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都市圈

武漢都市圈

武漢都市圈,通常也稱武漢城市圈和“8+1”城市圈,是指湖北東部以武漢為中心,以100-200公里為半徑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漢及其周邊的黃岡、黃石、鄂州、孝感、鹹寧、仙桃、天門、潛江八個城市。

定義

武漢都市圈,通常也稱武漢城市圈和“8+1”城市圈,是指湖北東部以武漢為中心,以100-200公里為半徑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漢及其周邊的黃岡、黃石、鄂州、孝感、鹹寧、仙桃、天門、潛江八個城市。

武漢都市圈緣起

(1)2004年12月,首提“中部崛起”。 (2)2005年8月,“武漢要在中部崛起中真正成為重要的戰略支點”。 
(3)2006年,“武漢8+1”與“長株潭”一起入圍中央關於中部崛起的10號檔案。 
(4)2007年,“新特區”——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武漢都市圈戰略位置

武漢都市圈地處全國的中心位置:東經皖蘇通到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南穿湖南直達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北道華北通至渤海;西面直連大西南;是實現生產要素西進、北上、南下和東出的樞紐,具有成為全國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的先天優勢,很可能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後又一舉足輕重的經濟發展區域。

武漢都市圈建設

武漢都市圈建設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在國家職能部門的具體規劃中,以武漢都市圈為核心的中部地區,已被列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發展區之後的重點發展區。國家發改委規劃的全國七大經濟核心區,中部沿江地區排在第四位。在建設部對全國八大都市圈構想中,中部沿江地區都市圈也居第四位。
建設三大產業帶 :
第一個產業帶:以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主要輻射極,推進光電子信息、鋼材製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醫藥、環保等為重點的產業集群,建設黃石、鄂州、黃岡、鹹寧產業聚集帶。
第二個產業帶:以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要輻射極,推進汽車製造、IT設備、精細化工、輕工食品、出口加工等為重點的產業集群,建設仙桃、潛江、天門產業聚集帶。
第三個產業帶:以武漢市吳家山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園區為主要輻射極,推進汽車零配件、食品工業、農產品加工及鹽、磷化工等為重點的產業集群,建設孝感產業聚集帶。
產業的分工與協作:
武漢都市圈產業總體實力較強,在汽車、鋼鐵、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上有很強的優勢,在全國保持領先地,光電子信息產業也處於領先水平。
產業布局上形成了依託地理條件的“一心一帶加三軸”的格局。“一心”:即強化核心城市,武漢要由過去單純的“圈層式”的攤大餅模式向“圈層十軸向放射”模式發展,形成具有整體優勢的武漢大都市區;“一帶”:即沿江城市帶,包括武漢、鄂州、黃岡、黃石等城市;“三軸”:即武(漢)——仙(桃)——潛(江)、武(漢)——應(城)——安(陸)、武(漢)——鹹(寧)——赤(壁)三條城鎮聚合軸。

《武漢都市圈》雜誌

《武漢都市圈》雜誌是在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由武漢普提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一本密切關注武漢城市變革、深度聚焦主流城市生活、全面張揚新銳財富力量的新聞月刊。秉承“熱度、深度、廣度、高度”的辦刊理念,《武漢都市圈》既具巨觀視野,準確觀察、解讀城市政策風向,探究科學發展模式,又具微觀智慧,深度追蹤、解剖熱度事件,勾勒經濟百相。《武漢都市圈》更具人文氣質,著眼未來,立足當下,打撈過去,通過對城市體溫的切身觸摸,發掘推動城市圈進步的核心元素和向上力量。 《武漢都市圈》是中國第一本由本土傳媒經營創辦、本土城市報導為主體而真正具備國際水準的雜誌,是中國期刊市場上最具代表性和輿論影響力的雜誌之一。

基本信息
雜誌設計 大16開彩印精裝
雜誌價格 單本定價20元/月,全年訂購220元/年
出版日期 每月5日出版
期發行量 目前為4.8萬份

主要讀者定位:
政府機構、國家公務員、理論工作者、企事業中高級管理人員、金融系統投資專家、科研院校學者、民間社團等,系中央各部委和湖北省市相關領導機構的指定讀物。
銷售網點:
湖北各大酒店、超市、咖啡館、俱樂部、寫字樓、4S店、彩票點、銀行網點、商業會所和報攤、書店均有銷售。
欄目設定

《武漢都市圈》雜誌下設二十多個欄目,主要有卷首語、重磅報導、本刊策劃、城市廣場、焦點人物、封面文章、特別關注、高端訪談、財富運動、魅顏、市井、武漢發現、歷史鉤沉、他山之石、城市圈研究、體驗、專欄、城市三人資、城事筆記、項目推薦、榜單、影像志、地理人文等欄目。

成員簡介

彭雅青,男,中共黨員,著名資深財經記者,《財富故事》、部落格中國等多家媒體專欄作家,中國企業傳媒聯盟網總編輯,中國企業傳媒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武漢都市圈》主編。生於永州之野,長於瀟湘之濱,居於長江之岸。1976年生於湖南零陵,1996年畢業於零陵師專,1996—2000年曾在永州日報社工作4年,從高中時代起便開始在國家級刊物發表作品,高三獲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作文比賽三等獎,大學畢業時已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大學生》等發表作品20餘萬字。長期致力於媒介管理實踐操作及中國商業現象、商業案例研究。曾任《知音》編輯,《商界名家》編委、編輯部主任,《企業媒介管理》主編,系企業價值傳播理論的系統提出者和倡導者。著有散文集《雅韻》,中篇小說《斷牆》、《白的雪,紅的火》,財經暢銷書《偽相—十商界名家批判書》、《沸點製造:中國當紅笑星小瀋陽的運作密碼》等,其中財經暢銷書《偽相》獲2005年度全國城市出版物二等獎,被新浪、網易、中國商報、青年參考等諸多媒體譽為“中國企業史寫作的修正之作”。其預言的“柳傳志現象”和“黃光裕現象”3年後均被現實印證。《武漢都市圈》雜誌“本刊策劃”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地產首富的慈善尷尬》《誰的城市?誰的圈?》《重審"武漢現象" 未來當以"商貿為基 江湖為魂"》《大上海的榮光里,有著大武漢的風向》、《“誠信夫婦”的誠信不等式》、《地產首富的慈善尷尬》等。
曹康林, 男,中國紀實文學協會會員,資深財經記者,教師,曾任《企業家》編輯部主任、知音集團《商界名家》記者主任、《武漢都市圈》主筆,發表詩歌、小說、報告文學、通訊、隨筆等作品300多萬字。主要代表作品有《中國企業悲情調查》、《中國十大落難富豪》、《創業街》《生態位現象》、《中國女保鏢》、《中國新聞黑幕》、《光谷真相》、《武漢城市批判系列報導》、《智謀與防身》等。《武漢都市圈》雜誌欄目“重磅報導”主要作品有《東湖不高興》《尷尬漢陽》《紅安不“紅”》《黃陂之惑》《獄中牟其中》《解密神農架》《太陽秭歸》《鐘鳴誰州?》《走三國》《“首富”江夏》《“創意大道”,創意改變洪山》《“陸羽”天門》《鹹安·閒安》《創業街密碼》《蘄州憾事》等。
閻煒,男,著名記者,《武漢都市圈》采編中心主任,在《武漢都市圈》雜誌發表《免費腳踏車:有多少利益能夠共贏?》、《 當剩女成為商業的焦點》、《任本榮:最後的守望與落寞》《何陽走了》、 《他們,是一支“娃娃軍”》、《漢味小品的春晚圍城 》、《鄂足沉浮》《湖北“都江堰”懸念》《 風雲際會大智門》等多篇作品。
喻欣,女,出生於1963年06月27日,現居住於美國,《武漢都市圈》駐美特派記者。從1985年開始做記者,曾任《武漢都市圈》雜誌采編中心主任 、作家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心理學副教授。代表作品有《李白故里之爭:一次城市行銷的湖北樣本》、《黃梅戲敢做“湖北二人轉”?》、《湖北油喊“冤” 》、《 黃鶴樓謀變》、《長堤街:消失的漢口故事 》、《湖北茶產業的三宗“罪” 》等。
.......

發展歷程

2009年11月5號,高端財經雜誌《武漢城市圈》創刊發行。
2010年01月05日,雜誌《武漢城市圈》正式改名為《武漢都市圈》。
2011年1月28日 ,《武漢都市圈》雜誌社與稻花香集團在武漢洪山禮堂聯合舉辦的文化名家月度論壇暨影響力盛典。
2011年4月1日,《武漢都市圈》“鹹安,閒安”專題將重點推介了向陽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