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論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歷史唯物論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2016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孟捷。

內容簡介

《歷史唯物論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主要內容包括:生產方式的結構與生產關係的兩重功能、科恩對生產力一元決定論的辯護:一個批判的考察、有機生產方式的變遷及其動力:邁向馬克思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經濟人假設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演化經濟學、演化馬克思主義的競爭理論:一個方法論的探討、資本占有剩餘價值在什麼意義上是符合(或不符合)正義的——試論馬克思的三種正義概念。

作者簡介

孟捷,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馬列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總幹事,《政治經濟學報》主編,國際知名出版物Research in Political Economy的編委。

目錄

第一章 生產方式的結構與生產關係的兩重功能/1

第一節 楔子:所謂“生產力-生產方式-生產關係原理”/3

第二節 巴里巴爾對生產方式的結構分析/6

第三節 張聞天論生產關係的兩重性/8

第四節 作為目的論活動的生產方式:以盧卡奇晚年本體論思想為借鏡/13

第五節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兩種可能的因果關係/20

第二章 科恩對生產力一元決定論的辯護:一個批判的考察/28

第一節 評科恩的發展原理/28

第二節 評生產力首要性原理及所謂功能解釋/35

第三節 科恩與布倫納:一個比較/38

第三章 有機生產方式的變遷及其動力:邁向馬克思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45

第二節 階級鬥爭和國家間競爭作為有機生產方式變遷的動力/62

第三節 戈德利耶的概念重構與國家在制度變遷中的作用/73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和新制度主義:對諾思和阿西莫格魯等人的批判性評論/78

第五節 尾論/89

第四章 經濟人假設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93

第一節 古典經濟學的經濟人概念/94

第二節 馬克思論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101

第三節 追逐剩餘價值和追逐利潤的不同意義:從謝克對兩類競爭標準的區分談起/108

第四節 利潤最大化假設和不確定性:來自演化經濟學的批評/114

第五節 制度多樣性與人的行為和動機模式的多樣性:兼評馬克思關於人的三個命題/120

第六節 尾論/128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演化經濟學/131

第一節 什麼是“演化經濟學”/133

第二節 新事象標準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研究對象/138

第三節 如何看待生物學和經濟學的關係/142

第四節 協調以及創新的內生性:演化經濟學的核心議程及其意義/146

第六章 演化馬克思主義的競爭理論:一個方法論的探討/166

第一節 “競爭一般”與馬克思主義競爭理論/167

第二節 知識的分立與企業的代謝競爭/179

第三節 《資本論》中存在熊彼特意義上的企業家嗎?/192

第四節 競爭的兩重性與市場經濟的協調/197

第七章 資本占有剩餘價值在什麼意義上是符合(或不符合)正義的——試論馬克思的三種正義概念/210

第一節 與既定生產方式相適應的正義/211

第二節 超越歷史的正義三原則/214

第三節 基於歷史唯物主義的第三種正義/224

第四節 剩餘價值占有的主體與正義/230

第五節 溝通三種正義概念的可能性/232

參考文獻/37

後 記/256

圖表索引

圖1-1 生產方式及其下屬的兩類目的論活動/17

圖3-1 有機生產方式的變遷/51

圖3-2 制度的成本-收益分析/65

圖3-3 美國的剩餘價值率/70

圖5-1 演化經濟學的分類和甄別/136

圖5-2 三種經濟理論對市場經濟能否達成協調的不同看法/150

圖5-3 關於創新內生性的幾種觀點及其綜合/164

圖7-1 1946~2008年美國非金融類企業部門稅後利潤率和積累率/230

表1-1 兩種生產關係及其雙重功能:四種組合/11

表6-1 以集體談判和工資增長為中介的壟斷競爭/177

表6-2 兩類競爭及其劃分標準/2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