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山

唐天寶六年(747年)改名金鳳山,梁乾化三年(913年)改名福山。 宋因建東嶽聖帝殿又轉名殿山,明《常熟縣誌》記述:“福山舊城,三山一寺皆在城中,乃張士誠所築”。 殿山即福山,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常熟知縣劉源立碑於殿山之巔,碑文曰:“海虞東北,峙江與狼山相望者曰福山。

唐天寶六年(747年)改名金鳳山,梁乾化三年(913年)改名福山。宋因建東嶽聖帝殿又轉名殿山,明《常熟縣誌》記述:“福山舊城,三山一寺皆在城中,乃張士誠所築”。《大慈寺志》謂:“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張士誠擁兵南渡,由福山入口,駐紮覆釜山,在寺北面築點將台,以便察看南北烽火,指揮軍事作戰”;民間傳說:元末張士誠築土城後,擬在山上建銀鑾殿而將福山改名殿山,山南街道命名御街道,橋名殿橋。殿山即福山,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常熟知縣劉源立碑於殿山之巔,碑文曰:“海虞東北,峙江與狼山相望者曰福山。自梁迄今,其名由來舊矣。世俗不察,指附近小阜為福山。福山轉名曰殿,是何異例乎?岱宗梁甫耶!庚寅夏,閣部制憲高公按臨閱兵,以閭井相沿訛誤,諭令更定,爰勒石於山麓,如其舊稱,俾士民知山之自有主名,而命名之各有取爾也,是為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