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崗村,全村面積分布較廣。轄24個村民組,生產耕地5468畝,農業人口3057人。地理位置十分顯著。在武崗政府周圍,東與荒草圩村相鄰,南與武崗街道並聯,西與六鎮大張村相接,北與襄河鎮花園村接壤。S206省道由北向西南貫穿我村。使我村交通便捷。全村村級循環道路約12公里,與24個村民組相通。路面質量情況一般。今年預計從大童到胡莊村民組路段約2.7公里舖通村村通公路。
新農村面貌
新農村建設坐落在我村。即武崗派出所對面,占地面積218畝,第一期工程已經開工,預計明年結束,第二期工程有待繼續。兩期工程完工結束,能居住一千多戶。新農村新貌喜人,今人注目,環境優雅。
供電情況:全村共有大小變壓器12台,供24個村民組用電,大部分是照明用電,農業生產用電量很少,今年特大洪水對我村造成損失很大。
武崗村記憶
“春來茅草綠,秋季水汪汪,一年只吃半年糧,紅薯野菜度饑荒。”提起這首30年前流傳在西平縣老王坡一帶的歌謠,我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30年前,我從部隊回到家鄉西平縣環城鄉,那時的鄉政府叫城郊人民公社。上班後就以公社下派幹部的名義經常到村里,即生產大隊、生產小隊去幫助工作。從此,我就與城郊公社最偏遠的武崗村結下了不解之緣。處在老王坡滯洪區的武崗村,人口不足1000人,有5個生產小隊,土地有近5000畝。正像流傳的歌謠一樣,地多不打糧,遍地蘆葦坑,有2000多畝可耕種的耕地,因為集體窮,缺牲畜少農具,更沒有大型機械,畝產小麥不足50公斤,秋季是十年九不收。每到收麥季節全靠人割,拉到場裡還得靠人拉磙碾場,一個生產隊麥收一般需要兩個月才能把麥子打完,最長的一年他們從農曆五月初五割麥,一直打到八月十五。別的地方連秋季都收了,可武崗村還在打麥,說起來真是笑話。
從縣城騎腳踏車到武崗10多公里路,真是一種苦差,連一條像樣的路也沒有,全都是土路,坑坑窪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遇到天陰下雨,只有赤腳踩泥走,因此公社幹部都不願到武崗村駐隊。
作為公社幹部到生產隊去多是檢查工作。每到麥收季節先檢查麥場防火,看每個生產隊打麥場有沒有防火缸、缸里有沒有水、場面有沒有安電燈等。記得有一次公社一位副主任帶著我們幾個檢查到武崗二隊麥場,我們看看麥場邊上兩個電桿也都安有燈泡,推上電閘後,燈卻不亮,氣得公社副主任直發脾氣。後來我才知道,因為生產隊窮,買不起電線,大隊電工就用麻繩接到了電桿上用來應付上級檢查。這次檢查後,人們都叫這位電工“麻繩電工”。
30年風雨滄桑。今天的武崗村,卻像換了人間。上世紀80年代初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該村近5000畝耕地逐步實行機械耕種,小麥畝產由不足50公斤到畝產超過500公斤。秋季如果國家不蓄水,玉米畝產也超過500公斤。昔日西平的“北大荒”,變成了西平的“大糧倉”。僅種糧一項,農民人均年收入可達3000元。該村95%的農戶蓋起了樓房,家用電器、電話、手機戶戶都有,汽車、轎車、大型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小四輪拖拉機有500多部。現在收麥全用機械收割,一星期可以收打幹淨。不少農戶利用地多的優勢走科學種田之路,發展葡萄、藥材、蔬菜,並採用日光溫棚種植草莓、西瓜、辣椒等。專業養豬場、養雞場發展到20多戶。
農民有了錢,辦事更方便。10年前,武崗村就籌資60萬元蓋起了花園式的國小校。村內建房統一規劃,道路全部硬化,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農民都加入了合作醫療。臨街的農戶辦起了商店、文化娛樂室、衛生室、飯店。走進武崗村,如同走進城市社區一樣。2000年,武崗被評為省級文明村。
如今的武崗村真是“春來滿眼綠,秋季糧滿倉,四季人不閒,家家奔小康”。我堅信在黨的富民政策引導下,武崗村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