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地構造學(HistoricalGeotectonics)簡介
前蘇聯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使用歷史大地構造學一詞,是指使用歷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從發展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構造演化過程。代表人物有沙茨基(N.S.Shatsky)和哈因(V.E.Khain)。西方學者在這方面的代表有施蒂勒(W.H.Stille)。黃汲清的多旋迴構造說重在造山帶發展史,也與歷史大地構造學有密切關係。現代歷史大地構造學的時空觀,從時間說是歷史發展的階段論,從空間說是全球構造的活動論。階段劃分的事實根據是地球歷史中全球分布在時代上相對集中發生的節律現象。理論依據是事物發展中量變、質變的規律。各種地質作用都以緩慢的量變期和急劇的質變期以一定的間隔互動出現,前進發展,構成不同的階段。
階段論的特徵:
①陣發性(episodicity),如生物集群絕滅、大規模火山噴溢、弧陸碰撞、地震等都具有陣發性。
②周期性(periodicity),地質事件的發生具有在時間上相對集中的特點,這些集中往往又按一定時間間隔再現,具有周期性。
③不可逆性或前進性(progressiveness,irrevarsibility),也可稱為點斷前進說。
活動論的事實根據是地表單元和性質的不斷易位和轉變,理論依據是事物的非均一和非平衡性質。歷史大地構造學主要研究地史中的生物史、沉積史、岩漿史和構造史,根據其空間分異分出構造單元。表中表達了構造階段、泛大陸周期、岩漿活動和地磁極性、造山期以晉寧期和印支期在地質史上最為重要。在地質史上地表大陸可能有5次聚合形成泛大陸,聚散周期約為500~600百萬年。在世紀之交的新形勢下,歷史大地構造學應發展其階段論和突變論的觀念,發揮學科交叉優勢,結合深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學,重視災變事件引起的超常變革,重視地球早期史,以求試行提出統一的地球動力演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