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解放公園

武漢市解放公園

解放公園,1952年始建,現已成為武漢市大型公園之一。公園東部景區從入口起建有主軸幹道,沿道兩側依次置有瓶形花壇、萬人綠茵廣場、盆景園、荷花池、睡蓮塘、中心花壇、露天劇場、水杉林、朝梅嶺、蘇聯空軍志願軍烈士墓。公園西部景區為占地約13公頃的柳林區,現保存著高大的楊柳、箭桿楊、毛白楊等喬木千餘株。林間建有曲徑、曉春軒、露華台、依亭、壽石亭、石桌、石凳、條椅等。林南有自龜山遷來的靈芝石;林西建有自然式猴山,環以觀眾廳、休息廊、品種籠、花徑、園亭等小品建築。公園內還有兩座育苗溫室和占地1.5萬平方米的花圃,收集花卉品種較多,僅菊花就有400種;有魚池120個,極盛時養殖金魚150個品種、約12萬尾;還設有電影院和多項少兒活動設施。2006年9月,武漢解放公園生態濕地景觀完工,這片占地2萬平方米的濕地是江城首個人工濕地景觀。此景觀的建立,將使解放公園內人工湖的湖水得以淨化。 解放公園原有水體由於排水系統缺少循環,湖中缺少植物和魚類,加之長期受周邊生活污水污染,導致湖水發綠髮臭。2005年11月,解放公園開始封閉改造,對水體的改造是重點之一。武漢市採納了加拿大園林專家文森特·艾思林的設計,建立生態濕地,用生物方式淨化被污染的湖水。 …

歷史篇

改寫春秋
換了人間
綠城揚起四季帆
要想知道現在,必須了解過去。我來到名塔園門口,遇到幾個老人在晨練,於是,我與他們聊了起來。一個滿頭白髮的大爺介紹說:過去,老漢口人的住家,都集中在中山大道至江邊的那一條線上,那時,六渡橋一帶也是水窪地,漢口車站至江岸車站,也只有幾條鐵路線,沒有住家,也很少看到人。解放公園一帶,更是荒郊野地,這個名塔園,原來是一個小荒島,長滿野草。那時,這裡未受到污染,水特別清澈。
說起解放公園的歷史,他有些感慨。他說,最早是本地一個大戶人家的私家林園,後來轉手,在現在兒童樂園那一片地上,用鐵絲網圈起來一大塊地,作為英、法、俄、德、日、比六國洋人的跑馬場,本地窮苦人是進不去的,看熱鬧的份都沒有,更別說是參加娛樂活動了。在1955年就是武漢解放六周年的日子,(我查資料是5月16日)建成了公園並對外開放,故取名為“解放公園”。今年,武漢市政府對解放公園進行了徹底改造,現在全天候免費對市民開放。他說,這是市政府的功德,老百姓都很感激。
我看到,改造後的解放公園,從永清街臨解放大道路口大門致二號門,形成一條主幹線,也是公園的“龍脈”。這條“龍脈”由一號門經中心廣場、原露天劇場、文華橋至2號門大轉盤。沿線樹木夾道,鮮花造景,十分靚麗。園內柳暗花明,亭臨清流,橋橫波影(摘自記者語)。
特別是那條環湖,它像一條翠帶環繞整個公園,形成了以湖水為特徵的園林綠化中心,使公園的景色更加秀麗。現在,公園占地面積為4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7.6萬平方米,這裡林木蔥蘢,綠草成茵,鳥語花香。園內有梅花山、桂花嶺、櫻花坡、盆景園、中華名塔園等園林景點;有供遊人娛樂的電影院、網球場、游泳池、保齡球館和划船、摩天輪、太空船、飛毯、三星鏇椅、超級鞦韆和遨遊太空等現代化遊樂項目。園區管理部門修建的茶室,因與景區不協調而被停用(摘自資料)。
老大爺說,這裡四季有花香,是舊貌換了新顏啦。

水文篇

生態濕地
細讀科普
綜合公園添綠肺
從一些(新聞)網站上看到,有這樣的描寫:改建後的解放公園,定位已經發生了改變。它由我市最大的城市綜合公園,變成了獨具特色的科普文化公園(摘自記者語)。
我曾親眼見過,這次在改建時,人們注意了水的再生能力。人們先是將湖底污泥全部挖走,然後將湖底鋪上沙石,在水的沉綻中,自動起到淨化的作用。水的治理,也是本次改造中的一大工程。公園在靠近一號門方向,新建了2萬平方米的人工生態濕地,新挖了一大、一小兩座人工湖,有4條水道與環湖相連,水道上花葉蘆葦、再力花、晶蒲、鳶尾等美麗的水生植物。它們是如何淨化水質的?原來,解放公園地下埋著幾根粗大的水管,把2號門水域的髒水抽到兩座人工湖,人工湖中緩慢地流出的水經過水道,這裡,水生植物已經吸收掉水裡多餘的營養物質後,水經過五級落差,又回到了環湖中。據資料介紹,公園的水面,由過去8萬平方米,增加到10萬多平方米,人工濕地將死水變成活水,公園的水質得到了確保,這也是公園的一大特點(參考過相關資料)。

風情篇

南國風情
潑墨寫意
荷池水岸添新姿
緊鄰生態科普館的,是由近百棵棕櫚樹、椰子樹組成的南國風情園,南國風情的植物與大花馬齒莧、綠草、荷花園,組合成一幅美麗的南國風情圖畫。在風情園,還有一個人工景點,是用樹皮鋪成的幾條小路,還有一個用竭色石頭磊成的小峽谷,當你來到這裡,察看著各種標牌寫好的各色植物介紹,是別有一番風趣的。
我曾到過西安,看過它的“大唐芙蓉園”,那也全是人工造的景,它取了地勢和古香古色的建築,給遊人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它沒有解放公園這么多的大樹。而且,我們這裡,還有幾百棵櫻花樹組成的櫻花園,也是充滿著異國情調啊。

文化篇

隱隱潛龍
密林深處
戲水長江八駿圖
參加解放公園改建的一位工程師,曾寫過一篇文章,他介紹說,公園改建時,有外國的美工師參加了設計。大家對公園裡的七千餘株大樹保留下來,都是十分贊成的。正是這些大樹,保留了公園的本來面目,在古杉林里,就“住”著一條“中國龍”。 這條龍藏在花卉園區,龍身由水杉林中彎彎曲曲的卵石小徑組成,長約300米。龍首、龍身、龍尾由3個形態各異的亭子作為標誌,分別為龍首亭、龍中亭、龍尾亭。其中龍中亭別出心裁地由玻璃材料做成(摘自資料)。
到過解放公園的人,都知道在小廣場上有八匹白色的雕塑馬,這是按照徐悲鴻大師的作品《八駿圖》仿製而成的雕塑。現在廣場變成了小湖,人們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見到它們。這八匹馬在小湖邊戲耍,它們造型別致,神態各異,本來就是一組好看的景點,現在,映在水面的倒影,更是好看,許多遊人紛紛在此照相留影。

小橋篇

石橋水影
行人陌上
小橋流水鳥歡唱
我沿著小橋,一路柳枝飄飄,處處是水榭花廊,試圖融入景中,體會一下詩情畫意。注意到不同的小橋,它們形態各異,構成了不同的景致。它們跨越環湖,使水景更加深動,仿佛一條條路和一片片綠,都是用橋來連線似的,讓人覺得橋成了唯一的寵兒。大致數了一下,有石橋六座,人工橋近二十座。石橋以擁翠橋、曲水橋、文華橋為最美,它們掩映在綠水與藍天之間,水是藍色的,天是藍色的,不細看的話,還真分不出那裡是水,那裡是天。
這裡雖然水連水,橋連橋,環境優美,但還不能像南京夫子廟那裡的秦淮人家,什麼詩友聚會,流觴飲酒,賦詩作畫,典雅古樸,缺少詩聯翰墨,名家字畫和縷縷酒香。當我在古塔園中看到幾個老人在地上寫書法時,才知道唯楚有才,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底蘊。只見他們手拿斗筆,運用腕力,在地上寫出一個個大字,有的蒼勁有力,有的龍飛鳳舞。由於筆上沾著淡水,一會兒,地上水幹了,字也不見了,但它們就像刻畫在我腦海中一樣,久久不能忘記。這就叫:“文華顯神采,禿筆也生花”。

名塔篇

百塔園裡
步雲登高
眾星捧月水來繞
名塔園位於解放公園中心島,四面環水,樹木蔥籠,環境幽靜,面積占地20畝。1991年11月動工,次年建成“步月塔”。此塔仿清風格,七層八角,高26米,內有鏇轉樓梯,可登高眺望。大塔周圍安裝了50座世界名塔。塔園沿島迴廊,長300餘米,與塔前後相輝煌映的擁翠橋、水榭增添了現代園林的古樸(摘自名塔園記載)。此處從外觀上,有點像鎮江金山寺的建設風格,卻沒有金山寺的故事讓人難以忘記。正像那位老大爺說的那樣,我們武漢人不會宣傳自己,深圳的“錦繡中華”也是宣傳出來的嘛,這裡的名塔園,卻很少有人知道。
名塔園,樹著的一個個仿製塔,形成了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在這裡,可以看到革命勝地延安、神秘的拉薩等,我看到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成都,“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蘇州;“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揚州;“此地古林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的泉州等。那開封城琉璃塔的晶瑩,那洛陽城牡丹花的艷麗與白馬寺的壯觀,那龍門石窟千佛岩的古色古香遺蹟,還有泰國的佛教寶寺。各種古塔建築,風姿各異,與繁花綠樹融為一體。

植物篇

繁花綠樹
古杉楊柳
群芳爭艷景色秀
原露天劇場周圍,是一片荒地,雜草叢生,晨練的人都不願攏邊。現在已闢為7萬平方米的花卉園,種有130餘種,30多萬株花卉,讓你置身花海,大飽眼福。植物種類也由原來的140種增加到410餘種。僅2號門附近的花卉園,就植有數十種植物,約30多萬株花卉(摘自園區介紹)。
改建後形成的景區主體,分為本區和東區。
西部景區為占地約13公頃的柳林區,現保存著高大的楊柳、箭桿楊、毛白楊等喬木千餘株。
東部景區從入口起建有主軸幹道,沿道兩側依次置有瓶形花壇、萬人綠茵廣場、盆景園、荷花池、睡蓮塘、中心花壇、露天劇場、水杉林、朝梅嶺、蘇聯空軍志願軍烈士墓(摘自資料)。
君不見嚴冬來,青松傲雪,臘梅吐芳。
君不見春色秀,綠茵如毯,紫藤鏇盤。
君不見夏園裡,夏木蔭蔭,榴林繞房。
雖在深秋,景園楓葉如丹,菊花遍地,秋實纍纍,形成春華秋實的景觀。來此尋芳覓蹤,一樣可以見到繁花盈枝、蜂飛蝶舞,綠楊林中風徑深幽,樹蔭覆蓋,湖邊水榭臨風,令人頓覺春色迷眼。

遐想篇

武漢市解放公園 武漢市解放公園

早晨,

 我來看那舞動的紅扇,
晚上,
我來看夕陽腰鼓,
簇簇皆是歌伴舞:
瑜珈功
華爾茲
小步舞曲加三步一回頭。
那些扭不動的腰肢,
也在揮動著紅袖。
這裡
少兒歡歌,
遊人如織,
這裡
寫著人們
對環境、質量、生命的追求。
最好看的景象,是在夜晚,自動採集太陽能的燈,像一個個圓圓的月亮,黝黑的湖水對襯著銀河的浩瀚,星星在天上,星星在湖中,音樂聲中,我聽出了《平湖秋月》的內涵,我在想,宇宙的奧秘,人生的目的,希望的夢之隊,秋夜也寫著甜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