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殉葬
殉葬又稱陪葬,是指以器物、牲畜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證死者亡魂的冥福。以活人陪葬,是古代喪葬常有的習俗。有的是死者的妻妾、侍僕被隨同埋葬,也有用...
簡介 歷史 明朝殉葬 廢除殉葬 結束殉葬 -
俑
中國古代墳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徵殉葬奴隸的模擬品。東周墓中出現漸多,秦漢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後逐漸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時期。俑的質料以木、陶質最常見,...
簡介 解釋 俑的出現 秦始皇陵 -
靈寶明代銅俑
靈寶明代銅俑,一次出土60件各類各式精美的明代銅俑,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為明朝銅俑的研究貢獻重要的價值。
發展歷史 藏品介紹 -
替代殉葬的隨葬品
內容介紹前言“替死者”——中國古代陶俑總述陶俑的定義和分類陶俑的起源和功用陶俑的製作陶俑的價值意義早期陶塑藝術史前陶塑的發展文化原始陶塑人像有靈的木偶泥...
內容介紹 -
做俑
基本意思為製造殉葬的偶像;比喻倡導做不好的事·
相關辭彙 流行音樂 -
大食人俑
殉葬偶人中出現外國人形象並不始於唐代,然而唐代對異族客人的雕塑繪畫,以及文字記載遠多於唐前歷朝。從陶俑題材之上可以反映出當時昌盛的中西交流。
大食人俑1 大食人俑2 -
武士俑馬陣
武士俑馬陣是鹹陽歷史博物館的秦朝文物。
文物 介紹 -
青瓷對書俑
青瓷對書俑,我國歷史時期文物,1958年長沙市金盆嶺9號墓出土。
-
西晉青瓷對書俑
青瓷對書俑為西晉永寧二年時期的瓷器。高17.2厘米,1958年出土於長沙市金盆嶺9號墓。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詳細信息 歷史淵源 -
唐俑
唐俑,商代和西周流行殘酷、野蠻的人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