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府醬菜

武定府醬菜

明代天啟年間,惠民城內(當時為武定州治)就出現了一些醬園商號。後有“仙泉居”、“無香齋”、“大同”等八家有名的商號延續下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仙泉居醬園的產品多次進貢朝廷。因惠民城為武定府治所,故以“武定府醬菜”冠名。抗美援朝期間,武定府醬菜作為慰問品批量運往朝鮮,受到中朝官兵稱讚。傳統武定府醬菜品種主要有磨茄、包瓜、糖包、醬桃仁、杏仁、水晶萵苣、醬黃瓜、醬花生仁、合錦菜、醬地環、虎皮菜、百工皮等30餘種。武定府醬菜之所以久負盛名,是因為它在同類產品中具有鮮、甜、脆、嫩的特點和色、香、味、體的突出風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建立了惠民縣醬菜廠。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