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沙村

毗沙村,位於陝西中部,西安以北約30公里。在秦漢隋唐時做為宮渡驛站,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毗沙村(毗沙村委會)下轄8個村民小組,依次是:毗沙一隊、二隊、灣雷、巷道、染坊王、西城坊、孟村、馬窯。前四組集中於奉正塬南緣台地,後四組分布於南部平原。產業主要以耕地為主,主要農作物為冬小麥、玉米。90年代以前還有小範圍種植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90年代後縣域推廣酥梨種植,也有部分村民種植。

高陵縣地名志》l 06頁“毗沙’’條記:據談, “此村是我縣最古的村莊。諺雲‘先有毗沙堡,後有西安府’。相傳大禹治水時有二河流經此地,那時這裡有先民居住。因村在二河灘上,故稱二河灘。又因村在古時地近沙灘,故後來改稱毗沙。毗,近之意。沙指水濱。”《金史;地理志》載“高陵有毗沙鎮,宋置承信郎監酒稅官一人。1985年版《高陵縣文物志》隆昌寺條記據《明·高陵縣誌》載:隆昌寺在縣西毗沙鎮,宋太宗敕賜(寺)名額,有塔突兀。《宋·長安志》記載“毗沙鎮在縣西十八里。 綜合以上引文關於“毗沙’’詞條的釋意,皆為延續古人的釋解,是存在或現象的意釋,非本意或深涵之意,特另作詮釋。

要說清毗沙,首先要弄清“毗沙”在秦漢時所處的地理位置及重要作用。2000版《高陵縣誌》記“此處原為秦漢涇河官渡,有驛樓。秦孝公建都成陽,東來進渭北廣大地區,有涇河為障,南去入古長安達驪山有渭水做礙,故修有兩橋:中渭橋(便橋)、涇水橋。涇水橋就在毗沙附近。據明時河圖記載。明時,涇水由西北而東來,水域流經地在今涇陽崇文塔南。向前追溯至秦,涇水是由現涇陽縣址南直東而來,經永樂,達現在康橋馬,磨子橋村近處,被奉政原西端阻攔,經毗沙村西灣雷村,折向南下。故秦漢時設涇河官渡在情理之中。二日“渭橋"。故址在今馬家灣梁村原村西南數里。是為中渭橋。即漢未央宮直北,秦鹹陽城東南方向。 《水經注》曰: “水上有梁,謂之渭橋,秦制也,亦日便門橋,秦始皇作離宮於渭水南北,以象天宮。”《三輔黃圖》載: “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南有長樂宮(興樂宮),北有成陽宮,欲通二宮之間,故造成此橋……。”涇渭二橋的建通極大地促進了秦文化、經濟、軍事的建設發展。因毗沙居要衝,為它的繁榮和發展具備了充分的條件。

劉邦入主關中,初以棟陽為都。公元前二0二年打敗項羽後,本想建都洛陽,經婁敬和張良建議,決定以長安為國都。把秦長樂宮(興樂宮)加以整修,作為臨時皇宮。漢初皇帝接見群臣,諸候都在這裡。劉邦稱帝後的第七年(公元前二00年),由蕭何監修未央官於長安宮東側,兩年後竣工。由棟陽遷都長樂宮未央宮這段時間,劉邦數次駕幸長安,都是經毗沙過涇橋,走中渭橋而入長樂宮、未央宮。

“漢高帝七年(前2000年)二月,高祖自平城過趙、洛陽,至長安。長樂宮成,丞相已下徒治長安。”這時漢高帝還未入長安仍以棟陽為都。是年,未央宮成,漢高祖由棟陽遷都長安(未央宮)。毗沙做為中途驛站,西漢帝王、臣屬的過往都曾在此駐足。

漢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代王劉恆登漢位,由代往長安。《資治通鑑·漢紀五》載: “乃命宋昌參乘,張武等六人乘傳,從詣長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馳之長安觀變。昌至渭橋,丞相以下皆迎……。太尉乃跪上天子璽,符……遂即天子位,群臣以禮次侍。"繼後,諸漢皇狩獵出巡,論事,幸甘泉宮(在今淳化境內),四十餘次北渡,皆幸駐毗沙。以後,隋唐諸帝都長安,多有過往,特記有唐高祖李淵登基大唐,起於龍躍宮(縣西十里西蘇村)。亦經毗沙渡河過中渭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