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作者: 劉緒義 著出 版 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1-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236
- 印刷時間:
- 開本: 16開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801706683
- 包裝: 平裝
編輯推薦
唐浩明題字,王躍文作序,曾國藩真實形象的震撼還原。《百家講壇》雜誌重點推薦。
湖湘才子品讀曾國藩。
名儒,名將,名相,賢兄,朗師,益友,霸得蠻,不怕死,有血性,中興功臣,理學宗師,這些溢美之辭說的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人――曾國藩。
非小說,非歷史,一家之言,充滿閱讀之趣。
這部書並不是一開始就先驗地把曾國藩當作高官、學者、統帥來對待,而是從他的生存境遇切入,首先把他還原成一個人。一個普普通通的鄉鄰。
書里寫曾國藩的朋友,寫他的對頭,寫他的同事,寫他的上司;也寫他們之間的相處言談,寫他們的嬉笑怒罵。這樣的眼光和視角看曾國藩,就沒有既定的意識形態。沒有通常的觀念在先。
我們打開這部書,就好像打開自家的一扇門。看到的是一個很隨和的鄰里知己。很多歷史人物被諸多正式史料、外界傳說勾畫出來的形象。同鄉鄰們口碑中的形象相比大有出入。然而這部書既不是小說,又不是歷史,卻充滿了閱讀的趣味――幾分親和,幾分頑皮。又有幾分辛辣。
――王躍文
內容簡介
作者以生動的筆法講述了曾國藩的生平及其成功的人生經歷,忠實地還原了一個歷史上的曾國藩。目錄
引子釀酒者說
一個疑問
一代名儒
十年征衣
龍蛇起陸
再破天荒
五唱朝陽
英雄慧眼
馭下有術
天下歸心
深謀遠慮
君臣鬥法
風雲突變
洞庭春潮
楚雲飛渡
天不滅曾
湖湘巫風
一生三變
誠信外交
用破機心
自剪羽翼
中興夢醒
名毀津門
魂歸麓山
稱帝之謎
敵友共依
臥龍再世――左宗棠
義薄雲天――江忠源
春風怒號――羅澤南
湘水揚波――彭玉麟
衡陽雁去――胡林翼
午君謎案――曾國華
老九出山――曾國荃
四海一劉――劉蓉
走向世界――郭嵩燾
合肥宰相――李鴻章
湘水餘波――王貽運及《湘軍志》
書摘
五唱朝陽一年之內,連升四級,一般只有在戲劇裡面看的到,而今卻實實發生在這個湖南士子身上。曾國藩何以能有如此殊榮呢?各種猜測紛至沓來。一種說法是,此人才具平平,然而卻官運很好,當時,左宗棠就持這種看法。一種說法是,靠的是此人攀上了穆彰阿的這棵大樹,有了這個大靠山。野史記載,一次,朝廷傳旨讓曾國藩次日中午在養性殿等候召見。第二天上午,曾國藩在養性殿端坐一個多時辰,不見動靜。正在納悶之中,有人傳旨說改在明天上午的養心殿見駕。曾氏頗生奇怪,便去請教他的座師、時任大學士的穆彰阿。穆也思考良久,此類事情從未有過,莫非皇上有什麼用意。於是用三百兩銀子,買通養性殿太監,讓他將殿內四壁所掛字畫全部抄錄下來送至穆府。他對曾國藩說,養性殿是收藏字畫的宮殿,從來不是皇帝見臣工之所,趕快將這些字畫記熟,定有大用。果然,第二天,皇上召見曾國藩,便問起先天在養性殿所見字畫的情景,曾氏因而應對如流,深得皇上賞識,於是便青雲直上。
果真如此嗎?清代皇帝僅僅就憑一個人對字畫的熟悉程度而越給提拔?更兼道光時期,內憂我患,紛至沓來,年青的道光皇帝也不是那么昏庸,要這種人才於國家何益?上述說法,仿佛是說曾國藩的青雲直上靠的不是真本事,而是一些歷史學家所謂的“阿諛奉承”、巴結滿洲權貴所得。或者僅僅是靠運氣而已。前者是後人為了抬洪貶曾,後者只是當時人嫉妒心理的作用而已。
事實並不如此。曾國藩一生性格梗直,平素輕易不結交權貴。舉個例子,當年八大臣輔政之時,肅順權勢中天,而曾國藩竟無一書信與他。而肅順依然對他重用不減。在京時,作為禮部一高官,本來按例皇帝賞給大臣父母蔭福的文書是不用曾國藩開口的,然而,由於曾氏不想花錢打點禮部辦事人員,故而一紙文書一拖再拖。
曾國藩的“進步”,固然與當時的朝廷重臣穆彰阿等人的推薦分不開,但更主要的恐怕還在於他本人的努力。有清一代,對漢人的提拔,其要求往往要比對滿人的要求高得多,嚴格得多。穆彰阿,還包括倭仁等人,對一個漢人的賞識,一方面說明兩個民族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小,一方面說明此人必有過人之處,當是時,滿人對漢人在朝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一直心有不服,嫉賢妨能之輩大有人在。而要越級提拔一個漢人,倘若不能讓滿大臣心服口服的話,皇帝是萬萬不會這么做的。古往今來,無數能做到二品大員的人,差不多都到了兩鬢斑白的年齡了。
細思曾國藩“進步”之謎,不出乎以下兩條。一是進德,一是修業。道光二十二年,曾國藩給其弟的信中就寫道:“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圖自衛其身。”在曾國藩看來,“科名者,食祿之階也”,“食之得不得,窮通由天作主,予奪由人作主;業之精不精,則由我作主。”這裡面講到三個方面的因素作用一個人身上。一是天意;一是他人;一是自我。天意從來高難問,曾氏篤信天命,凡成功一事,他必分一半功於天。他人則起著一種制約或者推動力的作用,所謂“出門靠朋友”即是此類。故曾國藩在京城之時,一是樂意廣交朋友,二是遍求名師。曾氏朋友之多,範圍之廣,在他出征十餘年間盡行可知。他自己說:“師友挾持,雖懦夫亦有立志。”他和朋友成天讀朱子全書,談修誠之事,於日記中檢點自己的一念之差、一事之失,毫不留情;他拜理學大師倭仁為師,倭仁的聲名並不好,但倭仁所教他二字“研己”之修身要訣,卻成為曾氏終身受用的法寶,他佩服左宗棠的正是此二字。他向同鄉前輩唐鑒虛心請教,唐鑒所指出的二點均為曾氏所接受,並終生奉行不悖。一是如何讀書之法,文章、義理、考據三學問中,義理為首;二是靜字工夫。這對於後來曾國藩行軍打仗起到了莫大的幫助。而唐鑒深受鹹豐皇帝的信任,一月之內連續召見他十五次,來徵詢治國之道,正是因為唐鑒向鹹豐帝面薦曾國藩,朝廷才得以讓丁憂在鄉的曾國藩出山組建團練,經營湘軍,而且唐鑒還為他打下了伏筆,說作為書生出身且久做京官不懂軍旅疏於民政的士大夫,開始之時必然不順,但皇帝對他要有耐心,相信他今後一定會成功。這樣,曾國藩在出師之初屢戰屢敗,而朝廷依然信任他,莫不與此有關。另外,士大夫輿論,一定會對這種與皇帝身邊的紅人關係密切,且有師生關係的青年士人格外看重,這正是曾國藩拜師所得到的一些看不見的好處。中國讀書人都有好為人師之癖,那些官位高有學識的人也自然對那些甘心拜己為師的人另眼相看,故穆彰阿竭力扶持曾國藩,其意在此。曾氏則從中學到了許多為官之道、為人之法、處世之方,益莫大焉。因此,他把這條經驗歸結為兩句話:“取明師之益,無受損友之損”作為金針渡給自己的弟弟,要諸弟堅信,“凡從師必久而後可以獲益”。告誡他們“求師不專,則受益也不入;求友不專,則博愛而不親。”
與此同時,在京為官的曾國藩對遠道千里從家鄉湖南趕赴京城的讀書人一概以禮相待,盡心資助,樂為善事,熱心公益活動。他自己很快就得到了回報,當時曾國藩參加完散館考試,就得了肺病。一病三個月,孤苦伶仃獨自一人呆在京城,幸好一個叫歐陽兆熊的同鄉好友守在身邊照料,又巧遇名醫,得以死里回生。當時京城流傳一句話:“包送靈柩江岷樵,包做輓聯曾滌生。”此話雖為調侃,但從中也看到曾國藩的用心。給人做輓聯,說起來是大材小用,一般心氣高的士人為屑為之,殊不知,對於那些家有喪事的人家看來,此卻是天大的人情,不能不銘記一生的。這些都可算做“進德”之列,為曾國藩在士林中獲得較高的清望打下了基礎。
修業一途,曾國藩尤為看重,“剛日讀經,柔日讀史”,每天堅持用楷書寫日記,每天讀史十葉,每天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從不間斷。以此來培養自己的恆心。他自己後來總結道:“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這一心得在今世仍然可資為金玉良言,座右之銘。
讀書之餘,曾氏又勤於作詩做文。詩文工夫到了他頗為狂妄自信、目無餘子的地步。他說:“吾作詩最短於七律,他體皆有心得;惜京都無人可與暢語者。”然而,可貴的是,曾國藩並不就此沾沾自喜,而是從中探究到了作詩的門徑,為學之要領。正是他這種腳踏實地的修業之法,為他奠定了後世桐城派古文的開新者。
故有此二途,使得曾國藩不同於一般的科舉制下死讀經書而不知變通與運用的讀書人。曾國藩同樣飽讀儒家詩書,朱子理學全書,成為晚清一代有名的大儒。然而,他又是一個能把這些看似迂腐無用的儒家詩書在日常生活中、在半生軍旅中發揮出天大的作用。
這種學問,後世稱之為經世之學。鹹豐元年至鹹豐二年間,曾國藩先後十四次上皇帝奏摺,其中五道進言疏都是直接針對國計民生的。有談人才培養三法的《應詔陳言疏》,有備陳民間三大疾苦的《備陳民間疾苦疏》,有規範貨幣體制的《平銀價疏》,有議論兵事的《議汰兵疏》,更有敢冒風險直言皇帝三大流弊的《敬呈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尤其是最後一折,引來皇帝龍顏大怒,頓起殺機,幸得大臣相勸為之開脫才倖免。
英雄慧眼
三國時期的曹操會用人,世有公認。然則曹操只會用人,深暗用人之道,卻不會識人。換句話說,曹操只會用一些大家公認有才能的人,他的所謂"知人善任",大都藉助於清議(大家公認的人物)或別人的薦舉。比如在關東義兵起而討伐董卓之時,劉關張三人均隨公孫瓚一起參加了這件大事。曹操也在其間,但看著這三位英雄,曹操卻不識貨。偏偏等到要"青梅煮酒"之時,方才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樣說,有的人認為正是曹操會識人之處。其實不然,當是時,劉備己經被皇帝尊為皇叔,世人皆知,加之他與劉備同朝為官,多有交往,方知此人有英雄氣,將來必為大患。借"青梅煮酒"不在要稱讚或者收買劉備,而是在試探。這算不得曹操會識人。同樣,在軍前,曹操己識關羽,卻也不識其為英雄,直到後來關羽打了敗仗,才欲結其心,多方收買。曹操身邊的謀士、大將都不是曹操識人識出來的,大都要么是久聞某某名氣很大,想招他過來,要么是這些人自己找上門來,或者別人推薦過來。如荀?是從袁紹帳前投誠過來的,荀攸、鍾繇、郭嘉是荀?推薦過來的,特別是郭嘉,是曹操一生中最得力的謀士,此人也是從袁紹處投誠過來的。許攸也是如此。曹操肯聽他們的計策,並不是因為曹操會看人,而是因為他們的名氣太大,故而相信。曹操自己發現的謀士或將領倒很難數得出一兩個。最為典型的還有陳宮,此人是個頗有份量的智謀之士,當初放棄縣令不做,跟隨曹操逃亡,可曹操並不識此人的能量,結果眼睜睜看著這位奇才離自己而去。結果正是這位曾跟自己有過交情的陳宮,使曹操吃盡了苦頭。類似的事情太多,不必多舉。
而曾國藩卻不一樣。曾國藩不僅會用人,深通用人之道,而且會識人。在此方面要比曹操高出幾籌。先不說別的,光是從他所拜的名師就可以看出,唐鑒、倭仁、穆彰阿等這些上文都有過交代的人物,都是既有實學又是皇帝身邊的重臣,曾國藩選擇他們為師,就是一種不凡的眼光,事實上,也正是他們成就了曾國藩。
曾國藩善識人的例子很多,這裡略舉幾例。
一是識江忠源。江是湖南新寧人,字岷樵。道光二十四年以舉人身份進京科考,沒有中式,在郭嵩燾的介紹下前來拜訪曾國藩。這樣一個舉人身份的人,曾國藩見得多了,而且據載,江任俠,不拘小節,在曾國藩這樣一個傳統的儒家官僚面前也毫無顧忌。不想,曾國藩卻識得此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因而初次相見,即談笑甚歡。他的門生黎庶昌所編的《曾國藩年譜》里記載有這樣一段話:
江公素以任俠自喜,不事繩檢。公(曾國藩)與語市井瑣事,酣笑移時。江公出,公目送之,回顧嵩燾曰:"京師求如此人才不可得。"既而曰:"是人必立功名於天下,然當以節義死。"時承平日久,聞者或駭之。
乍一見面,即預料別人必將建立功名,而且又會死於節義,不光是聽者不信,就是江忠源本人要是聽了也會大吃一驚。當是時,誰也無法預料到會有太平天國這種戰事發生,此時離太平天國造反尚有數年之遙。若干年,曾國藩的這番預言竟然都一一應驗。
再舉一例。曾國藩在見到恭親王奕?之前,曾看到一張他的照片,曾氏就對他的幕僚說了這樣一番話:此人倒是一個翩翩美少年,可惜舉止略微輕佻了一些,看來難以托負重任;身處周公之位,卻無周公之望。還有一回,曾國藩的門生李鴻章帶三個人來見曾氏,曾從外面回來,目不斜視三人,坐定,李鴻章請老師派此三人的工作,誰知李剛開口,曾國藩便徑直把三人的工作分派待定。原來曾國藩只看他們的面相即己知他們各自所長。據載,曾國藩對"相術"頗有研究,並且總結道:斜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主意看腳跟,若要看條理,全在言語中。
曾國藩識人有術,如今也漸為世所公認。那么,他憑的是什麼來識人呢?
曾國藩識人之道,歸結起來有這么幾點:
一是他深知人物心性才情變化的九大症狀。"性之所盡,九質之徵也。"哪九征呢?"平陂之質在於神,明暗之實在於精,勇怯之勢在於筋,強弱之植在於骨,躁靜之決在於氣,慘懌之情在於色,衰正之形在於儀,態度之動在於容,緩急之狀在於言。"這實際上就是九種識之法。觀神識人,通過看一個的神,可以辨別他的忠奸賢肖;觀精識人,可以看出他是否聰明;觀筋識人,可以識出他的膽量;觀骨識人,可以知道他的強弱;觀氣識人,可以發現他是否沉得住氣,是否具有臨危不亂的素質;觀色識人,可以知道他的情緒狀態,厚道之人,氣色溫和柔順,勇敢之人,氣色剛毅,聰明的人,氣色豁達。觀儀識人,可以識其修養高低,"端莊厚重是貴相";觀容識人,可以識其內心品質;觀言識人,可以判斷其性格,所謂言為心聲,性急之人,說話爽快;性柔之人,說話平緩。
三國里,有西域使者來訪,曹操相貌長得不怎么美,為了不讓外人瞧不起中國,他讓侍衛扮做自己來接見使者,自己則在身邊充當侍衛,事後,西域使者說,曹操身邊站立的那個人才有真英雄的氣質,一句話識破了曹操的心思,曹操害怕就派人把使者殺了。這就是善於識人的生動例子。
二是曾國藩懂得人才的等級層次。"九征皆至,則純粹之德也。九征有違,則偏雜之材也。三度不同,其德異稱。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為目;兼德之人,更為美號。是故兼德而至,謂之中庸,中庸也者,聖人之目也。具體而微,謂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稱也。一至謂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質也。一征謂之依似。依似,亂德之類也。一至一違,謂之間雜。間雜,無恆之人也。無恆、依似,皆風人末流。末流之質,不可勝論。"人才的五大層次等級在此一一分明。兼德、兼才、偏才、依似、間雜各有所稱。所謂兼德之人,器識俱深,德才兼備,集中了"九征"的所有優點和品德,是聖人領袖之才;兼才之人,在德行方面稍遜於前者,但具有"九征"的絕大部分優點,是國家棟樑之才,可以安邦,可以定國;偏才之人,某一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以才聞名,又有氣度,可以獨擋一面;依似之人,表面上具有某些德才,實則難以成就大事,像馬謖之類;間雜之人,是心無定性,隨風而倒,胸無定見,業無恆心的人。
曾國藩慧眼識江忠源,所依據的正是上述識人之道。他識人尤重神骨,"文人先觀神骨",因為形出處於神,而為神之表,猶日月之光,外照萬物,其神固在日月之內也。
不過,人的精神狀態,又有兩種表現,一是自然流露,一是勉為抖擻。換言之即是假振作和真流露。他說:"凡精神,抖擻處易見,斷續處難見"。意思是說,故意振作精神,難以堅持很久,而自然流露出來的精神,後繼有力,故能持久。儘管曾氏自己有時也是勉力抖擻精神,但更多的時候,他的言行都體現出一種精神的自然流露。
太平天國里有南王馮雲山會相術,他相中了洪秀全有異相,並且篤信之,然則他的相術卻無法相中自己竟然出師不久即命喪於蓑衣渡。曾國藩也頗會相術,但他的相術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自是別一種精神在裡面。他打比方說,"不了處看其脫略,做了處看其針線。"就是說,事情尚未做完,可看一個人的心態;事情做完了,不能光看結果,還要看其所用的方法和手段。這樣方才識得良才。就好比女紅,其活是精是粗,寄託著一個女人的心思和精神在裡面。
曾國藩自己也是非常重視自己的神骨的培養的,早年,他自己做有一對聯:
養活一團春意思
撐起兩根窮骨頭。
說的便是神骨。
他死後,有好友書輓聯曰:
武鄉可擬,汾陽可擬,姚江亦可擬,瀟湘衡岳,閒氣獨鍾,四十年中外傾心,如此完人空想像;
相業無雙,將略無雙,經術又無雙,蔣阜秦淮,巨星無隕,廿六載門牆回首,代陳遺疏劇悲哀。
其畏友左宗棠的輓聯更加明確: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
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馭下有術
治軍之道或曰為將之道在得人,這一點曾國藩多次強調,而且屢次在給九弟的信中作為金針來傳授。同樣是用人,曾國藩與曹操比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其中最大的差別是身份的不同。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皇帝名存實亡,天下的人事權和財政大權都在他手上,他想封哪個就封哪個,他想獎哪個就獎哪個,不受約束,所以用起人來得心順手。而曾國藩卻沒有他一半的便利,他上有皇帝(兩宮太后)、權勢極大的滿洲權貴;周圍都是與他平級而且實力不菲的封疆大吏,掣肘和清議隨時都有;下有能征善戰之悍將、滿腹經綸的才子。就是他本人也長期得不到地方實權,以一個在籍侍郎而為湘軍統帥,軍費只能靠自己籌劃,人才只能靠自己的關係和自身魅力。在這種情況下,倘若曾國藩和曹操競爭人才,無疑不是他的對手。然而,就是這樣一種情勢,當是時天下人才幾乎都聚集在他的旗下。這說明曾國藩在某些方面有勝過曹操之處。那么,他到底有什麼辦法能把天下人才駕馭得服服帖帖呢?
其實,古往今來,凡稱用人之道,即作為道,就都有共同的特點,一般的規律。眾所周知,曹操用人是"唯才是舉,不拘一格"。曾國藩也何嘗不是。曹操看重人才的真本事,而不是嘴上功夫。曾國藩又何嘗不是。在德與才、名與實、貪和廉、忠與降這些關係的處理上,曾國藩與曹操的觀念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曾國藩與曹操成大事之初,一樣都手中無權,身邊無糧。但兩人均能空手赤拳辦大事,所得者就在人才。《天下無賊》中葛優這么說,當今世界什麼最貴?答曰兩個字:人才。其實任何時代都是如此。
人才人才,就是能辦實事之人。曾、曹都是這樣。所以兩人一開始都注重網羅能夠辦實事的人才。曹操有句名言:"不得務虛名而處實禍。"曾國藩則有句名言:"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語雖不同,其實一也。大概還是從曹操那裡化出來的。他還說:"名者,造物所珍重愛惜,不輕以予人者"。故後來曾國藩率領的湘軍立下天下第一功之後,封爵開府,名滿天下,而他反而時時戰戰粟粟,多次上表要求開缺他的職位甚至爵位。事實也證明這是一種深謀遠慮,後來朝廷命他出征捻軍,一個在江南戰場享有大功大名的人竟然對付不了實力遠不如太平軍的捻匪,於是各種非議紛至沓來,甚至危及他的一生英名。就是因為他的名氣太大。
曾國藩同樣瞧不起那些誇誇其談之人。他說過:"長傲多言為凶德"。多言是傲的一種表現,人一驕傲必然流於虛偽,難成大事;好議論他人、譏評時人同樣易讓人生厭。一個人要做到"是非皎然於心而一言不發,勁氣常抱於胸而纖毫不露",不怕成不了大事。如果說他和曹操稍有不同的話,那么,曹操用人是不管名人還是非名人都來者不拒;而曾國藩用人卻著意自己培養和提攜。
曾國藩對人才培養還有自己的一套系統理論。概括起來就是他所說的"轉移之道,培養之方,考察之法"。所謂"轉移之道",就是根據時俗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新的措施來糾正。如吏治松馳,就要嚴刑峻法;如社會風氣虛浮好名,那么就要改變浮誇之風,如大多數人墨守成規,那么就是提倡有作為。所謂培養之方,有教誨、甄別、保舉和超升。教誨就是有獎有罰;甄別就是去莠存蘭,去小人存君子;保舉就是向朝廷推薦人才;超升就是越級提拔人才。他還打了個比方,說人才譬如莊稼,教誨好比栽培,甄別就是分別田間的良莠,保舉就好比灌溉,越級提拔就好比及時之甘霖。所謂考察之法,就是通過對人才的言行的考察來識人。既可以當面詢問,也需要書面考察。書面考察,曾國藩提出了通過大臣的奏摺來考察人才的方法。曾國藩自己也很重視奏摺的寫作,他認為能夠寫好奏摺的人肯定也能夠做好行政領導工作,因為他的思想、思路、才華、組織能力、識見都能體現在奏摺之中。曾國藩自己的奏摺就被當時人稱為"天下第一奏摺"。
曾崇尚理學,尤其是漢學,深信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而不在言語。察人識人是曾國藩勝過曹操之處,而且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么曾國藩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曾國藩所謂的人才要有三個特點:第一是一個"恆"字。他說:"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並且他還能時時對照檢討自己缺乏"恆"字的行為。能夠守一"恆"字的人必定能成大事;第二個是一個"勤"字。勤能通神,曾國藩一生用"勤"字,不僅自己身體力行之,而且把它做為人生"八本"之一傳授後人。腳踏實地,克勤小物,便可日起而有功。他有一篇《克勤小物》的文章,就是專門談百尺棟如何從平地始,萬石之鐘如何從一銖一兩累起的。不僅做事要勤,而且精神也要勤,所謂"精神愈用則愈出",這實際上是在人的精神面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人勤奮不勤奮,在精神上也要看得出來,就是常用精神。第三個字是"志"。這自不必說了,曾身邊所用之人哪一個沒有遠大抱負?但"志"不是空談清議,而是從點滴做起,也就是上面所說的要從"克勤小物"做起。"志"也就是"器具",他深愛"才大器大"四字,甚至在他看來,才幹之大小取決於器具之大小。"器有洪纖,因材而就。次者學成,大者天授。"器具就是度量,就是胸襟,就是見識。決不是空談,不是志大才疏。"流風相扇,高心而空腹,尊己而傲物,大事細事皆墮坏於冥味之中,親者賢者皆見拒於千里之外,以此而冀大業之成,不亦悖哉?"
具體到對將才的認識,曾國藩既有自己的理論認識,又能做到用人得當。他認為:"凡將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覘敵情;三曰臨陣膽識,四曰營務整齊。"那么這四者如何來求得呢?曾國藩在給九弟指教的時候說了:"第一、第二端不可求之於牟目散勇中,第三、第四端則末牟中亦未始無材也。"這就是曾氏識人之最大特長,只恐是曹操不可及也。
曾國藩是理學名儒,道德、綱紀在他心目中的份量尤重。他說過:"德若水之源,水即其波瀾;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葉。"因此,對那些缺德之人,曾國藩始終是非常警惕的。警惕並不是說就不用他們,而是有針對性的使用,甚至在關鍵場合重用。曾國藩手下有兩個有名的"缺德"之人。一是李鴻章。沒有恆字是李鴻章一大缺點,曾國藩又愛其才,為了對付這一點,曾有一次專門教訓了他一頓。曾國藩軍中規定要早起,而李鴻章開始還可以,慢慢就做不到,一次吃早飯時李鴻章還沒起床,曾派有催了好幾次,見躲不過,李又暴露了他的一個缺點,就是不誠實,他撒謊說身體不適。結果曾國藩大發脾氣,擲了筷子,說非要等到人齊才開飯。這樣李鴻章才怕了。貪財是李鴻章第二大特點,曾國藩深知這一點,因此在這方面,儘量滿足他。對於錢財,曾國藩向來不看重,雖然貪財是無德之表現,但對於一個人才來說,這畢竟不如他能帶兵打仗重要。二是黃冕。前面說過,此人有大才幹,但為官貪。曾國藩不僅說他,反而委他以籌辦糧餉之重任,並經常保舉他。不過這種人,曾國藩始終是與他們保持一定距離。
這兩個例子,都是曾國藩用人有道馭下有術的表現。在對待那些投降的太平軍將士方面,曾國藩同樣把他們納入有才無德者之列,並善於揣摩他們的心理,認為這種人陰險狡詐,難以駕馭。"吾輩待之之法,有應寬者二,應嚴者二。應寬者:一則銀錢慷慨大方,絕不計較,當充裕時,則數十百萬擲如糞土,當窮窘時,則解囊分潤,自甘困苦;一則不與爭功,遇有勝仗,以全功歸之,遇有保案,以優獎籠之。應嚴者:一則禮文疏淡,往還宜稀,片牘宜簡,話不可多,情不可密;一則剖明是非,凡渠部牟勇有與百姓爭訟,而適在吾輩轄撞,及來訴告者,必當剖決曲直,毫不假借,請其嚴加懲治。"最後他歸諸一句話:寬在名利,嚴在禮義。這樣駕馭降將,確實也收到了實效。韋志俊、程學啟、李世忠等降將無不為之拚命效力。
曾國藩帶領的湘軍,主要是由湖湘子弟組成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外省人,特別是一批外省將領。如鮑超。鮑超是四川人,又是行伍出身,大字不識。而曾國藩對讀書人較為看重,像鮑超這樣的文盲做將官的極少。然而,曾國藩並沒因這兩個方面的原因而另眼相看,相反一開始就信任他。他手下全是湘勇,而且是他自己在長沙招募而來的。並以他的名字號為霆字營。此人驍勇善戰而且敢戰,因此也屢建奇功,鮑超本人也官升得很快。正因為鮑超不是讀書人,因而他的部隊軍紀也很差。有時候軍紀差的部隊倒反而能打勝仗,如今在伊拉克的美國軍隊也很有些類似,這很有意思。
曾國藩也知道霆字營搶掠財物、嫖娼賭博種種劣跡,心裡也不免憂慮,甚至還專門做詩諷刺:"將軍別有如山令,不殺長毛殺扁毛。"也常在信中與九弟商量如何處理這種事。大概因為鮑超敢打硬仗,而且多次解救困境中的曾國藩,曾也並沒有怎么處置他,對他的信任依舊。野史說,鮑超曾經被圍,叫手下作書求救於曾國藩,不料自己沒讀書,其手下的人竟然也寫不好一封求救信。鮑超急了,一把奪過紙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圈,在圈外打上密密麻麻的墨點,在圈裡畫一個歪歪扭扭的鮑字,打發人送到曾國藩處。曾國藩一看就明白了鮑超的意思,還笑著稱讚這是一封雞毛信。
和鮑超類似但又不同的悍將還有一個叫陳國瑞的。鮑超的問題是軍紀差,陳國瑞的問題是自己差。陳也是反水過來的,前面我們提到過他,說他驍勇善戰,屢立戰功。他的問題在於好私鬥,竟然敢和別的部隊開明仗,搶鹽包,也敢和商人開明仗,對地方對百姓多有騷擾,簡直是明止張膽。又喜歡吸鴉片,可因一點小事殺手下,對其他將帥也很無禮,並且有時不聽調度,動不動就喊我要造反。然而,這個人不僅敢打仗會打仗,還能以少勝多,臨陣決斷又有謀略,還是性情中人,喜歡聽人講《孟子》,對那些名儒很尊重親近,又不好色又不貪財。面對這樣的部下,還真有些讓人為難。處置吧,又可惜了;不處置吧,又是非太多。此時便見出曾國藩馭人有術之高明了。他採用的其實仍然是恩威並施四個字,但給人的啟發卻不止這四個字。恩威並施有收買之意,然而,曾不在收買他,而是針對此人本性,希望能成為一代名將,故而處處考慮到他這一點,把他的優點和缺點都數出來,讓他自己選擇。而且在處理時公私分明,只參公罪,不及私惡。目的就在成全他的一世英名。這樣一來還是收到了駕馭手下、收買悍將的效果。
曾國藩以一個書生,能成功地統帥數十萬將士,效命沙場,而且雖然臨陣逃跑者有過,但絕少臨陣投降之輩。倘若沒有他那高人一籌的用人、馭人之術,又如何能建立如此功名?直到今天,我們的官場、商場領導者都應該好好學習他的用人之道、馭人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