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扎恩達勒

《母親的扎恩達勒》,達斡爾族女作家達拉創作的散文,作者用生活的視角汲取土地千年積澱下來的營養,聆聽飄揚在土地上的各類聲音,編創每一個歌唱自己的主角,是主角在作者面前放聲歌唱。

簡介

《母親的扎恩達勒》,達斡爾族作家達拉創作的散文,扎恩達勒達是斡爾族民歌的主要藝術表現形式。共有三種:一是詞曲固定,不能隨便改動的扎恩達勒,如《心上人》、《伊齊肯烏根》、《哎喲,媽媽》等;二是即興填詞演唱,但曲調固定的扎恩達勒,題材內容可以由演唱者自由填詞;三是詞、曲均可即興編唱的扎恩達勒,基本上屬於創作,如《懷念朋友》、《逃難歌》等。第三種經過人們傳唱後,又循環演變成第一種。

背景

一次,作者回到出生的村莊,站在夏天傍晚的河邊,聽到一位母親的歌唱。作者抬頭看到了一個姑娘順河而去的身影,也憶起小時候自己父親順河放排的那個時光,於是,作者嘗試著捕捉不可言傳的內心抒寫。作者給姑娘起了一個名字叫水花,水花的苦,水花的淚,水花的笑,是屬於每一個人的,屬於每一個需要安撫,需要親情和愛的人。文學中的生活開放出了如水花般獨特的花朵,這朵花散發出民間獨有的花香,花的香氣讓我淚從心起,花香從我指尖飄散到角角落落。
從另一個層面感受的話,水花是踏著母親的民歌在北方松嫩平原上尋找沒有見過面的生身父親,留下了歲月的腳印,這本身暗含著一種血緣的遷徙,從一方土地到另一方土地,而飲的是同一條江水,每一個體的心靈都深藏著同樣的悲憫之情,這是中華民族能融會在一起的力量,也是能構成文學作品靈魂的凝聚。

賞析

作者用生活的視角汲取土地千年積澱下來的營養,聆聽飄揚在土地上的各類聲音,編創每一個歌唱自己的主角,是主角在作者面前放聲歌唱,是他們獨特的生活闖進了作者的生活,他們的現在,貪得無厭,作者看在眼裡,作者的現在一併揉進他們的現在,這樣的揉捏同樣可以回歸到過去,延展到未來,由此作者能夠真切地呼吸主角的呼吸。
其實生活撲面而來時,寫作者的文字就不可缺了,但要展示世代居於跟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內涵,文字就變得很蒼白,尤其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民歌從歌者的嗓子跳脫下來化為寫者的文字。因為在這樣的轉化過程中,民歌便承載了更多民間的小群體的悲與喜,需要用文化持有者的內部眼界進行恰當的搭構,這樣的搭構對我是有難度的。

作者

達拉本名娜恩達拉,女,達斡爾族,1973年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著有小說《白手帕紅了》、《冷河》、《嘴銜的傳說》等。系魯迅文學院第十二屆少數民族作家高研班學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