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業異彩紛呈
以橘紅聞名大江南北的廣東省化州市,地處粵西,環境優美,風物宜人,鍾靈毓秀,人文薈萃。化州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外延彰明。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化州市民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成績驕人,為繁榮和發展文化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文化網路逐步形成。化州已構建成覆蓋市、鎮、村、社的文化設施網路,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為滿足城鄉廣大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創造了條件。在市區,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了圖書館、體育館、文化廣場等標誌性文化設施群。村(居)委會已發展文化室356個、老年活動中心118個、農村科學技術圖書館71個,豐富多樣的文體協會35個。全市建立電影放映隊334個,年服務觀眾70多萬人次。全市鎮級文化站建成基層圖書室23個,科普教育園45個,鎮村兩級文化活動室285個,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
文化功能日趨增強。一是文藝新作不斷湧現。創作了一大批反映時代變化、弘揚發展主題、形式豐富、風格多樣的文藝作品。近年來,化州市每年都有作品在市級以上文化賽事、展演中獲獎,如該市知名作家李劍鋒、李粵明等每年都有作品發表在國家級刊物或獲得國家級獎項。二是文化活動豐富多彩。2000年以來,年均企業文化活動200餘場次,觀眾達60萬餘人次。“橘州文化節”、“正月十五元宵煙花節”、“端午龍舟節”、“書畫比賽”“先進文化進萬村活動”等文化活動異彩紛呈,醒獅、粵劇、鬼仔戲、跳花棚等具化州特色的民俗 文化活動定期或不 定期 在村社區獻藝,不斷豐富城鄉人民文化生活,使人民民眾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中陶冶情操、愉悅身心、提升素質。
文化事業建設效益凸顯。化州認真把握文化事業的雙重屬性,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兩個輪子並駕齊驅,文化發展基本形成了與經濟發展相輝映、與社會進步相融合、與歷史傳統相承接、與現代文明相貫通的良好勢態。湧現出了以民間 文化藝術為依託 的民俗 文化產業;以橘紅文化為依託的綠色文化產業;以尖崗嶺生態公園為依託的生態文化產業;以廣播電視為依託的傳媒產業。文化產業鏈不斷地得到延伸。城鄉文化達到了相融互動。
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化州發展文化事業,實現了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變。同時,廣大人民民眾的綜合素質都得到了提升,大局意識普遍增強,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進一步得到了張揚,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有效地促進了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全面進步。2008年化州市本 地生 產總值194.32億元,同比增長10.5%,農民人均增收419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8%、8.0%、15.0%,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24.7:24.2:51.1。全市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呈現出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局面。
教育事業碩果纍纍
自2007年以來,化州市認真開展省部署的全省學校危房改造工作,在 “並、拆、修、建”四個方面狠下工夫,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省下達給該市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任務,工程進展比較順利。目前該市已完成省下達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危房改造控制數,撤併學校219所,拆除D級危房445幢共17.5萬平方米, 維修C級 危房172 幢共13.6 萬平方米, 新建 校舍300 幢共15.6萬平方米。2003年,該市市委、市 政府 作出 決策,動工興建化州市一中高中部,新建高中部規劃為120個班,建築 面積21萬平方米,已於今年9月份實現整體 搬遷。針對該市職業中學教育相對落後的狀況,化州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將化州市職業技術學校搬遷到下郭街道,按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標準建設,建成後可容納一萬名學生就讀。一直以來,該市把創辦優質教育作為政府執政為民的一件大事,作為維護和發展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切實抓緊抓好。通過不懈的努力,1988年至1992年,該市 (縣)先後被評為全國掃盲先進縣、省學校危房改造 “特等”縣、省學校危房改造中國小危房工作先進集體;1994年,該市 “普九”以較高檔次通過了省、市驗收,確認達標;1997年,該市被評為省 “兩基”工作先進市 (縣),被評為省中國小實驗室建設先進單位,被確定為省12個素質教育實驗縣之一;2000年,該市被評為全國推廣嘗試教學先進市 (縣),榮獲“華夏杯”獎;2002年,該市被確定為省首批省級課程改革實驗區。
近三年來,該市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得國家、省、地市級獎勵達5000多人次。在國小、國中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基礎上,該市高考接連創造輝煌。2000年以來,茂名市的高考成績排列省第二位,而化州市高考成績則穩居茂名市第二位。2000年至2009年,該市高考省專線以上60440人,本科線以上23020人,重點線以上4122人。每年都有學生被錄取到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深造。該市歷年高考考試秩序井然,沒有出現違紀現象,得到省教育考試院、茂名市考試中心等的好評。該市2007至2009年的高考組考方案被省教育廳在高考組考會上推介,茂名市考試中心對此方案作了轉發。2009年,該市高考再創佳績:一是上線總人數首次突破萬人大關,上線率創新高。全市13746人參加高考,上專科線以上10088人,上線率73.39%;上本科線以上3633人,上重點線492人。二是24人獲得全省單科狀元,創歷史紀錄。全市獲理科基礎滿分 (150分)23人, 獲文科基礎滿分(150分)1人,共24人並列獲全省理科基礎、文科基礎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