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紅衛兵”是“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利用的全國性的以大、中青年學生為主的民眾性組織,於1966年5月下旬最早在北京出現,並首先在首都的青少年中發起了紅衛兵運動。毛澤東認為青年學生是推動“文化大革命”全面開展的突擊力量,並於同年8月1日寫信給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紅衛兵,表示支持他們起來“造反”。從此紅衛兵運動迅速向全國發展。
過程
8月18日,毛澤東身穿綠軍裝,佩戴紅衛兵袖章,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並且再次表示支持紅衛兵運動。當時的天安門廣場上,是一望無際的人群,在南到前門和東西兩側的長安街上,都是人山人海。人們的口號聲驚天動地。林彪在大會的講話中,別有用心的表示堅決支持紅衛兵敢闖、敢幹、敢造反的“革命精神”,鼓動紅衛兵“打倒一切”。“八·一八”之後,毛澤東又分別於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6日7次接見紅衛兵,共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1300多萬。紅衛兵在“造反有理”的口號下,到處串連、煽風點火、亂揪亂鬥,搞亂了各級黨政領導機關,是“文化大革命”中造成全國大動亂的重要因素。
影響
如果說在“八·一八”之前,“文化大革命”還只是中國大地上滾動的、令人驚駭的陣陣悶雷,那么在“八·一八”以後,它就成了把整個民族衝擊得暈頭轉向的狂風暴雨了。
由“八·一八”發端的紅衛兵運動,並不意味著把一切罪責都加給那一年代年輕人,因為他們所面臨的社會歷史環境,孕育著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的民族傳統文化,是他們無法捨棄也無法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