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橫峰傀儡戲,俗稱吊戲,又名提線木偶戲。傳自近鄰玉山縣和鉛山縣。元代時,玉山縣就有觀演“玉山傀儡天下絕”的詩讚(見《四庫全書》貝瓊《清江詩集》卷四)。今存紫鴻班、紫霞班、紫荊班仍有活動。
紫鴻班年代最久。班內敬奉的兩個孩童喜神,據稱刻於明代。喜神的前胸、後背內藏有文字與傳承之物,但一直封閉不可打開,班規有戒:不能隨意示人。距今約有五百餘年。
清光緒元年(1875年)《橫峯縣志》載:縣邑牛橋莞草地人周添興創辦吊戲“老七班”(即紫鴻班)。如今班中的周德標、周春芳、黃歪仔就是周家的傳人。
橫峰傀儡戲擁有豐富的演出劇目和古老的聲腔。劇目分連台戲、整本戲和花雜戲三種。連台戲有《目連傳》、《西遊記》、《奶娘傳》等,皆為連台大戲,少則連演七天,多則十四天。明代時唱弋陽腔,入清後改為秦腔、撥子亂彈腔。整本戲有《飛龍帶》《寶蓮燈》等六十餘本,多演忠奸爭鬥、揚善懲惡的歷史神話故事,皆唱西皮、二黃,其中二黃一直保持著清初老宜黃腔原始面貌。花雜戲,短小精悍,唱民間小調,詼諧有趣。
歷史淵源
提線木偶從晉朝時開始流傳。相傳當年有少數民族入侵,中原皇帝率兵出征,結果被敵圍困長達18年。為了振奮士氣,官兵們特製一種草人進行歌舞表演,後來敵軍敗退,草人唱戲的習俗就保留了下來,流至民間,老百姓便將它衍變成祈求豐年、歲保平安、驅邪避鬼的風俗,各地每隔三年就表演一次,世代相傳至今
元代末期,浙江人貝瓊看了玉山傀儡戲之後,作詩《玉山窟儡歌》稱讚。如今活動於橫峯縣的木偶戲紫鴻班是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玉山縣傳入,至今已有五代。
橫峰傀儡班敬奉的戲神稱“老郎菩薩”,牌位上寫:“杭州風火院鐵板橋頭二十四位老郎師傅之位”,左邊是“金花小姐”,右邊是“銀花小娘”。與南戲弋陽腔戲曲同祖。橫峰傀儡戲有兩個孩童“喜神”,一文一武,花衣赤腳,貌如孩童打扮。這種孩童戲神,源於宋元時期勾欄氏舍戲班中的“喜神”崇拜,又稱“魔合羅”,早在唐代已在我國南方流傳。這兩個喜神,據稱刻於明代,喜神的前胸後背藏有文字與內臟,這是當年班中的傳承之物,不可隨意示人,至今已有四百餘年。
據福建學者所考,福建有三路傀儡班與江西有密切的淵源關係。一是閩南泉州傀儡戲,二是閩北大腔傀儡戲,三是閩中詞明傀儡戲,其中閩北傀儡戲為元代泰定三年(1324年)由江西石城遷至福建邵武、建寧,明代景泰元年(1450年)又分支豐田,開科辦班,演唱弋陽高腔戲。
基本內容
橫峰傀儡戲原唱弋陽腔,入清以後,改為二黃(又名二凡)、西皮、平板、上江、鮮花、沉香、老撥子、南詞、民間小調。二黃稱二板、二凡,即清初老宜黃腔的稱謂,極其古老。沉香原名秦腔,傳自西北,笛吹叫秦腔,擊梆叫撥子,都是清初亂彈腔的遺音。
演出曲目:
連台本戲:《西遊記》、《目連救母》、《奶娘傳》等,尤以《西遊記》傳本最多,今有整本二十種,可以連演四十天。
整本戲:《飛龍帶》、《寶蓮燈》、《滿堂福》、《四合記》等60多本。
花折戲:《小二補碗》、《王婆罵雞》、《張先生取學錢》等。
基本特徵
橫峰傀儡戲,俗呼吊戲,每個傀儡的身上裝有吊線,最少七根,分布於身、手、肘、掌、背、腳等處,多至十四根,小花臉一角還多裝四根:後腦、後背、腰部、前胸各一根,嘴、鼻皆能上下翕動,精妙機巧,表演時細膩逼真,如拎壺倒水,端杯喝酒,坐轎跨馬,彎弓射箭,梳妝打扮等。孫悟空能翻筋斗,能甩棍子,在七十二變中被斬首砍腦的一剎那人頭落地,偶身立即跳起抱頭,活靈活現,惟妙惟肖。
主要價值
橫峰提線木偶戲具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其表演過程中充分融合瓦多種歌舞表演形式與技巧,並廣泛使用地方語言,因此表現出顯著的地方特色與區域特徵,是民間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藝術形式。橫峰提線木偶戲與宗教習俗之間具有顯著關聯,本身傳承了重要的民俗信息與文化內涵。木偶戲是以宗教喪葬儀式的形式出現的,在殉葬木偶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木偶戲具有祈福辟邪的功效。因此,民間每逢廟會或者節慶日時,有條件的都會要求木偶戲班子前來演出,從而實現民眾祈福求平安的願望。
瀕危狀況
改革開放後,隨著電視的普及,外出打工的農民增加,提線木偶便被徹底遺忘了,紫鴻班也從7人剩下了3人,連演一出完整的戲都湊不齊人。
提線木偶就是由演員通過眾多絲線操縱木偶、以木偶代替演員在舞台上單獨表演故事的藝術,講究的是真功夫,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和浮躁。細膩、柔軟、舒展的提線木偶最適宜模仿人的行為方式,尤其能耐心而完整地再現人在日常瑣碎生活中的動作形態與神態。提線木偶線條繁多,操弄複雜,與多數傳統木偶戲相比,技藝難度最高,極少有團體和演員能夠熟練掌握。
保護措施
目前,橫峯縣文化部門正在通過攝像和音頻,對提線木偶進行搶救性保存,該縣還建成了木偶戲展館,展館內陳列了木偶、面具、劇本、樂譜等用於表演的物品208件,並設立了展示戲台,成為該縣宣傳橫峰提線木偶的一個重要視窗。此外,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與學校共同編排木偶戲舞蹈,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學習木偶戲表演,從小培養興趣,為培養更多、更年輕的提線木偶傳承人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