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哲學

所謂模糊哲學,是一個新詞語。它是從厚黑學中或中國古代哲學中引申出來的。老子裡的“大智若愚”或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還有“難得糊塗”的處世哲學。

模糊哲學

所謂模糊哲學,是一個新詞語。它是從厚黑學中或中國古代哲學中引申出來的。老子裡的“大智若愚”或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還有“難得糊塗”的處世哲學。做人,一則不能太顯擺,槍打出頭鳥;二則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看淡些;三則不必斤斤計較,要海納百川,心胸開闊,宰相肚裡能撐船,有氣度才能勝。模糊哲學理論思想是模糊的。思想是模糊的。為什麼思想是模糊的,我覺得一個思想應該是對一個關係的直觀把握,關於直觀把握已經在一進制中做了說明。其實不只是關係那么簡單,還有對意識情感的直觀把握。我們看到了愛,不是因為利益,惻隱不是利益。是意識,一種意識。我們看到了,就描述他。和我們描述任何事物一樣,我們都在描述一個事物,描述我們自己的內心圖景。一個具體的事物,我們都很難準確的描述,而對於思想這樣的抽象的東西,其描述是更加模糊的,因此我們可能是用一系列的比喻,或者用某種不同事物的組合。就如同科幻中的外星人,取了很多動物的特徵,進行組合,因為外星人是模糊的,所以我們的表達看起來也就是模糊的,如果清晰了就不是外星人了。我們的描述是對對象的接近,因此如同小孩子表達內心感受一樣,很多詞是錯誤的,在我們大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是,這個思想是真的,詞語因為思想而有意義。藝術是模糊的,清晰的是哲學。藝術本身也就是在描述一種感受,描述內心。我們的音樂是模糊的聲音。當我們清楚的表達的時候,就不是音樂,而是動物叫,風在吹。我們清楚表達的時候叫朗誦,而模糊表達的時候,才是歌唱。周杰倫的歌誰也聽不清楚在說什麼,但是還是有人唱,因為是音樂,音樂本身就是模糊的。清晰不是藝術,我們看不到清晰的藝術。比如畫畫,模糊的叫藝術,清晰的叫作圖。情感也是一樣的,是人際關係的模糊,如果我們清楚的分開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們就成為純粹的生意關係和工作關係,而感情總是對這些關係進行了模糊。用一句俗話說,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和我分清楚了,就不是感情。我們需要有所表達,要不斷表達新的東西,因此就產生了模糊的概念。這些模糊是故意的,是通過模糊來表達意識,意識是高層次的,是對一種本質的表達,而這些必須突破具體。因此形成了模糊。因此思想總是模糊的,如果清晰了就不是思想。我不知道世界為什麼向模糊發展。因為一切概念都是一個具體,而世界應該是統一的,因此越內在,實際上是越模糊。統一就意味著模糊,所以思想必然是模糊的。我們對於一個概念的表達,首先是模糊的方式,然後逐漸清晰。所以思想總是模糊的,而哲學就是對模糊的把握,就是不斷的對模糊進行分析,使得模糊呈現清楚的性質。也許這就是思林所說的哲學的終點是科學。我們的思想是對世界的直觀把握,所以是模糊的,因為直觀而模糊。這個模糊就如同火山,不斷噴發岩漿,這些岩漿開始沒有任何形象,然後才逐漸成為山,成為土地。所以我們不必拒絕模糊,我們要保證這個火山時刻是活躍的,因為這裡是思想的源泉。我們的世界非常平靜,但是火山口就難以琢磨,但是新大陸就是從這裡誕生的。不斷的新生是必須的,泉水不斷的湧出,是必須的,我們現在要開源,要清除堵塞我們思想自由的種種障礙。我們的智慧和理論都是從思想開始的,如果把思想壓抑,那么任何理論必然是走向乾枯。我們的描述開始就是模糊的,不是能夠清楚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的世界,規則是死的,思想是活的。我們的物質其實也是模糊的,比如我們的水,就是一個模糊,因為模糊而存在,一旦我們把水說成是H2O,那么水的概念就不存在了。人也是模糊的,一旦我們把人看成原子堆,那么人的概念就不存在了。沒有模糊就沒有音樂,沒有模糊就沒有感覺,沒有模糊就沒有色彩,沒有模糊就沒有美。世界是模糊的世界。其實最模糊的哲學應該算辯證法,既黑又白,既是又不是,既好又壞,既對立又統一.簡直是模糊的範例.中國古代的最高哲學,道也是恍兮惚兮.儒家鼻祖孔子最大的心得是中庸.哈哈哈.這就是大道無言的奧秘了.對待思想,我們的關鍵是去觸摸對象,如果一個思想能夠讓我們觸摸到一個新的對象,那么這個思想就是成功的,而不在於這個思想是否符合語法,是否符合規則,是否符合學術。有了思想,不愁沒有學術,相反沒有思想,就失去了一切。在現實生活中,人的多面性讓人難以看清人的真實面目,特別是我們中國人崇尚智慧、敬仰計謀。人的多謀、多智、能在人間周旋,就是能人、好人。說實話,辦實事,腳踏實地的搞工作、科研、做事的人員,成了呆子、老實人甚至是傻子。現實生活中好多人的話語讓人難以理解,是真心話、是諷刺、是反話讓人難以辨別。工作幾十了中國人的話語還是雲裡霧裡的感覺,深感“難得湖塗”是人生體驗的精闢表白。現實的我追求真誠,理想的我追求純正。生活中追求自然,人生中追求自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