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命名者:(Bleeker, 1857)
俗名:甘仔魚
英文俗名:
Barcheek trevally
是否有毒魚類:否
經濟型魚類: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同種異名:
Carangoides fulvoguttatus,
Caranx brevicarinatus,
Caranx compressus,
Caranx plagiotaenia,
Caranx vomerinus
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地理分布:馬歇爾、斐濟群島和東加,北迄台灣。(台灣僅發現於東部海域。)
紅海、東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斯里蘭卡、馬爾地夫、日本、
中國沿海、菲律賓、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澳洲、索羅門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諾魯、
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等海域。
形態特徵
本魚體呈銀灰色,體側有5至6條黑色寬闊的橫帶。眼外緣至嘴部的距離約略等於眼徑;下頷稍伸出,前鰓蓋後緣有橫狀黑斑;體側的鱗片微小不顯著;側線的弧形不較直走部為長;胸鰭向後延長超過肛門,直達臀鰭的第八~十枚軟條上方。
第一背鰭甚小形,有硬棘8枚;第二背鰭有軟條22至24枚;臀鰭有硬棘2枚、軟條18至19枚;棱鱗細小,數目約在16至19枚左右。體長可達50厘米。
體呈橢圓形,甚側扁而高。幼魚時背、腹部輪廓相當,隨著成長頭背輪廓中度彎曲而無腫塊凸突。吻圓。胸部無裸露區,全被鱗。背鰭軟條數22-14;臀鰭18-20;鰓耙數(含瘤狀鰓耙)8-14+19-27;稜鱗數11-19。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
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前鰓蓋後緣具黑紋。體側不具橫斑,若有亦不顯著。
生態習性
本魚主要棲息於礁坡,以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
棲息深度:水深2至200米。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瀉湖。
棲所生態:生息於瀉湖礁區之淺水域,通常三、兩成群遊動於表層水域。
主要以蝦子、橈腳類、十腳類等為食。
頻威狀態:不在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頻危名單中 。
經濟利用
味: 食用魚,骨軟肉多油,甚美味。
烹飪:紅燒僅加薑絲、醬油,味道最好。 清蒸或紅燒皆宜。
垂釣:主要漁法以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