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死亡之組”一詞一般多用在具有世界性的大型比賽中,在現代競技比賽中多用於足球小組賽中。它的表達意為“group of death”,表示該“小組球隊實力雄厚”或是“最難應付的一個小組。”
特點
“死亡之組”無外乎兩大特點:強隊扎堆,弱隊必死;實力平均
世界盃經典死亡之組
1958年瑞典世界盃
第4小組:奧地利、巴西、英格蘭、蘇聯
球王貝利的第一屆世界盃,同組的對手蘇聯有偉大的鬥神列夫·雅辛,英格蘭則歷來是奪冠熱門。奧地利只能感嘆命運不濟,身在這樣的小組。巴西和蘇聯攜手出線,英格蘭則止步小組賽,巴西最終獲得冠軍。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第2小組:阿根廷、前西德、西班牙、瑞士
德國、阿根廷、西班牙!這三支球隊都是本屆世界盃的第一檔球隊,但三支第一檔球隊居然在1966年世界盃分到了同一個小組。1964年獲得歐洲杯冠軍的西班牙隊在德國和阿根廷面前小組賽即打道回府,瑞士只能扮演陪太子讀書的角色。西德隊則最終殺入決賽獲得亞軍。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第3小組:巴西、捷克斯洛伐克、英格蘭、羅馬尼亞
巴西、英格蘭同兩支東歐勁旅捷克斯洛伐和羅馬尼亞一起,巴西全勝小組出線,並最終奪得冠軍。英格蘭力壓羅馬尼亞小組第二同樣打進淘汰賽。巴西同英格蘭的小組賽中,英格蘭鬥神班克斯擋出貝利勢在必進的頭球也成為經典一幕。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第1小組:阿根廷、法國、匈牙利、義大利
1978年作為東道主的阿根廷並沒有享受到東道主的好運,他們和法國、匈牙利、義大利同組。法國隊中有當時如日中天的現歐足聯主席普拉蒂尼,但卻沒有小組出線。阿根廷與義大利一起小組出線,東道主阿根廷最終奪得冠軍。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F組:埃及、英格蘭、荷蘭、愛爾蘭
擁有三劍客的荷蘭,有加斯科因、萊因克爾等大牌球星的英格蘭,實力不俗的埃及和愛爾蘭在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上同在F組。不過,雖然強隊都在一起,但因為成績最好的4個小組第三也能出線,該組最後僅有埃及隊遭到淘汰。英格蘭最終獲得第四名,而小組賽表現不佳僅獲第三勉強出線的荷蘭隊則在1/8決賽被最終的冠軍西德隊淘汰。
B組:阿根廷、喀麥隆、羅馬尼亞、蘇聯
同一屆世界盃有兩個死亡之組,這隻有在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發生過。衛冕冠軍阿根廷與非洲雄獅喀麥隆、蘇聯和羅馬尼亞兩支實力頗強的東歐勁旅同組。阿根廷在揭幕戰上就意外負於喀麥隆,但好在最終還是順利的出線了,和F組一樣,本組也有三個隊出線,阿根廷、喀麥隆和羅馬尼亞。
1994年美國世界盃
D組:義大利、墨西哥、挪威、愛爾蘭
最後一屆24隊參加的世界盃,也是最後一次由三支歐洲球隊同組的世界盃。義大利、挪威、愛爾蘭、墨西哥同在D組。義大利、墨西哥、愛爾蘭順利出線,義大利最終還打入了決賽,點球戰負於巴西。
1998年法國世界盃
D組:保加利亞、奈及利亞、巴拉圭、西班牙法國世界盃西班牙作為種子隊分在D組,同組有巴拉圭、奈及利亞和保加利亞。作為本組種子隊的西班牙首場比賽即爆冷負奈及利亞,第二場又和巴拉圭打平,雖然最後一場六球大勝保加利亞,但還是無法擺脫被淘汰的命運。奈及利亞和巴拉圭從本組脫穎而出,保加利亞也在小組賽後打道回府。
2002年韓日世界盃
F組:阿根廷、英格蘭、奈及利亞、瑞典
相信還有不少球迷記得巴蒂斯圖塔在2002年的眼淚,因為阿根廷在韓日世界盃小組賽階段即告淘汰。英格蘭和瑞典攜手出線,奈及利亞也成為匆匆過客。
2006年德國世界盃
C組:阿根廷、象牙海岸、塞爾維亞和黑山、荷蘭
上屆世界盃還讓人記憶猶新,兩屆世界盃冠軍阿根廷、無冕之王荷蘭、非洲新貴象牙海岸和塞爾維亞同在一組。象牙海岸雖然戰鬥到最後一刻,但實力相比阿根廷、荷蘭稍遜一籌,塞蒙則堪稱本屆世界盃最沒進取心的球隊,三戰皆墨,阿根廷與荷蘭一起出線。
E組:義大利、加納、美國、捷克這是個被馬特烏斯"蓄謀"做成的死亡之組,同時也比C組來的更"死亡"--捷克、美國雙雙被淘汰。加納近年實力提升很快,不斷通過世青賽向歐洲豪門輸送大批天才,名氣最大的就是埃辛和蒙塔里;義大利是傳統豪門,世界盃種子隊選拔積分排名第8,剛好過線;美國就沒這么幸運了,2002年後發展迅猛,本次選拔積分排第9,僅比義大利少1分而錯過種子隊身份;更恐怖的還有當時高居世界第2的東歐巨人捷克,只是因為綜合積分(近兩屆世界盃決賽積分+本次預選賽積分+世界排名分)不夠被划進第二檔,但就連巴西這樣的霸主也不想過早碰到捷克(聯想到2004年捷克的恐怖)!!!所以,第2、8、9的球隊加一隻很有實力的加納,構成了本屆世界盃名副其實的死亡之組。過程也印證了這一稱號。捷克第一輪與美國的遭遇戰後第二輪意外被第一輪0:2輸給義大利的加納掀翻,當時認為是爆冷。但仔細想想義大利和加納比賽後媒體的評論:"義大利展示出了一隻具有冠軍相的球隊的技戰術水平",也就是說加納也很強大,只是因為義大利更強大。而第二輪美國與義大利9人VS10人的血戰慘烈的以1:1收場,四隊還都有晉級希望。最後一輪:義大利死磕捷克,美國力戰加納。最後捷克、美國壯烈犧牲,義大利、加納幸運出線!!!
2010年南非世界盃
G組:巴西、朝鮮、象牙海岸、葡萄牙
群星雲集而被人寄予厚望的非洲大象,歐洲傳統強隊,由C羅帶領的葡萄牙,每一屆都是最大熱門的巴西,再加上一支幾十年沒亮相的神秘之師朝鮮,形成了本屆世界盃的死亡之組,前面三隊都被認為實力相當,都有出線的可能,而朝鮮則被認為是搞局的,但也有人認為朝鮮的實力不可估量.一開始朝鮮以一分之差惜敗巴西,讓人看到了朝鮮球隊的精神力,而象牙海岸葡萄牙則悶平,由於第一場的關係,朝鮮人變得自大起來,跟葡萄牙打起對攻而大比分落敗,另一邊巴西3-1的比分輕取象牙海岸,而卡卡被罰下則令其失去和葡萄牙C羅交戰的機會,最後一戰象牙海岸理論上還存在出線希望,朝鮮則為榮譽而戰,最後,巴西葡萄牙戰平雙雙出線,象牙海岸含恨出局,朝鮮三戰全負本屆世界盃墊底
2014年巴西世界盃
令全世界球迷翹首以盼的2014巴西世界盃抽籤終於揭曉了,和上屆世界盃抽籤小組賽強隊比較分散相比,這屆世界盃抽籤完全可以用"不可思議"來形容,在小組賽我們就可以看到西班牙VS荷蘭、英格蘭VS義大利、德國VS葡萄牙。
B組:西班牙、荷蘭、智利、澳大利亞
國際足聯認定的"官方"死亡之組是西班牙、荷蘭、智利、澳大利亞四隊所在的B組,理由很簡單,南非世界盃冠亞軍同在一個小組。最終結果荷蘭復仇,與智利小組出線。
D組:烏拉圭、哥斯大黎加、英格蘭、義大利
D組被公認為是死亡之組,因為有三個世界冠軍烏拉圭、英格蘭和義大利坐鎮,還有一個哥斯大黎加作為陪襯,烏拉圭擁有蘇亞雷斯、卡瓦尼和弗蘭的恐怖攻擊群,英格蘭和義大利誰都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從小組突圍,這讓人想起了今年的歐冠小組賽,阿森納積12分還不能確保出線,就是因為馬賽是0分,多特蒙德和那不勒斯都在他身上全取三分,也就是說三支強隊誰在哥斯大黎加身上犯錯有可能就意味著出局,當然三支球隊的直接交鋒也是關鍵,看來D組真的充滿了"死亡"的味道。最終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竟然是烏拉圭和哥斯大黎加攜手出線。
G組:德國、葡萄牙、加納、美國
理論上的死亡之組是G組,德國、葡萄牙、加納、美國四隊是各組中世界排名最高的。(南非世界盃四隊都小組出線),結果德國與美國出線。
歐洲杯經典
2016年法國歐洲杯
D組:西班牙、捷克、土耳其、克羅埃西亞
E組:比利時、義大利、瑞典、愛爾蘭
2012年波蘭烏克蘭歐洲杯
B組:荷蘭、丹麥、德國、葡萄牙
2008年奧地利瑞士歐洲杯
C組:荷蘭、義大利、羅馬尼亞、法國
上屆世界盃冠亞軍:義大利,法國,攻擊力超群的荷蘭,實力不俗的羅馬尼亞。構成該屆賽事的最大死亡之組!荷蘭隊上來就出人意料地連續3球大勝義大利和法國,令人吃驚。最後一場再發揮出高尚的體育道德,在出線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再勝羅馬尼亞。在荷蘭勝羅馬尼亞的前提下,隨後就是義大利和法國的生死大戰,最終義大利技高一籌2:0獲勝,幸運出線。但過於慘烈的小組賽內耗,使出線的2隊都未能走遠,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均被淘汰,最終死亡之組皆全部死亡!
2004年葡萄牙歐洲杯
C組:丹麥、瑞典、保加利亞、義大利
該組實力極為平均,最終結果也是丹麥、瑞典、義大利同積5分。但在3隊同分比較相互之間淨勝球及進球總數的規則下,由於丹麥和瑞典在最後一戰中打了一個非常默契的2:2,聯手做掉了義大利隊,繼2年前的韓日世界盃,義大利再次成為一個悲情的角色。
2000年荷蘭比利時歐洲杯
A組:羅馬尼亞、英格蘭、德國、葡萄牙
實力超群的死亡之組的最大亮點是融入了英格蘭、德國這對死敵,成為該屆歐洲杯最大看點。在首輪被葡萄牙對上演驚天逆轉後,英格蘭1:0擊敗德國,結束了對德國34年不勝的歷史,同時也將出線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但在最後一場比賽大意失荊州2:3負於羅馬尼亞,和德國一起黯然出局。羅馬尼亞也憑藉著最後一場的勝利積4分,和3戰3勝的葡萄牙隊攜手出線。
1996年英格蘭歐洲杯
B組:西班牙、保加利亞、法國、羅馬尼亞
94世界盃4強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傳統勁旅西班牙、法國,4支球隊組成該屆賽事的死亡之組。西班牙隊前兩場均戰平對手,最後一輪擊敗已喪失出線權的羅馬尼亞隊,積5分出線。前2輪積4分的保加利亞和法國卻在最後一輪相互火拚,法國隊3:1擊敗對手出線,保加利亞隊的斯托伊奇科夫3場比賽均有精彩進球,但最終遺憾出局,也成為他在國際大賽上最後的亮點(98世界盃碌碌無為)。
拜仁曼城死亡之組
台北時間2012年8月26日凌晨,歐洲冠軍聯賽小組賽抽籤暨歐足聯歐洲最佳球員(新歐洲金球獎)頒獎儀式在蒙特卡洛的格里馬爾迪會議中心舉行。掉到第二檔的AC米蘭遭遇衛冕冠軍巴塞隆納;拜仁、比利亞雷亞爾、曼城、那不勒斯組成死亡之組,也是唯一四大聯賽球隊組成的小組;剛轉會切爾西的馬塔將回訪瓦倫西亞。
李娜死亡之組
2012年WTA年終總決賽完成抽籤分組。連續第二年躋身精英對決的李娜,將在死亡之組中與阿扎倫卡、小威廉士和科貝爾一較高下,爭奪兩個半決賽名額。
李娜是出戰總決賽的八名女將中最後一位鎖定席位的選手。今年在四項大賽中打入決賽,並最終收穫一個冠軍的整體戰績,與波瀾壯闊的2011年相比,平淡了不少。不過還算平穩的發揮,使李娜依舊保持在一線球員的佇列中。年末,這場特別的群芳爭艷,對於李娜來說是一種認可,“第二次打這個比賽了,希望能做得比去年好。”
阿扎倫卡和小威廉士是跨不過的兩道坎。阿扎倫卡世界第一,本賽季表現搶眼。去年總決賽至今,李娜與對手交戰已連輸三場。而小威更是無冕之王,倫敦奧運會勇奪兩枚金牌再度證明了:在小威的決心面前,任何“一姐”都是浮雲。美網之後,小威廉士一直高掛免戰牌。有人甚至想到了小威會在總決賽提前退賽的可能。好勝的小威,在戰勝世界第一的阿扎倫卡之前,絕不會允許自己倒下。而李娜面對小威,多有怯場。在兩人過去6次遭遇中,李娜僅獲一勝,那還是2008年的舊事。
科貝爾將成為李娜保存出線希望不得不戰勝的對手。德國人雖然在今年有了脫胎換骨的表現,她也曾在印第安維爾斯的比賽中擊敗李娜,但這是科貝爾六戰李娜以來的第一場勝利。“我不願意去想對手是誰。每一個有資格站在總決賽賽場的選手,都有著過人之處。”李娜希望自己能夠呈現高水平的對決:“每一場比賽,我都是衝著勝利去的。我有實力站在這裡,我也有能力挑戰自己。”2012年,看李娜最後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