‘色邊’”。其重要者有“霜狀邊”、“大理石狀邊”、“紅邊”等各類,對於家藏西洋書的人來說,以上當頗熟悉。至於其“形式”,大抵可分為“切口邊”、“未切邊”、“壓花邊”、“兩面光邊”等。
有關“未切邊”之書,邊春光主編的《出版詞典》中說:“平裝本的一種形式。書芯裝訂成冊後不加裁切,讓讀者在閱讀時自己裁開。使書邊不齊,以保留自然樸素之美,增加讀者對書籍的親切感。國外這種裝訂形式多用於頁數不多的文藝書籍,以法國較常見。我國在30年代也曾採用過這種裝幀形式,如魯迅《域外小說集》初印本即為‘毛邊不切’的。”
總而言之,毛邊本其實就是書在印刷過程中,故意留下最後一道工序,不切邊,讓他以自然狀態留下“三邊任其本然,不施切削。”(魯迅語)。這種情況主要是書的作者在印刷過程中要求的,一般是作者留下來贈送給好友或者圈中書友,這種書印量並不大,舉個例子,例如五千至一萬本印量的書一般也就是做一百到兩百本之間,正因為稀少,所以可貴,因此對藏書人來說就彌足珍貴了。至於為什麼有人喜歡毛邊本,引用徐雁先生一段描述就是因此,"知“毛邊本”之趣味與否,乃是一個讀書人在書籍文化的殿堂里能否登堂而入室的一個標誌。用時下的俗語來比方,是否家藏“毛邊本”並欣賞之,乃是檢驗主人在書文化世界裡,能否從“廚房”的物質層面,昂然而入“廳堂”精神層面的重要尺度"。毛邊本主要是在藏書愛好者在一個小圈子裡面流行,人數還不太多,但現在有漸趨見熱的狀況.
不切邊的毛邊本,對讀者的耐心和時間而言,無疑是個考驗。毛邊本不裁邊就無法閱讀,因此,有邊裁邊讀的,也有先裁後讀的。但可以肯定,如果一本毛邊本未曾裁開,那就說明書的主人從未讀過這本書,不管他收藏此書的時間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