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97年9月起,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古代文學博士學位,師從費振剛教授,專攻先秦兩漢文學,2000年7月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詩歌教育與傳播工作部部長,兼任中國詩歌網站長、北京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同時也是中華詩詞研究院研究員。北大求學期間,曾在林庚先生指導下研讀李白,並追隨吳小如先生研讀儒家經典與中國詩學。治學方向以儒家經典與中國詩歌為主,出版過《論語解讀》《朱熹詩經學研究》《中國古代詩歌研究論辯》《網路詩詞年選》《李煜》等專著數種。以周穆之名作 《且聽風吟》
亦痴亦狂
檀作文愛好探險旅遊和文化旅遊;他喜歡聽京劇與崑曲。他的身份是老師,研究方向是儒家經典和中國詩學。 1973年3月,檀作文出生於安徽東至香隅鎮一個偏僻的小山溝。家裡世代為農,因為冀望長子能夠從農村走出去,又恰逢是作字輩,便給他取了“作文”這個名字。檀作文是當時家鄉200名國中生中惟一一個讀上重點高中的。他以重點高中倒數第一名入讀,但是以第一名考上大學。當年北大、清華軍訓需要多念一年,他因為家裡窮負擔不起,最後選擇了無須軍訓的南京大學,選擇了社會學系,以為能夠思考並改變這個社會,但後來他發現個人的力量很渺小,而自己更多的興趣是在文學、歷史上面。
上大學時基本不上課
上大學的時候,他基本不上老師的課,自己跑到圖書館去看書,四年如一日,早上四五點鐘起來鍛鍊,6點鐘吃完早飯,8點鐘到圖書館去,中午出來吃頓飯,再扎進圖書館,一直到晚上9點半出來。研究李白是因為一個機緣。在北大讀書的第四年,他拜訪了著名的李白研究專家林庚先生,林先生著有《詩人李白》,他說起李白讓檀作文感到震驚:林先生強調李白的布衣感,也是強調知識分子的人格獨立。
要求學生用繁體字抄《詩經》
成為首都師範大學講師之後,他的特立獨行在學生中頗得人緣,因為他講的概論課通俗有趣,出勤率很高。他在課堂上和正式場合,都喜歡穿長衫。當檀作文第一次以這種裝束給學生上課時,大家都笑了,他很認真地對大家解釋道:“服飾是一種身份的認同,我是大學裡教儒家文化與古代詩詞的老師,我必須這樣;這是一身君子之服,穿上它,就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舉手投足之間,必須符合規矩。”他要求學生用繁體字抄寫《楚辭》、《詩經》、朱熹的注,他說,這是學習古典詩詞必須有的態度。
希望自己像李白一樣
他調侃這個社會,也調侃他自己。他認為,中國人最缺的是對自己負責,尊重自己的內心,尊重自己的靈魂。他希望自己可以像李白一樣活得開豁點。李白對婚姻的選擇是功利性的。“偉大的詩人未必有偉大的婚姻,但偉大的詩人一定有偉大的愛情。因為他的心靈是偉大的,他有屈服的一面,但也有不屈服的一面。有所為,有所不為。”他說。檀作文還給記者講了一件軼事:“在天橋上,我遇到過一個青年,他身邊放了一件夾克,在地上用粉筆寫著,沒錢吃飯,想用夾克換8元錢。我身上沒帶零錢,就給了他一張100元的,但我沒拿那件夾克,因為尺碼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