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譯序)徐薩斯(Montalto de Jesus)是葡萄牙為數不多的撰寫了澳門史專著的歷史學家之一,他的《歷史上的澳門》一書(1902年版),在葡國被奉為圭臬之作。在他之後,另一個葡國人布拉加(一譯白樂嘉J.M.Braga)也寫過《西方開拓者及其發現澳門》(1949年版),同樣享有盛名。他們所寫的澳門史代表了迄今葡國前輩學者在這個問題上的基本觀點和最高水平,並成為政府殖民政策的代言人和辯護士。但兩人著作問世相隔了半個世紀之久。比較起來,徐薩斯的資格似乎更老一些,也更權威一些。因此,我們特地把他的《歷史上的澳門》一書翻譯出版,以便讓中國讀者領略一下葡國學者的澳門史觀,拓寬領域,擴大視野,豐富硏究資料。
本書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根據葡萄牙史料撰寫澳門史。這同時也是它的一個優點。徐薩斯作為一個葡萄牙歷史家,非常熟悉本國史料,他使用葡國史料撰寫澳門史,將澳門葡人內部的情況描寫得十分眞實具體,使我們閲讀起來充滿新鮮感。他在本書中,基本上已把最為重要的葡文澳門史料展示出來。迄今我們在一些著作或譯著中所見到比較重要的葡文史料,一般來說,已被徐薩斯當年寫作此書時使用過了。應該承認,徐薩斯在寫作本書時確實下了一番功夫,他勤於蒐集、善於表達,使得本書具有豐富的史料,而又行文生動流暢,可讀性強,很多地方對我們頗有參考和借鑒的價値。
但從另一方面看,本書重視葡萄牙史料的同時,卻又存在忽視中國和其他外國史料的傾向,書中許多地方沒有客觀地使用葡文以外的史料,尤其是中文史料。同時在使用葡文史料時也未能進行客觀的分析,而是往往用自己的觀點對史料進行隨心所欲的解釋。由於史料的片面加上觀點的武斷,必然導致許多問題背離客觀事實,從而大大削弱了本書的科學性。
歷史是客觀的,但硏究歷史的人卻往往是主觀的。同一個事件,不同的人便會有不同的看法,皆因各人的立場不同之故也。例如澳門歷史,葡萄牙人同中國人的看法便顯然不同,因為一方是殖民者,另一方則是殖民受害者,怎麼會有相同看法呢。但如果歷史家平心靜氣地抱著追求眞理的態度來硏究問題,那他就會尊重起碼的客觀事實:澳門是中國的領土,葡萄牙人非法地從中國人手裡佔領了這個地方。然後,如果他沒有喪失人類的正義感和良知,便會反對本國的殖民主義政策,支持中國人民收回澳門的正義要求。可是徐薩斯不是這樣,他在撰寫澳門歷史的時候,採取殖民者的立場,充當殖民主義狂熱的辯護士,書中字裡行間,時時處處大談葡萄牙侵略有理、殖民有理,而攻擊中國捍衛主權、管治澳門無理。他在澳門歷史的重大的、關鍵性問題上,完全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其邏輯之荒謬,態度之蠻橫,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此類事例書中不勝枚舉。我們在翻譯的時候,曾經討論過如何處理書中這些明顯歪曲史實,以及對中國肆意誣蔑謾駡之處。最終還是認為,作為譯者應當無條件忠實原文,就按照它的原貌翻譯。讓中國讀者知道這個葡萄牙作者的殖民史觀,並沒有甚麼壞處。
據說,當徐薩斯的《歷史上的澳門》一書於1902年初版問世後,在澳葡殖民當局中贏得了一片喝彩聲,澳門市政廳因為他出版了“迄今為止有關葡萄牙在華居留地的最佳作品”,而特地對他進行表彰。(見吳志良:《東西交匯看澳門》第75頁)於是,徐薩斯成了名噪一時的殖民主義鬥士。但當他於1926年重版該書時,卻因為他在書後面新增的三章中,猛烈抨擊了澳門存在的腐敗現象,激怒了殖民當局,遂下令將印好的書籍扣壓,已賣出的也被追回,全部公開燒毀。當然這衹是殖民者內部的矛盾,但使他遭到了致命的一擊,把他從英雄神壇掀翻落地,再也無人理睬他了。他遭到了歷史無情的嘲弄,向法院上訴又被駁回,遂成為向隅而泣的失意者,次年在香港病故。
儘管徐薩斯撰寫的這本書存在許多問題,但它畢竟是一本具有特色的著作,並常為中國學者所引用。它的中文版問世,相信將會使澳門學的硏究工作向前推進一步。而這也正是我們翻譯本書的初衷。
最後,譯稿經責任編輯金國平老師、譚志強博士精心審閱校對,尤其是金國平老師通讀了全書,使若干葡文、拉丁文、法文和日文的句子,人名和地名的翻譯問題得以解決,並訂正譯稿中存在的錯誤,增加了若干註釋。對此,我們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