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管理

下水儀式舉行後,核潛艇依計畫將會在幾天內被拖離船塢,初期先在港口內進行船塢與停泊點之間的安全試航,幾個月之後,如果所有系統包括核反應堆的運作表現正常,海軍將會在明年出港試航,包括試射飛彈等項目,預期2011或2012年正式服役。但海軍專家認為,潛艇測試需要花費超過兩年的時間,這意味著服役期將推後。
將來服役後的核潛艇指揮系統中,海軍人員只負責操作和保養,所有與核飛彈有關的事務都會交由隸屬總理府的印度核指揮部控制。
“殲敵者”號長104米,寬10米,總造價29億美元,建造時間長達11年,參照俄“阿庫拉”級核潛艇製造而成,其反應堆由印度英迪拉·甘地原子研究中心研製。
背景資料

印度自主研發建造首艘核潛艇的訊息,在6月早些時候已被媒體報導。有媒體當時稱,印度之所以不惜重金自主研發核潛艇,不但希望繼續在印度洋“稱霸”,而且盼著在未來世界海洋權益競爭時不“掉隊”。
印度海軍當前擁有1艘航母、8艘飛彈驅逐艦、約40艘護衛艦、16艘潛艇以及大量輔助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