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喬治

機器人喬治

喬治是由英國人托尼-塞爾發明製作的一款機器人。不具備太多的智慧型性,它移動時非常緩慢,金屬腳動作遲緩。

人物簡介

今年79歲的英國皇家空軍軍官托尼-塞爾(TonySale)曾是一位反間諜專家,他於1950年建造了一個1.8米高的機器人--“喬治”,當時19歲的塞爾僅花費15英鎊,利用一架墜毀的惠靈頓轟炸機的廢鐵料製成了這個機器人。它能夠行走,還會“說話”,當時這款機器人成為震驚世界的一項發明。

人物經歷

托尼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12歲的時候就利用“麥卡諾”(一種鋼件組合的模型玩具)製造了自己的第一個機器人,取名喬治,它通過緩緩移動腿部能平穩地步行。1945年托尼製造了第二代喬治機器人,並在3年後將其改造成一個更大的機器人並安裝了無線電遙控裝置。

1949年托尼加入英國皇家空軍,就是在那裡服役期間,他利用一架報廢的惠靈頓轟炸機作為原材料製造了現在這個喬治。“我在它的眼部加入了感光結構,這樣它就能夠對光源做出反應。它每天都會在軍營外展覽,而且還上過電視。”

這個由兩節機車電池驅動的機器人能夠行走、轉頭、揮動手臂和坐下,托尼的無線電操縱範圍大概是30英尺(約9米)遠。

作為英國最早的機器人之一,喬治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一度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對象,它幫人拎重物、割草等場景的照片屢屢見諸報端。

“它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它太像人了,”托尼表示,“不幸的是,我無法進一步改進它,因為當時的計算機還非常簡陋。它沒有記憶,而且沒有任何一台電腦小到讓它成為一個智慧型機器人,因此它就被閒置了。”

重獲新生

如今,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托尼僅僅給喬治換上兩塊新電池,並在關節處抹上潤滑油,這個無線電機器人就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我把它從車庫裡‘挖’了出來,它在裡面待了45年,”托尼說,“但我有信心他能繼續工作,而且事實證明我很幸運。我在它的軸承上滴了幾滴潤滑油,然後在它的腿部安上新的鋰電池,打開開關,它就開始行走了,那真是令人驚喜的瞬間。”

現在,托尼將喬治捐贈給自己協助創立的英國國家計算機博物館。“我很高興喬治又‘復活’了,現在人們隨時都能來觀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