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唐高祖年號]

武德[唐高祖年號]

武德(618年—626年)是唐高祖的年號,也是唐朝的第一個年號。唐朝使用武德這個年號一共9年。 武德是唐朝建國的年代,在武德初期,中國境內有14多個不同的政權,而武德年結束時,唐朝已經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穩定了其統治。

歷史沿革

晉陽起兵

參見:晉陽起兵、隋末農民起義、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公元611年(大業七年),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全國共有近二百多支反隋起義軍。後來逐漸形成三支主力,即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李密、翟讓的瓦崗軍。

唐高祖 唐高祖

在617年,馬邑郡(今中國中西部山西朔縣)人、鷹揚府校尉劉武周因為和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怕被發現,便以貪污之名殺死了王仁恭,起兵建立定陽國,自稱天子。

李淵就以討伐劉武周為名,開始招兵。因為這時還是以隋朝官員的名義行事,所以在很短的時間裡便招到近萬人。這遭到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的猜疑,他們都是隋煬帝的親信,對李淵頗有戒心。李淵則拉攏、利用他們身邊的親信掌握其動向。等李淵要正式起兵時便設計除掉了身邊的兩個隱患。

617年(大業十二年)五月十四日的夜裡,李淵命李世民在晉陽(即太原)宮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淵和王威、高君雅議事。劉文靜領開陽府(太原十八府之一)的司馬劉政會到庭中,說有密狀給李淵。李淵便讓他交上來,但劉政會卻不交,說要告的是副留守,只有李淵才能看。李淵假裝吃驚地說:“怎么會有這種事?”李淵看後便對大家說:“王威、高君雅要勾結突厥入侵。”於是命人逮捕了他們二人。第二天,恰好有突厥幾萬人圍攻太原,這更使人相信了。李淵趁機將二人殺掉。除了內患,李淵又智退突厥兵,然後與突厥和好,消除了北方的威脅。

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七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正式起兵。在發布的檄文里斥責隋煬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豺狼充於道路”,因此,李淵要廢掉昏君隋煬帝,尊為太上皇,然後擁立代王楊侑為帝。其實,這僅僅是李淵的一種號召天下的策略而已,等時機一成熟,他便自己稱帝了。

後來李淵大智大勇,含而不露地戰勝了李密率領的瓦崗軍,步步為營,在太原起兵,便以進軍關中拿下長安為最終目標。李淵攻城取勝,占領之後又下令禁止擄掠百姓,受到百姓們夾道歡迎。在617年(大業十三年)李淵擁立隋朝代王楊侑為帝,即隋恭帝,改元義寧,尊在江都(今中國東南部江蘇揚州)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所以後來李淵便以“武德”為自己在位時的年號),李世民為秦王。這實際是在為以後稱帝搞一個過渡。

到618年(大業十四年)五月,隋煬帝的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勒死了隋煬帝。然後立秦王楊浩為帝,自己做大丞相。隨後領兵十萬北上,但被李密打敗,宇文化及敗走魏縣(今河北大名東),毒死楊浩,自己稱帝,建立許國,第二年,過了皇帝癮的宇文化及在聊城被竇建德殺死。

隋煬帝一死,李淵便甩開了隋恭帝,在618年(武德元年)逼楊侑禪位,稱帝建立唐朝,改年號為武德,定都長安。

統一戰爭

參見:唐朝統一戰爭、李世民、李世民擊滅薛舉父子之戰、虎牢之戰

唐朝建立時,全國還在分裂之中,農民起義軍和隋朝殘餘將領割據各地。李淵在長安安定之後便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統一戰爭。在這次戰爭中,李淵和他的兒子剿滅了西秦霸王薛舉和薛仁杲父子,平定了河西的李軌,瓦解了中原王世充和竇建德的叛軍,招降了江陵的梁朝後裔蕭銑和割據江淮一帶杜伏威的軍隊。當唐高祖李淵派兵即將打敗梁師都時,遇上了玄武門之變,李淵最後讓位給了李世民。消滅梁師都統一全國的大任便落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肩上,唐太宗最後完成了李淵沒有完成的統一大任,徹底結束了隋末以來的大亂局面。

政權建設

李世民 李世民

在政權建設方面,唐高祖李淵也為唐太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在總結隋朝滅亡的教訓和納諫方面李淵也給兒子做出了榜樣,不過,這方面歷史上講的最多的還是唐太宗。

在總結隋朝用人方面,唐高祖說:“隋末無道,上下互相蒙蔽,皇上驕橫,臣下諂媚奸佞之徒不斷,皇上不知道改正自己的錯誤,臣子不為國盡忠,最終使國家危難,自己也死在佞臣之手。朕撥亂反正,志在安邦定國,平定亂世要用武將,守成治國要靠文臣,使他們各盡其才,國家才能安枕無憂。”

唐高祖還有著名的《罷貢異物詔》,禁止進獻珍奇之物。他說這樣會玩物喪志,隋末因為奢侈浪費,喜好奇珍異寶,致使臣下紛紛進獻,結果鬧得民怨沸騰,國亡身死。

唐高祖在政治制度、賦役制度、軍事制度、選官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文化方面都給唐太宗開創了新局面,貞觀之治的取得不應該忽視李淵的重要作用。

唐高祖李淵晚年有點淒涼,李世民即位後第三年,李淵遷出了太極宮,讓給李世民正式聽政。但李世民把父親送到宮城西邊不太好的大安宮,有些不孝。在632年(貞觀六年),李世民要到九成宮(進陝西麟遊)去消暑,卻不帶父親一起去,有違“溫清之禮”,就是兒子對父親應該冬天溫暖夏天清涼,以盡孝道。

玄武門之變

參見: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

但是,李淵沒有能儘早處理好繼承人問題,他眼見皇太子李建成與各嫡子明爭暗鬥,他卻一再縱容,並未加以控制,同時李世民擁護者眾多,導致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間的矛盾激化。最終李世民發動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殺,李世民的軍隊控制了帝都,加上群臣的支持和擁戴,李淵被迫將帝位內禪給李世民,自己退位為太上皇。

宰相

•李世民(618年—626年尚書令;625年—626年中書令)

•裴寂(618年—623年尚書右僕射;623年—626年尚書左僕射)

•劉文靜(618年納言)

•蕭瑀(618年—620年內史令;620年—623年中書令;623年—626年尚書右僕射)

•竇威(618年內史令)

•竇抗(618年納言)

•陳叔達(618年—620年納言;620年—626年侍中)

•楊恭仁(619年—620年納言;620年—623年侍中;623年—626年中書令)

•封德彝(620年—626年中書令)

•裴矩(624年—625年侍中)

•李元吉(625年—626年侍中)

•宇文士及(625年—626年侍中;626年—627年中書令)

•高士廉(626年—627年侍中)

•房玄齡(626年—629年中書令)

大事記

武德元年——李淵(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武德元年——隋煬帝在兵變中死亡,隋朝滅亡。

武德二年——許滅亡。

武德三年——郭子和投降唐朝。

武德三年——沈法興建立的梁(沈法興)滅亡。

武德四年——李世民在虎牢之戰中打敗竇建德,迫使王世充投降。

武德四年——夏 (竇建德)滅亡。

武德四年——鄭 (王世充)滅亡。

武德四年——楚 (朱粲)滅亡。

武德五年——杜伏威降唐。

武德五年——楚 (林士弘)滅亡。

武德七年——燕 (高開道)滅亡。

武德八年——突厥進攻太原。

武德九年——李世民在長安玄武門發動政變,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和侄子,囚禁了自己的父親唐高祖,強迫唐高祖讓位,由自己即位稱唐太宗。

武德九年——東突厥頡利可汗趁唐朝帝位更代之機,直逼長安城外渭水便橋之北,京師震動。唐太宗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臣下及將士隔渭水與頡利對話。頡利既見唐軍軍容威嚴,又見唐太宗許以金帛財物。遂與之殺白馬立盟約,領兵而退。這就是“渭水之盟”。

逝世

武德元年——楊廣,隋朝皇帝

武德二年——宇文化及,隋末唐初自立為帝

武德三年——沈法興,隋末唐初自立為王

武德四年——竇建德,隋末唐初自立為帝

武德四年——朱粲,隋末唐初自立為帝

武德五年——劉武周,隋末唐初自立為王

武德五年——林士弘,隋末唐初自立為帝

武德六年——劉黑闥,隋末唐初自立為王

武德六年——平陽公主,唐朝公主

武德七年——高開道,隋末唐初自立為王

武德九年——李建成,唐朝太子

武德九年——李元吉,唐朝皇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