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歐美文學》主要內容簡介:欲望的進場(薄伽丘與《十日談》)、取代上帝的巨人(拉伯雷與《巨人傳》)、人類精神最後的旗幟(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理性悲劇的預言(莎士比亞與《哈姆雷特》)、欲望的離場(古典主義悲劇和喜劇)、意志的出場(彌爾頓)等。
目錄
緒論 人的發現與迷失之路
第一章 誕生的喜與憂(1世紀前歐洲文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人的頌歌(希臘神話與荷馬史詩)
第三節 人的悖謬(希臘悲劇)
第二章 共同本質的尋找與建立(1一13世紀歐洲文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人的本質——上帝(《聖經》)
第三節 人的本質——英雄(民族史詩)
第四節 人的神聖之旅(《神曲》)
第三章 成年的高傲與沉思(14-17世紀歐洲文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欲望的進場(薄伽丘與《十日談》)
第三節 取代上帝的巨人(拉伯雷與《巨人傳》)
第四節 人類精神最後的旗幟(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
第五節 理性悲劇的預言(莎士比亞與《哈姆雷特》)
第六節 欲望的離場(古典主義悲劇和喜劇)
第七節 意志的出場(彌爾頓)
第四章 啟蒙的喜劇與悲劇(18-19世紀初歐洲文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自豪與自省(英國啟蒙小說)
第三節 諷喻與回歸(法國哲理小說)
第四節 上帝與魔鬼(歌德與《浮士德》)
第五章 完整性的破裂與修復(19世紀法國小說)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階級的破裂(《紅與黑》)
第三節 人倫的破滅(《人間喜劇》)
第四節 人格的破裂(《包法利夫人》)
第五節 家庭的破裂(《盧貢-馬卡爾家族》)
第六節 單向度的巨人(《漂亮朋友》)
第六章 自我的失落與追尋(19世紀英國小說)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婚姻與家庭中的身份確認(女性寫作)
第三節 階級對立中的“人性”守望(狄更斯)
第四節 歸宿在何方(哈代)
第七章 上帝缺席後的皈依與救贖(19世紀俄國文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人生的價值何在(普希金)
第三節 生活在底層的意義(果戈理)
第四節 生命中的神聖(屠格涅夫)
第五節 走向人神或神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六節 復活的歸宿何在(托爾斯泰)
第七節 現實人格的建構(契訶夫)¨
第八章 新大陸的奮爭與呼告(19世紀美國文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荒原上的文化之根(早期小說)
第三節 建構超驗性人格(梭羅)
第四節 豎起生命的旗幟(惠特曼)
第五節 “哈德萊堡”中的人(馬克.吐溫)
第九章 人能否詩意地棲居(19世紀歐洲詩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遁世的和諧(“湖畔派”詩人)
第三節 燃燒的激情(浪漫主義激進詩人)
第四節 冬天的童話(海涅)
第五節 破碎的寓言(波德萊爾)
第十章 人生舞台上的問題與意義(19-20世紀戲劇)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呼喚精神反叛的人(易卜生)
第三節 直面生活的本質(斯特林堡)
第四節 自由意志還是道德倫理(蕭伯納)
第五節 抗逆還是沉淪(奧尼爾)
第六節 虛無中的意義等待(荒誕派戲劇)
第十一章 異化的世界與人(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走上朝聖之途(《荒原》)
第三節 人還是蟲(《變形記》)
第四節 退人內心的意義(意識流小說)
第五節 荒謬世界中人的選擇(存在主義傾向文學)
第六節 “魔鬼”降臨的救贖(《大師和瑪格麗特》)
第七節 生存困境中的孤獨硬漢(海明威與《老人與海》)
第十二章 本質重建中的人與歷史(20世紀的史詩)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藝術中的救贖(《約翰.克利斯朵夫》)
第三節 最後的聖者(高爾基與《母親》)
第四節 性愛尋求的本真意義(勞倫斯與《查特萊夫人的情人》)
第五節 人與歷史的悖謬(《靜靜的頓河》)
第六節 以聖愚的名義(《日瓦戈醫生》)
第十三章 後現代與後殖民語境下的身份重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解殖後的求索(拉美文學)
第三節 邊緣人的身份認同(美國黑人文學與猶太文學)
第四節 重建兩性和諧的“神話”(女性文學)
第五節 歷史事件與人的意義(米蘭.昆德拉)
第六節 陷落在迷宮中的人(卡爾維諾)
第七節 帝國之眼(奈保爾)
第八節 後殖民時代的身份重建(庫切)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