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學學科論(王向遠著作集第七卷)

比較文學學科論(王向遠著作集第七卷)

《比較文學學科論(王向遠著作集第七卷)》是王向遠著,由寧夏人民出版社於2007年10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作者王向遠 著
ISBN:10位[7227035514]13位[9787227035510]
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定價:¥44.00元

內容提要

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最初是從外國引進的,但二十多年來,許多學者為比較文學理論的民族化、中國化進行了積極探索,從而使比較文學理論成為近年來較為活躍的學術領域之一。
本書作者對比較文學的研究,以其突出的創造性思維、新穎的理論主張、縝密的邏輯論證,清晰明快的語言風格,為比較文學理論中國化做出了引人注目的努力。

編輯推薦

自20世紀改革開放起,比較文學學科在中國經歷了“偉大的復興”,在引進與吸收,消化與融會的過程中,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作者簡介

王向遠,1962年生,山東人,文學博士。1987年起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96年晉升教授,2000年起任比較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東方文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抗戰史學會理事等職,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獲“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名師”稱號。
獨立承擔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研究基金項目5項,主持、主編國家重點圖書(叢書)出版項目2項,發表文章110餘篇,出版論著17種(含合著4種),文學譯作4部,主編叢書4套50餘冊,編著若干。學術反響文章大部收於《初航集:王向遠學術自述與反響》(重慶出版社2005)一書,主要著作收於10卷本《王向遠著作集》(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
曾獲首屆“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第四屆“寶鋼教育獎”全國高校優秀教師一等獎、第六屆“霍英東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師獎等;有關論著曾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1年、2002年度華東地區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二等獎,入選國家首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

目錄

解說

第一章學科定義
第一節定義及其闡釋
第二節學科理論的構成
一、方法論
二、對象論
第二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傳播研究法
一、“法國學派”的方法是“傳播研究”,而不是“影響研究”
二、從“影響”與“傳播”之不同看傳播研究法
三、傳播研究法的運用、意義與價值
附例文:芥川龍之介在現代中國
第二節影響分析法
一、對“影響”及“影響研究”的界定、歧解與爭論
二、“影響研究”的方法及其運用
三、“超影響研究”
附例文:新感覺派文學及其在中國的變異
第三節平行貫通法
一、平行研究方法及其三種功能模式
二、類同研究中的多項式平行貫通方法
附例文:“戰國策派”和“日本浪漫派”
第四節“超文學”研究法
一、“超文學”研究的性質及與“跨學科”研究的區別
二、“超文學研究”的方法及適用範圍
附例文:論渥萊·索因卡創作的文化構成
第三章研究對象
第一節比較文體學
一、文體學及比較文體學
二、中外文體的形式與劃分的比較研究
三、文體的國際移植與國際化
附例文:中國現代小詩與日本的和歌俳句
第二節比較創作學
一、“比較創作學”這一範疇的提出
二、題材與主題的比較研究
三、情節與人物的比較研究
附例文:關色、美酒與波斯古典詩歌
第三節比較詩學
一、“比較文論”與“比較詩學”
二、中西比較文論與中西比較詩學
三、東方比較詩學
附例文:廚川白村與中國現代文藝理論
第四節翻譯文學研究
一、“翻譯文學”的概念
二、翻譯文學理論(譯學)的研究
三、翻譯文學史研究
附例文:近百年來我國對印度兩大史詩的翻譯與研究
第五節涉外文學研究
一、所謂“涉外文學”
二、涉外文學研究的著眼點:文化成見與時空視差
三、涉外文學研究的基本課題
附例文:日本的侵華文學與中國的抗日文學
第六節比較區域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研究
一、國別文學研究與比較文學
二、區域文學史研究與比較文學
三、世界文學史研究與比較文學
附例文:後現代主義文化語境中的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
後記
附錄:
《王向遠著作集》總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