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簡介
中文學名: 橢圓懸鉤子
二名法: Rubus ellipticus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又稱木蘭綱。
亞綱: 薔薇亞綱(Rosidae) I類真薔薇分支 eurosids I
目: 薔薇目(Rosales)
亞目: 薔薇亞目(Rosineae)
科: 薔薇科(Rosaceae)
亞科: 薔薇亞科(Rosiodeae)
屬: 懸鉤子屬(Rubus)
組:空心莓組Sect. ldaeobatua
亞組:絨毛葉亞組 Subsect. Stimulante
種: 橢圓懸鉤子 R. ellipticus
分布
分布在緬甸、錫金、巴基斯坦、印度尼丁亞、菲律賓、印度、越南、不丹、尼泊爾、泰國、斯里蘭卡、寮國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西藏、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至2,5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山谷、乾旱山坡或疏林內,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半常綠灌木,生於山坡灌叢或路邊疏林內,國內分布於西藏、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具有1年兩次開花結果的特性,即所謂的秋季結實或雙季結實類型。
用途
以葉入藥稱黃蕉葉。性味鹹酸、平;功用為殺蟲止癢;主治皮膚病、黃水瘡。以根入藥稱黃藤根。性味鹹酸、平;功用為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主治吐血及痹症。
植物識別
橢圓懸鉤子和本亞組的栽秧泡非常相似,因為栽秧泡是橢圓懸鉤子的變種。栽秧泡無論是株形、生長勢、豐產性和果實品質,都超過橢圓懸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