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殲-10A型戰鬥機於2003年交付,2004年正式服役,2006年成功形成作戰能力,極大地鼓舞了已經發展了半個世紀的中國軍用航空工業。殲-10A型戰鬥機作為新銳的第三代單發中型戰鬥機撐起了21世 紀頭一個十年中國防空的半邊天。 但是因為殲-10A型戰鬥機總體設計於20世紀80年代,受技術限制較大,故空戰表現並非十全十美,因此中國已在將殲-10的基礎上改裝升級一款多用途戰鬥機—殲-10B,並且已經於2014年大量交付部隊。
而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時期內,中國的電子、航空、動力技術又得到了大量提升,技術凍結時間較早的殲10B已經難以擔負防備周邊三代半戰鬥機開始雲集,第四代戰鬥機即將出現的狀況。故而在殲10B的基礎上,引進為第四代戰鬥機(如殲-20重型雙發隱形戰鬥機)開發的技術,出現了殲10B的再一步升級型號。於2015年1月在網路上被曝光的該型號暫時被網上稱之為殲10C,實際編號不明,可能劃為殲10B的不同批次。
技術特點
殲-10A是一款常規的中型空優戰鬥機,受到設計初衷和技術水平的影響,殲-10A型戰鬥機的多用途性能並不強,故而在殲-10B的研發過程中著重加強了殲-10系列戰鬥機的多用途能力。而殲-10C則將多用途能力作為了自己最重要的一項改進項目。
為此殲-10C將配備對地精確打擊能力,可攜帶4噸以上的彈藥,還裝配了一種發射精確制飛彈藥的目標指示吊艙。這種中國設計的吊艙與以色列拉斐爾公司的“利坦寧(Litening)”吊艙類似,而美軍戰機使用的的吊艙就是利坦寧吊艙的後續版本。
性能數據
殲-10C在外觀以及規格上和殲-10B沒有明顯分別,相比之前試飛的殲-10B,這架新機僅僅在機背上和機頭下方都多出了一根天線。殲10C裝備有更為先進的雷達設備,其雷達擁有較殲-10A/B裝備的雷達更大的探測距離,並具有同時跟蹤12個目標,並打擊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的能力。其駕駛艙設定了更先進的國產衍射平顯。此外殲-10C除了裝備有較為先進的PL12中距空空飛彈外,傳聞還將裝備更為先進的PL-13遠程空空飛彈和PL-10近距離格鬥彈 ,而PL-13遠程空空飛彈將賦予殲-10C對敵方預警機的打擊能力。加裝了雷射制導吊艙的殲-10C,還能發射多種雷射制導炸彈,進一步提高了戰機的對地精確打擊能力。
服役事件
疑似殲-10C的飛機被公布於2015年1月份。
在2017年7月30日的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殲-10C被公開已投入我國空軍服役。
總體評價
殲-10C與殲-10B外觀類似,與殲-10A在外觀上具有較大區別,原來因為加裝更大推力發動機而額外設計的六骨加強筋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為流線型的設計,並且採用了美國F35,中國FC1梟龍上採用的DSI進氣道。除了進氣道以外,殲-10C也能夠在必要的情況下如同F16E一樣加裝了類似“駝背隼”的兩個特大號副油箱。殲-10戰機的綜合性能已超過了F16A/B,而殲-10C戰機的性能則要超過美國現役主力戰機之一的F16的最新型號 。但美方也認為,由於J10戰機的發動機尚要依靠俄方,所以殲-10C也只能採用俄方的AL-31FN的最新改進型發動機,但是有訊息稱推力超過14噸的渦扇10B“太行”發動機,即將配給殲10C戰鬥機。
殲-10是一種高性能戰機,長於爭奪制空權,同時兼具對地攻擊能力。與殲-10比肩的是美國的F-16、俄羅斯的米格-29以及法國的"陣風"戰鬥機等。相比而言,殲-10的機動能力較好,空戰時有一定優勢。在執行國土防空、空戰格鬥、陸海空聯合攻擊等任務時都能有上乘表現。國際軍火商普遍認為,雖然中國目前還沒有外銷殲-10的打算,但並不排除今後的可能性。因為殲-10在技術和材料上的完全國產化,出口將不會受到外來限制。相對於美國的先進戰機,中國的殲 -10在出口市場上具有價格優勢。
殲-10C與殲-10A/B裝備上的不同之處:
1、新型有源機載相控陣雷達
2、採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
3、進氣道改用更前衛的DSI進氣道
4、多用途能力大幅提升
殲-10C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兼具強大的“空對地”與“空對空”性能,同樣可攜帶的多種武器。根據去年紅劍-2016演習,殲-10C空戰武器包括PL-10、PL-8、PL-12和PL-15空空飛彈;空地武器包括KD-88空地飛彈、YJ-91反輻射飛彈和雷射/衛星制導炸彈,既可執行空中截擊任務,也可以執行打擊地面目標、海上目標等空面任務,多用途能力較殲-10A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