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可以通過認購拆分的份數,來獲得投資標的物的部分所有權及相關權益,從而也獲得基於這些權益所帶來的遠期或當期的收益。舉例來講,我們將數件藝術品組合成一個資產包,然後將資產包的所有權“切”成10000份,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份額”,獲取藝術品增值帶來的投資回報,同時,這些“份額”可以在文交所的交易平台上隨時流通,流通中同樣可以獲得“價差”帶來的回報。
從金融行業的角度看, “權益拆分” 逆於“藝術品投資基金”。基金的基本原理是,從普通投資者按照等額的“份額”募集定額的資金,然後通過確定的投資組合和策略獲得投資回報;而“權益拆分”的基本原理是,先募集一定量的藝術品,然後將其所有權或收益權拆分成“份額”,由普通投資者購買,並在自由流通買賣之中獲得增值回報;
從藝術行業的角度看,“權益拆分”模式給藝術品市場帶來積極影響至少可以概括為兩點:第一,以當代藝術品市場為例,它可以規範藝術家與畫廊之間的代理關係,讓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形成規範的市場梯隊,文化產權交易所作為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獨立第四方平台,讓產業鏈條中的每一級單位獲得平衡的市場機會;第二,以近現代及古代的藝術品市場為例,它可以讓稀缺的藝術品資源演化為一種投資產品,讓普通投資者分享藝術品增值帶來的回報,讓這些珍貴的藝術文明成果不是“深藏”於個別人手中,發揮其傳播社會文明的教化作用。通過流通獲得回報。

藝術品行業是“權益拆分”交易模式的試驗田,正如葉強先生的論文中所言;“我們有理由相信“權益拆分”是將無形的文化資產與金融資本進行對接的探索之路,這種模式會給產業鏈條上的各方帶來新的積極選擇,當然,任何創新行為都存在風險,都存在不可預測的問題,這就需要有識之士共同參與,群策群力,探尋一種積極的改進,形成更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