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殺人騙賠產業鏈](/img/c/141/nBnauM3X1QjN4YDNwgDN3cTMxMTM2QzNxkjMwADMwAzMxAzL4Q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2011年5月16日,雲南彝良縣蕎山鄉黃木組大興煤礦技改井發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兩人死亡。一名死者系四川省美姑縣的阿合偉都,另一名死者系雷波縣的楊石格,他們在該礦井工作僅3天。煤礦賠償死者家屬善後款總計120餘萬元。
但警方調查發現,兩名死者均為假名,戶籍信息屬偽造。此案系周興書、盧秀平、楊石格等人利用智障人員冒充楊石格,並將智障人員在作業時炸死,然後騙取善後賠償款。2011年6月23日,楊石格在老家雷波縣落網。
據雷波縣公安局局長葉建華介紹,從2007年起至2011年,由雷波籍案犯製造的此類案件逾20起,已抓獲23人,目前仍有31名雷波籍犯罪嫌疑人在逃。雷波縣被稱為受害智障人員的“輸送地”。
產業鏈
第1環:買賣容留
村民黑其阿比曾容留過智障人員,給他取名為“阿花”。雷波縣人民法院提供的一份材料也寫道:“通過清理活動我們發現,有部分智障人員是通過買賣的形式進入我縣範圍。行為人還將收買、非法容留的智障人員轉賣牟利,致使智障人員被他人利用從事各種非法活動,如殺害智障者偽造礦難敲詐勒索等犯罪案件。”
第2環:培訓洗腦
帕哈鄉黨委書記黃星火說:“2011年5月,雲南彝良縣發生的那起殺人騙賠案,我們在磨石村抓捕犯罪嫌疑人楊石格時,在一間緊閉小屋裡又救出了一名智障人員,但他卻說他叫楊石格,還能正確背出身份證號。應該是犯罪分子經常給他‘洗腦’,準備讓他成為下一個受害的楊石格。”
第3環:製造事故
犯罪分子將智障人員帶到礦山或工地打工,尋找合適時機殺害後偽造事故,並假冒死者家屬進行敲詐。另外,記者調查時還發現,當地存在戶口買賣現象。雷波縣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劉禮方說:“我回家鄉時就經常聽老百姓說,有人到我們那裡買已故人員的戶口本、身份證,2000元一個,最高時賣到了5000元。”
打擊難度
取證打擊遭遇難題
當地公安部門則認為,險峻的地理環境以及濃厚的家族觀念,給打擊“容留”農村無序流動人員的行為造成了難度。許多村民家中都養了狗,有外人一來,那些狗立即衝上前來,滿山遍野都是狗叫,清理抓捕確實困難。另外,由於這些犯罪嫌疑人周圍村民大多是一個家族,採訪和取證十分困難。
雷波縣政法委書記苦衛東說,法律法規制度的不健全讓當地很頭痛。目前只能以非法拘禁罪或強迫勞動罪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但由於智障人員表達能力不強,取證也遭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