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殿下

殿下(讀作:diàn xià),原指殿階之下,.因卑達尊之稱。後來成為中國對皇族成員的尊稱,次於代表君主的陛下。漢朝開始稱呼太子、諸王為殿下,三國開始皇太后、皇后也稱殿下。唐代以後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稱為“殿下”。明朝以前的公主也可以稱殿下。殿下和陛下是一個意思,原來也是對天子的敬稱。但稱謂對象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有所變化。漢代以後,演變為對太子、諸侯王的尊稱。中國的藩屬國的君主亦稱殿下,如李氏朝鮮稱自己的國王為主上殿下(주상전하),王世子為邸下(저하)。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1.殿階之下。《莊子•說劍》:“得五六人,使奉劍於殿下,乃召莊子。”《史記•刺客列傳》:“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漢

王女殿下女王殿下

書•東方朔傳》:“是時,朔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斬罪三,安得入乎?’”

2.因卑達尊之稱。漢蔡邕《獨斷》卷上:“陛下者,陛階也……羣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及羣臣庶士相與言殿下、閣下、足下、侍者、執事之屬,皆此類也。”(1)漢魏以後對諸侯王、太子、諸王的尊稱。《三國志•魏志•邢顒傳》:“初,太子未定,而臨菑侯植有寵,丁儀等並贊翼其美。太祖問顒,顒對曰:‘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願殿下(指魏王曹操)深重察之!’”晉王羲之《與會稽王箋》:“殿下德冠宇內,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南朝宋謝莊《太子元服上至尊表》:“伏維皇太子殿下,明兩承乾,元良作貳。”

3.因卑達尊之稱。三國魏對皇太后、唐以後對皇太后、皇后亦稱“殿下”。《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辛卯,羣公奏太后曰:‘殿下聖德光隆,寧濟六合。’”宋高承《事物紀原•公式姓諱•殿下》:“漢以來,皇太子、諸王稱殿下,漢之前未聞。唐初,百官於皇太后亦稱之,百官洎東宮官對皇太子亦呼之。”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二:“至唐初制令,惟皇太后、皇后,百官上疏稱殿下,至今循用之。”

4.因卑達尊之稱。太平天囯時對諸王及王子的尊稱。《太平禮制》:“第三子,臣下呼稱王三殿下千歲。”太平天囯洪仁玕《英傑歸真》:“殿下所諭官銜、名爵並蒙欽定士子各銜,固是名正義彰。”

5.因卑達尊之稱。今對君主國王儲、親王、皇太后、皇后、公主等的尊稱。

6.下等,下劣。漢王充《論衡•定賢》:“如此陰陽和而效賢不肖,則堯以洪水得黜,湯以大旱為殿下矣。

歷史發展

唐代之前

殿下和陛下是一個意思。原來也是對天子的敬稱。但稱謂對象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有所變化。漢代以後,演變為對太子、親王的尊稱。謝莊《慶皇太子服上至尊表》:“伏惟皇太子殿下,明兩承乾,元良作貳。”又有丘遲《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按,梁武帝弟蕭宏,封臨川郡王。一說魏晉南北朝天子亦稱“殿下”。《稱謂錄.天子》;“魏晉六朝稱殿下。”唐代以後,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稱“殿下”。《事物紀原》卷二:“漢以來,皇太子、諸王稱殿下,至今循用之。”又按,三國時已稱皇太后為殿下,見《三國.魏書.三少帝紀》。

明清

儘管清代出版的《稱謂錄.天子》標註:“唐代以後,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稱殿下”,也就是說只有太子、太后和皇后使用殿下的尊稱,但是明朝的史料依然可以看到宗室親王被稱為殿下的記錄,例如靖難之變中建文帝的使者薛嵓見朱棣說“朝廷言殿下旦釋甲,暮即鏇師。”甚至南明時期的異姓王也會被尊稱為殿下,如張煌言在給被封為延平郡王的鄭成功的信中寫到“即如殿下東都之役(即攻台之戰),豈誠謂外島足以創業開基?。”由此可見,明朝殿下一詞的使用範圍並不僅限於太子。太后和皇后。

相關知識

中國的藩屬國的君主亦稱殿下,如李氏朝鮮稱自己的國王為主上殿下(주상전하),王世子為邸下(저하)。

日本稱自己的包括三後(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皇族還有攝政、關白、征夷大將軍為殿下。明治維新後,親王、內親王、王、女王等皇族尊稱為殿下。

在歐洲國家,殿下相當於英語中的Your/His/Her(Imperial,Royal,Grand ducal,Ducal Serene,Serene,Illustrious,etc.)Highness。

現在中文中把君主制國家的王儲、親王、太后、王后、公主等,尊稱為殿下。

古人的尊稱

古人的尊稱有四種:陛下、殿下、閣下、足下。

這四種稱呼共同的一個意思就是:我不敢看你的臉,因為你地位太高,面子太大。

見到皇帝我不敢看皇帝的臉,我只敢看你的台陛之下——大家知道皇帝的龍椅,就是那個寶座有一個台,台上面有台階,那個台階叫陛;

見到太子或王子,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看你的宮殿之下;

見到宰相,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樓閣之下;

見到尊貴的朋友,我也不敢看你的臉,我只敢看你的腳下,就是低頭的意思。權在足下,就看足下的這個足往哪邊走,這叫做舉足輕重,你這一抬腳就有分量。

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宮殿的台階。“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台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敢直呼天子,必須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後來“陛下”就成為對帝王的敬辭。

殿下和“陛下”是一個意思。原來也是對天子的敬稱。但稱謂對象隨著來歷市的發展而有所變化。漢代以後演變為對太子、親王的敬稱。躺帶以後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稱為“殿下”。

麾下是對將帥的尊稱。麾,本是指古代指揮軍隊的旗幟。

閣下是舊時對一般人的尊稱。常用於書信當中。願意也是由於親朋同輩間互相見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在閣下的侍從轉告,而將侍從稱“閣下”的,後來逐漸演變為對摯友親朋間尊稱的敬辭。

膝下子女幼年時經常在父母的膝下活動,故以“膝下”表示幼年。後來借指父母,有親切之意。

足下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足下:意為“您”。相傳晉公子重耳燒山逼介之推出山,不料介之推卻抱著一棵大樹燒死。晉文公砍下大樹做了木履穿在腳下,平時總是看著腳下的木履說:“悲乎,足下!”

在下自稱的謙詞,古時坐席,尊長在上座,所以自稱在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