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6-18米,樹幹端直,樹形優美,幼樹樹冠橢圓形,成熟時樹冠呈球形。奇數羽狀複葉,小葉11-15枚,春夏季葉片為深綠色,秋季葉色變為黃色至紫紅色,有光澤。
傘房花序,花序較大、圓形。花期5月,白花簇生,直徑7-12厘米;8月下旬到9月結出橘紅色漿果,豐碩的果實懸垂在小枝上,整個冬季至翌年3月宿存於枝頭。
生長環境
較耐蔭,常生於較稀蔬的針闊葉林下或林緣,但在陽光充沛的空曠地上也能生長。抗寒性較強,能抵抗-30℃的低溫,秋末落葉較早,當年生枝條木質化程度高,在-30℃甚至-35℃的低溫條件下,很少有凍梢現象。對土壤要求不苛,在灰色森林土、褐色森林土、河岸沖積沙壤土、壤土上生長十分良好。在灰化土、草甸土、粘土、沙土、礫質土上也能生長。
分布範圍
原產於歐洲和亞洲西部。分布於波蘭、斯洛維尼亞、比利時、美國、俄羅斯、德國、捷克、匈牙利、義大利、奧地利等國;中國可在河北南部、山東北部、山西中部、陝西中部、甘肅中部、青海中部、新疆南部地區以北的地區內生長。
繁殖方法
播種
種子採集與處理:一般選擇乾型通直、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5-10年生優良樹木作為採種母樹。種子完全成熟後採集,去除雜質和不飽滿種子,放於通風陰涼處陰乾,再進行層積沙藏處理。具體方法為:種子先用0.5%的高錳酸鉀消毒1-2小時,用清水沖洗乾淨,然後將種子與濕沙以1:4的體積比充分混合,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不出水,鬆手立即散開為宜。將混沙的種子裝於布袋中,埋於室外種子貯藏坑內,一層河沙一層種子,種子坑上面鋪設10-20厘米厚秸稈。層積期間一定要定期檢查貯藏坑的溫度、濕度和通氣狀況,並及時調節。播種前10天,將種子取出在陽光下晾曬進行催芽處理,經常翻動,待種子有1/3裂口即可播種。
育苗地準備:育苗地宜選擇土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土壤以壤土或沙壤土最好。播種前一年秋季進行整地,深翻20厘米,施入有機肥2000千克/畝。翌年春季細緻整地,去除大的土塊、雜草和樹根。作床,苗床寬1.2米,高20厘米,長度按實際情況而定,細碎土壤,使床面平整。播種前3天,用0.5%多菌靈500倍液噴曬床面進行消毒,然後澆透水,待播。
播種:播種時間一般為4月下旬,可採用條播或撒播,條播較多。條播行距為10-15厘米,在床面上開2厘米深的淺溝,將混沙的種子均勻地播於溝內,覆土1.5厘米,澆透水,然後用草簾覆蓋,以保蓄水分,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地表溫度,促進種子萌發。
苗期管理:
水分管理:出苗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前期,每隔2-3天澆水1次;出苗後,苗木根系開始生長,需水量較多,採用少次多量的澆水原則;根系木質化時期,應停止灌溉,水分過多不利於苗木生長,雨季時應及時排水。
除草與間苗:幼苗出土後,要及時除草,減輕雜草對苗木的危害。出苗後,分次撤除草簾。當長出2-3片真葉時,選擇陰天傍晚進行間苗,去除發育不健全、生長不良和遭受病蟲害的苗木,對於過密的健壯苗木進行移栽,移栽後立即澆水。夏季天氣炎熱時,使用遮陽網適當遮陽。
苗木出圃:當年苗高可達40-60厘米,可當年秋季出圃,為提高綠化效果,也可留床培育大苗。翌年春季將苗木移栽於圃地中繼續培育,加強肥水管理,第二年即可出圃。
1.水分管理:
2.除草與間苗:
3.苗木出圃:
扦插
插床建設:選擇背風向陽,水電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方搭建扦插床。一般做圓形插床,直徑10米,也可根據扦插數量而定,圓周用磚砌成高,40厘米的圍牆,圓心安裝全自動噴霧設備,圓內底部鋪設河卵石20厘米厚,上面鋪上扦插基質乾淨細河沙15厘米厚。要在中間和周邊鋪設作業步道和排水溝。插床上方1.5米處搭設遮陰網。
插床消毒:扦插前2-3天噴透水,再用0.5%高錳酸鉀溶液噴灑床面消毒,消毒後耙平床面,噴頭底水,即可扦插。
插穗採集與剪取:6月中旬,從健壯、生長旺盛的3-4年生母樹上剪取基部的萌生半木質化枝條,採集時間宜在清晨或陰天,注意插條保濕,採集後儘快貯存在陰涼的地窖中或冰櫃中,防止枝條失水,儘快剪取插穗。插穗長15厘米左右,具有3-4個飽滿芽,上端距芽1.5厘米處剪成平口,下端距芽1厘米處剪成45°斜口,注意剪口要平滑。除去插穗下端2-3個葉片,上部葉片保留一半。
插穗處理:剪完的插穗用150毫克/升IBA溶液或200毫克/升ABT生根粉溶液浸泡1-2小時,浸泡深度為3厘米,注意將下剪口一定浸泡在溶液中,浸泡後可立即扦插。
扦插:扦插最好選擇在陰天進行。扦插前將床面噴濕,扦插株行距5厘米×5厘米,將插穗基部插入細河沙中,插入深度2-3厘米,插後用手捏實扦插部位,使沙子和插穗密接無縫隙,立即噴水保濕。
插後管理:扦插育苗期間水分管理特別重要,利用全自動噴霧設備進行育苗的一定要設定好噴霧次數和間歇,保持扦插基質濕潤,周圍空氣濕度在80%以上。扦插初期,每間隔5-7分鐘噴霧2圈,始終保持葉面濕潤;生根期間,適當減少噴水次數,間隔10-15分鐘噴霧1圈;生根後期,減少每次的噴霧量和噴霧頻率,能夠保證基質水分供應即可。夏季溫度高時,覆上遮陽網,陰天和育苗後期應揭去遮陽網。及時拔除雜草,每隔10天左右噴50%多菌靈1次進行插穗和床面滅菌消毒。根系木質化時,可噴施0.5%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1-2次,促進根系發育。入冬前將扦插苗挖出,注意不要損傷根系,將苗木按照根系和生長狀況進行分級和打捆,用濕河沙假植於苗木窖內,可安全越冬。假植期間注意通風和沙子濕度。第二年春季扦插苗可出圃。
分株
翌年春天化凍後,在苗木周圍挖土,達到幼苗根系全部裸露時,用剪刀將生根的苗木與母樹分開,有90%以上的苗生根,可繼續培育大苗。與母樹分開的自根苗,要按著一定的株行距栽植,以培育大苗。為了培育較整齊的大苗,可按50厘米的壟,30厘米的株距,培育2年後再定植。定植時的株行距為1米×1米或2米×2米等。
栽培技術
小苗移植
為了使歐亞花楸幼苗生長健壯,在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移植,分別將播種幼苗於5月末直接移植到露地苗床上和先移植到營養缽中,然後在夏未秋初稃移栽到露地苗床上。幼苗移植的株行距一般採用20厘米×20厘米。於5月中下旬對當年生播種苗進行移栽。採用遮蔭處理的幼苗移栽成活率達90%。
大苗移植
三年生以上大苗需進行換床移植。大苗移植要帶土坨,移植時間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歐亞花楸的生物學特性,選在早春土壤解凍後,苗木開始生長前,大約在4月中旬。歐亞花楸的主根發達,在移栽前要對其根系進行適當修剪,栽植密度為100厘米×100厘米。三年生苗木進行不同方式的移植。
病蟲防治
苗木生長期間,可施肥2-3次。前期以氮肥為主,施用3-5千克/畝尿素1次;後期以磷、鉀肥為主,施用10千克/畝磷酸二氫鉀1-2次,施肥後立即澆水。同時也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病害一般為立枯病和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進行防治。蟲害多為蚜蟲、食葉害蟲,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主要價值
歐亞花楸是一種優良的觀葉、觀花、觀果型園林樹種。其果實中富含礦物質、粗纖維、維生素C等,可用於果汁、果醬、罐頭、果脯等食品和飲料的原材料。該植物中還含有較豐富的黃酮、花青素、類山梨酸苷、生氰苷、雙聯苯酚、綠原酸等成分,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能夠清除多種氧自由基,在抗氧化、抗輻射、抑菌、抗炎、降血糖、利尿和止咳平喘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