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樹崗

檀樹崗

檀樹崗,位於湖北省紅安縣七里坪鎮的東北部,地處大別山南麓、鄂豫之交、倒水河畔,陽福(陽邏-福田口)公路與兩檀(紅安兩道-檀樹崗)公路在此交匯,是武漢通往豫南重要交通要道。過去,因這裡臨倒水河的山崗之北,紅檀樹成林,故名“檀樹崗”(現亦有簡稱之為“壇術”)。 檀樹崗鄉,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早期革命活動家、黃麻起義領導成員,原中原軍區政委鄭位三,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程儒珍、戴克林、戴克明、秦光遠,早期革命活動家、黃麻起義領導人之一的戴克敏,著名烈士陳定侯、程翰香等都誕生在這裡。檀樹崗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重建地。

基本信息

(一)地理位置

檀樹崗(老照片) 檀樹崗(老照片)

檀樹崗鄉,位於紅安縣東北部,地處鄂豫之交,東與麻城市毗連,南鄰紅安縣紫雲鄉,西接七里坪鎮,北與河南省新縣接壤。倒水河由北而南流經境內,陽福公路經檀樹崗,北通河南新縣,南經紅安縣城達武漢。紅安縣兩檀(紅安兩道-檀樹崗)公路建成後,檀樹崗地理位置更顯突出。

(二)建置沿革

民國初,檀樹崗地區屬三區,l940年屬黃安縣紫雲鄉。中國建立後,1952年屬第二區(紫雲)。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時,屬紅坪人民公社(七里人民公社),1961年改大公社為區,設檀樹人民公社,屬七里區。1975年撤區並社,原大斛公社和楊山公社的五大隊併入檀樹人民公社。

1984年,檀樹公社改為檀樹崗鎮,大斛單設,均屬七里坪鎮。1987年,撤區並鄉,檀樹崗和大斛兩鄉合併為檀樹崗鄉,鄉人民政府駐檀樹崗,離縣城35公里。

紅25軍重建地-檀樹崗 紅25軍重建地-檀樹崗

上世紀90年代,檀樹崗鄉行政管理職能逐漸上移,成為紅安縣七里坪鎮的一個中心片區(設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檀樹崗村與原屬檀樹崗鄉的其他村一起,屬紅安縣七里坪鎮管轄。

檀樹崗因地處山崗,過去,山北紅檀樹成林,故名“檀樹崗”。1993年,全鄉總面積62.15平方公里,轄14個村民委員會,97個村民小組,3799戶,1702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81人。

(三)革命歷史

紅25軍重建地(重修效果圖,方向明攝) 紅25軍重建地(重修效果圖,方向明攝)

檀樹崗鄉,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1927年,紫雲區農協會、黃安縣“九月暴動”指揮部、七里區防務會設在該鄉。1928年夏,中共鄂東特委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領導人在清水塘村舉行鄂豫皖革命史上有名的“清水塘會議”,決定開闢柴山保地區,並以黃麻邊界光裕山、摩雲山、羚羊山、木城寨等地為潘動中心,恢復和建立黨的組織,走上邊界武裝割據的道路,開始創建鄂豫邊革命根據地。1929—1931年,紅軍招募處兩次設在檀樹崗,招兵7000餘人;熊家嘴兵工廠設在程氏祠。1931年,鄂豫皖特區軍事委員會駐戴世英村,同年,彭楊軍政學校設在該鄉楊李家村祠堂灣聶氏祠堂里。1932年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檀樹崗召開軍事會議,重建紅二十五軍,翌日在檀樹崗村南河灘召開成立大會。1932—1933年,中共鄂豫皖省委駐熊家嘴村姜家崗。1933年,中共黃安中心縣委員會駐該鄉楊李家村程芳灣。

檀樹崗水庫(方氏吊橋攝) 檀樹崗水庫(方氏吊橋攝)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縣政府曾遷至該鄉三聖庵。1929年,黃安縣農民主席程昭續在七里坪被國民黨殺害後,民團團總將他的頭顱割下,懸在烈士家鄉熊家嘴村村前槐樹上示眾。全鄉登記在冊的烈士達千餘人。早期革命活動家、黃麻起義領導成員,原中原軍區政委鄭位三,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程儒珍、戴克林、戴克明、秦光遠,早期革命活動家、黃麻起義領導人之一的戴克敏,著名烈士陳定侯、程翰香等都誕生在這裡。程維德村的藍桂珍,動員丈夫、兒子和4個兄弟先後參加紅軍;新婚婦女張國英送丈夫參加紅軍,兵站上高懸“世人要學張 國英,她勸丈夫當紅軍”的大幅標語,至今傳為佳話。

(四)交通

檀樹崗2014.11方氏吊橋攝 檀樹崗2014.11方氏吊橋攝

檀樹崗在新中國成立前慘遭破壞,僅有一條破舊的小街。70年代後,舊街被改建並沿陽福公路建新街,兩側建有兩至三層樓房。倒水河上建公路橋後,檀(樹)紫(雲)公路與陽福公路相接,形成一橫兩縱的街區,總面積0.5平方公里,如今在原檀(樹)紫(雲)公路基礎上,紅安縣建設成了兩(道)檀(樹崗)公路,是武漢通豫南交通要道和紅安北部的商品集散地。

(五)水利

檀樹崗-後頭灣(方氏吊橋攝) 檀樹崗-後頭灣(方氏吊橋攝)

新中國成立後,境內建檀樹崗中型水庫和石堰嘴等6座小型水庫,渠道8條,全長40公里,建25千瓦以上抽水機站8座,移河改田9處,增加農田面積700畝,除檀樹崗水庫電站屬縣管理外,還有十丈山、

馬鞍山兩個小電站,裝機52千瓦。

(六)耕地農林副

1993年,全鄉有自流灌溉面積5376畝,機電灌溉面積3393畝,農業機械總動力2311千瓦。1993年,全鄉有耕地面積18096畝,糧食播種總面積21091畝,產糧660.37萬公斤;棉花總產量2.3萬公斤;油料總產量20.03萬公斤;菸葉0.85萬公斤;青茶0.98萬公斤;出售生豬4786頭,年末存欄6519頭;水產養殖面積6003畝,水產品總產量9.43萬公斤。

2014年的檀樹崗街道(方氏吊橋攝) 2014年的檀樹崗街道(方氏吊橋攝)

檀樹崗水庫,由於地處湖北-河南兩省交界,自1982年以來,糾紛不斷,一直處於荒蕪狀態。1993年,檀樹崗村委會立足開發本地山水資源,租賃承包水庫5000畝水面,成立檀樹崗漁業開發公司。

檀樹崗(鎮街)由以下幾個區域組成:正街上(檀紫街)、后街上、後頭灣、南頭隊。

檀樹崗 檀樹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