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橫琴 百年夢想
三年前,這裡還是鬆軟的淤泥混雜著石塊;三年後,這裡出現一條先進、寬敞的地下隧道――綜合管溝。橫琴執著於科學發展理念,不惜將億元工程埋入地下,三年時間打造規模宏大的“地下橫琴”,為的是百年基業,為的是橫琴新區實現“生態島”的發展夢想。昨天,橫琴新區綜合管溝工程宣布告捷,前期12.8公里綜合管溝主體結構已完成,占bt項目綜合管溝的44.9%。
擔負著創新、科學發展使命的橫琴新區在起步之初就冷靜思考:如何屏蔽現代城市的頑疾?綜合管溝建設最終進入開發者的視野。
大橫琴公司總經理胡嘉經歷了橫琴建設之初的艱難:“三年前橫琴在基礎設施百端待舉、自身財政並不寬裕的情況下,高標準規劃建設全長33.4公里的環島市政綜合管溝,這是目前國內單項工程建設長度最長、一次性投資最大的綜合管溝。將政績‘潛’於地下,需要的是長遠的眼光和堅持科學發展的魄力。”
在橫琴開發者眼裡,這是一項百年不落伍、造福子孫後代,值得付出更多精力的基業。
沿著一道伸向地底深處的簡易樓梯,記者走進綜合管溝環島東路段一探究竟:已完成主體結構的管溝異常寬敞,平均3米的高度讓人絲毫沒有壓抑感,管溝每隔一斷都會有通風口和進料口。管道倉里各種管道預留位置整齊有序,給水管已安裝完畢,工人們正忙著給牆上安裝通訊電纜管線預留架。“我們正在進行一些監控、通風、排水、照明、消防設備的安裝收尾工作,預計明年3月達到運行條件。” 珠海中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技術質量部部長許海岩介紹道。
他一直參與了綜合管溝的建設:“最難的就是軟基處理,最深的淤泥達40米,還夾雜著碎石塊,很難處理。我們管溝下方打下的管樁深度平均25米,最深處40米,管溝平均埋深約6米,局部埋深達到8-13米,這些都具有很高的技術難度。”
由於橫琴島淤泥深,山體多,因此綜合管溝的建設造價達到平均一公里約5000萬元。但橫琴堅持從長遠利益出發,堅持生態優先、規劃先行!堅持科學發展,從容建設!在橫琴新區三年來創造的眾多發展奇蹟中,市政綜合管溝建設是橫琴新區築造“百年基業”的生動註解……
一次投入,享用百年。整條管溝在全島布置成“日”字型,將供水、供氣、排污等各類公共設施管線集中收納在公用管溝內,實施統一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它的建設將杜絕“拉鏈路”和“城市上空蜘蛛網”的浪費和混亂,代表了現代城市建設集約化趨勢。
“管線在地下有序敷設,避免迂迴布置,節約土地資源,為新區發展預留空間”,橫琴新區公共建設局局長陳依蘭說,據初步估算,橫琴建設33.4公里綜合管溝,約節約40公頃城市建設用地。
綜合管溝: 橫琴的一首百年妙曲
小小的橫琴島在轉軸撥弦之間,彈奏出的卻是一首首讓全國驚嘆的曲目!
一條長達33.4公里的環島市政綜合管溝在橫琴地下氣如長虹,一氣呵成。目前,前期工程的主體結構已全部完工。
橫琴開發三周年,人們的目光更多地被地面上時尚的環島東路、嶺南風濃郁的新家園、典雅現代的澳門大學所吸引,靜臥地面之下的綜合管溝卻很少被人提及。
花錢出力修建“隱蔽的工程”值不值?
橫琴的主政者對此有堅定的回答:我們做事為的就是人民,它是橫琴生態島的保障,是橫琴百年基業的保障,是橫琴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目前,市政管線鋪設一般有直埋式和綜合管溝兩種方式。其中,直埋式是目前國內普遍採用方式,這種方式前期投入少,但是一旦管線出現破損或者需新增管線,往往需要對馬路“開膛破肚”,不僅後期維護成本高,而且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橫琴新區按照科學發展、從容建設的原則,在確保布局合理的基礎上,注重城市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和長遠性,堅持建設精品工程、打造傳世之作,始終秉承打基礎、謀長遠的執政理念,同時更加注重創造潛績意識。
全島綜合管溝總長度33.4公里,是目前中國一次性投資最大的綜合管溝,也是目前中國最長的綜合管溝,其長度約是廣州大學城管溝的1.8倍,是上海世博園區地下管溝的5倍。
記者探秘橫琴島已建的管溝,這裡按照不同路段的要求分為一倉式、兩倉式和三倉式,管溝分為管道倉、電力倉兩種類型。管道倉里寬度為8.3米,高度平均為3米,如果不安裝各種管道,完全可以跑一輛汽車。
橫琴島所有電線電纜、供水供氣、排污排廢、送冷送暖、光纖通訊以及管網維護全都集中於地下綜合管溝之中,整條管溝建成後將呈“日”字型,靜靜安伏在人們的腳下,讓橫琴這座新城徹底告別“開膛破肚”的“拉鏈路”。 還能確保道路交通功能的充分發揮、綜合利用地下空間、確保生命線的穩定安全、保護城市環境、增強城市的防災抗災能力。未來這一建設經驗或將加速在其他地區推廣。
橫琴新區的綜合管溝,是貫徹“科學開發、從容建設”核心理念的一項重要舉措,它所蘊含的是綠色、智慧、包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