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七中

武威七中,始建於1958年,現有教學班46個,教職工146人,在校學生近3000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坐落於涼州區黃羊鎮的武威第七中學始建於1958年,是一所具有優良傳統的農村高級中學,學校現有教學班46個,在校學生近3000人。學校擁有教職工146人,其中中高級教師54人,本科學歷教師130人,省、市級榮譽獲得者38人。經過多年不懈努力,該校基礎設施建設已頗具規模,教師隊伍不斷加強,教學質量顯著提高,逐步形成了師德與業務並重、競爭與互助統一的校園文化,學校走上了持續健康和諧發展的道路。 日新月異 基礎建設展新姿

2003年以來,武威七中堅持“發展抓項目”的思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科學制訂校園建設方案,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質的飛躍。現已建成建築面積6100平方米的教學樓、能容納1700多名學生住宿的學生公寓樓、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的師生餐廳樓;修建了水廁,硬化了籃球場、排球場,重新規劃修整了足球場;規劃設定了花池、林帶,綠化面積近4000平方米,學校林木蔥翠、花團錦簇、四季常青。同時建成了校園廣播系統、遠程教育網路、多媒體教室、閱覽室、圖書室等,學校藏書已達2萬多冊,每年訂閱報刊雜誌100多份,多方面滿足了師生的學習生活需求。

穩步邁進 教學質量上台階

該校始終把狠抓教學質量放在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積極推進校內管理體制改革,對骨幹教師和特殊貢獻的教師實行特殊津貼,有效激發了教師的競爭意識和工作積極性。

深化教學改革。近幾年來,武威七中以“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為突破口,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能力的過程,切實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文化素養。近年來,學校高考上線率保持持續上升的態勢,2003年到2007年高考本科錄取率一直位居涼州考區前4名,2008年高考重點、二本上線人數達151人,再創歷史新高;各級各類競賽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在物理、化學、生物科目的奧賽中有9人獲獎,在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有18人獲國家級二、三等獎。

提高教研水平。在深化教學改革的同時,武威七中確立了以教研促教學的發展思路,學校制定並完善了教科研工作管理條例,成立了以備課組、教研組、年級組為單位的三級教科研研究小組,通過創辦《武威七中教育教學論壇》雜誌、開設“第二課堂”等形式大力營造教研氛圍,廣大教師的教研意識明顯增強,教研能力不斷提高。近幾年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6篇,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63篇,市、區級刊物上發表論文73篇。

加大青年教師培訓力度。武威七中制訂了《青年教師培訓方案》,學校聘請師德高尚、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擔任青年教師的指導老師,幫助青年教師把握教學的各個環節,指導青年教師學習現代教學理論,以提高青年教師的師德修養與業務水平。同時利用和武威一中聯合辦學的優勢,學校以“請進來指導,走出去學習”的方式,讓廣大青年教師接受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學校定期舉行青年教師的過關課、公開課、評優課等活動,以激勵青年教師不斷學習,勇於進取。

務本求實 健康發展促和諧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和諧的學生群體。武威七中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最佳化育人環境作為實施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以生為本,潤物無聲。學校在草地、花坪上設定了標語牌、在樹林中架設鳥籠、在樓道兩側懸掛名人畫像和師生作品、在教學樓前安放孔子像、在馬路邊設定古典文化長廊等,營造了處處教育人,時時激勵人的文化氛圍。同時學校還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形式,發布校內新聞,關注社會動態,推介師生優秀作品,展示師生風采。針對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組織好一年一度的“校園卡拉OK”大賽、“五四文藝匯演”、秋季運動會、演講賽、辯論賽等文體活動。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團結向上、融洽和諧的教師隊伍。武威七中通過定期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名師啟示錄》、《優秀教師風采》,聆聽優秀教師講座,舉行師德演講比賽等形式,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了為學生成長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的理念,堅決杜絕了對學生進行人格侮辱和心靈虐待、毆打學生、歧視後進生、變相體罰學生、以教謀私等不良現象,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同時積極組織參與式、互動式、交流式等教師培訓活動,營造了全體教師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人文環境,通過定期舉行球類比賽、廣播操比賽、演講比賽等文體活動,極大地增強了教職工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努力實現以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為主的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統一。該校通過設立校長信箱、家長接待日、“學校開放日”、“課堂開放日”以及通過召開學生家長會、學生代表座談會、教師代表座談會、印發致學生家長的公開信、發放徵詢意見表、師德教風活動調查表等形式,誠懇徵求學生家長對學校各項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並就他們反映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這些措施不僅加強了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繫,也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