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製
![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像](/img/f/488/nBnauM3X4EjM4IzM0QDO2MTM1QTM2cTN3cjNzQTNwAzMxAzL0g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周恩來在10月1號凌晨最後檢查天安門裝飾工作時,發現毛澤東像下方寫著“毛澤東”三個黑體字,原來此畫系商家們從新華書店買來的一張毛澤東的宣傳畫臨摹而來,他們照本宣科將宣傳畫中的字也一同描寫了。此時離慶典活動還有幾個小時,要想把巨幅畫框取下來再作處理已無可能,畫家們爬上腳手架,用灰藍色顏料把畫像下面的白邊連同黑色的字型塗成中山裝的顏色,又在延長的身體部位的服裝上加了一個扣子。
一年過後,在國慶1周年典禮前夕,中央決定毛主席畫像要脫下戎裝,以新的形象展現在人民面前。這時中央有關領導從全國美術院校召集了30多人進京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領袖像。畫家張振仕所畫的毛主席像被各方認可。
從那時起 張振仕和學生 金石擔任了11年主席像的繪製工作。張老畫的毛主席像從1950年一直沿用到60年代中期。
1964年,王國棟開始接受毛主席像繪製任務。 [1]
畫像版本
經過翻閱大量的歷史資料,可以肯定的共懸掛過六幅毛主席畫像:
![]() | 第一幅 1949年10月1日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 |
![]() | 第二幅 1950年5月1日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1950年5月1日的懸掛毛主席像,因只懸掛了一天,在很多記載中並未列入其中。 |
![]() | 第三幅 1950年10月1日至1952年10月1日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 |
![]() | 第四幅 1953年10月1日至1962年10月1日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 |
![]() | 第五幅 1963年10月1日至1967年5月1日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 |
![]() | 第六幅 1967年10月1日至今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掛像 |
更換
![更換](/img/d/2fa/nBnauM3X1gTOxMTM4ATMyQDM4MTMwUTM2EzM5AzMwAzMxAzLwE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94年前的毛主席畫像板是由21塊五合板和鋁板製成,不僅易變形翹角,且影響畫像整體效果。
1994年國慶45周年時,在大規模粉刷、裝飾天安門城樓的同時,對天安門城樓中央的毛主席畫像板也進行了更換。更換後的畫像板為一整塊採用新工藝研製而成的平面玻璃鋼,彌補了以前的不足,增強了畫像效果,使毛主席畫像更加光彩奪目。
至今,天安門城樓懸掛毛主席像每年至少要更換一次,由天安門地區管委會執行,多在國慶節之前更換。
旅遊
每年的節假日期間,都有大量天安門廣場遊玩的遊客。天安門廣場作為北京的“心臟”,幾乎成為每位遊客來首都旅遊的必到之地,很多遊客在廣場前與毛主席像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