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5年 前,在家鄉讀國小、中學、高中
1975年-1978年 任中學教師、政府機關公務員
1978年-1982年 在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讀哲學本科,獲哲學學士學位
1982年於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本科畢業。在揚州大學工作三年後回校讀碩士研究生,留校任教後於南京大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985年-1988年 在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讀倫理學研究生,獲哲學碩士學位。
1988年-1992年 在東南大學工作,任講師、副教授;哲學與科學系副系主任。1992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2-1998年 任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教授、系主任、文學院副院長,獲南京大學博士學位。
2000年6月—2015.1,東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人文社會科學學部主任(2010年始)
2015年1月,江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東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部主任,東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東南大學特聘教授,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世界倫理中心副主任(主任為杜維明教授)、資深研究員。
社會兼職
第七屆全國青聯委員
第七屆江蘇省青聯副主席
第八、九、十屆江蘇省政協委員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
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人文素質教育教學委員會委員
國家社科基金評審特邀專家
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
江蘇省“333工程”第一層次(院士級)培養對象
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
北京大學套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套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江蘇省委黨校兼職教授
江蘇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委
江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江蘇省高校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成員
江蘇省省黨校系列高級職稱證評審委員會哲學組組長
江蘇省社會科學規劃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哲學組成員
江蘇省學位委員會第一、二、三屆哲學、政治學、法學評審組成員
東南大學首批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主講課程
(一)博士生課程
1、中國倫理研究 40課時;
2、經典著作研讀(黑格爾康德道德哲學研究) 60課時;
3、中國人文管理研究 60課時;
4、當代學術前沿(系列之一) 60課時;
5、經濟倫理研究 40課時
(二)碩士生課程
1、中國倫理史(倫理學專業必修、科技哲學專業選修)60課時;
2、中西方哲學與文化(比較倫理與文化)40課時
3、中國人文管理(中國經濟倫理與管理倫理)40課時
(以上課程,東南大學建築學系、藝術系、政治學系、南京大學哲學系、南京藝術學院藝術系的碩士生,東南大學建築系、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博士生選修)
(三)本科生選修課
1、中西方文化比較(40課時)
2、“文化與安身立命”大課堂(40課時)
3、“中國倫理”大講堂(40課時)
研究方向
1、主要研究領域:道德哲學、中國倫理、道德教育。
2、交叉研究領域:中西方比較文化;經濟倫理與管理倫理。
主要貢獻
承擔課題
1、傳統倫理與中國特色的道德教育(國家“八五”社會科學青年基金、國家“七五”教育科學規劃基金、0.7萬、1992年——1995年)
2、傳統倫理的現代價值研究(國家“九五”社會科學基金、1.5萬、1995年——1997年)
3、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倫理體系研究(國家“十五”社會科學基金、5.3萬、2001年——2003年)
4、當代中國倫理建設工程研究(江蘇“九五”社科基金重大工程課題、5.0萬、1997年——2000年)
5、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研究(江蘇“十五”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工程課題、4.0萬、2001年——2002年)
6、中國德育哲學研究(國家“九五”社會科學基金、國家“九五”教育規劃基金重點課題、4.0萬 1997年——2001年)
7、倫理—經濟生態與江蘇道德發展研究(江蘇“十五”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工程課題、3.0萬、2004年——2005年)
8、經濟-文化協調發展的理念和戰略研究(江蘇“十五”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5.0萬、2002年-2004年)
9、文化-經濟協調發展的理論研究(江蘇“九五”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0萬 2000年-2002年)
10、現代德育哲學研究(江蘇“九五”教育規劃基金重點課題、1.0萬 1998年——2001年)
11、江蘇跨世紀發展的人文矛盾研究(江蘇科委“九五”軟科學重點課題、2.0萬、1997年—2001年)
12、南京經濟發展的人文矛盾研究(江蘇科委“九五”軟科學重點課題、1.0萬、1997年—2001年)
13、“江蘇發展道路和發展特色”的發展倫理學思考(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2004年招標課題、3.0萬、2004年-2005年)
14、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思想道德與和諧倫理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課題、30萬、2005年—2008年)
15、當前我國思想、道德、文化多元、多變、多樣的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25萬、2006年—2007年)
16、多元文化—網路技術背景下的青少年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的規律研究(全國教育規劃重點項目、2萬元、2007年—2009年)
1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內涵研究(中宣部重大委託項目、4萬元、2008年—2009年)
研究經歷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研究可以當作學術研究第一個十年計畫。十多年來,主要研究方向為傳統倫理與中國特色的現代道德理論。整個研究分四大步驟,第一步,從邏輯與歷史兩個緯度對中國傳統倫理進行獨特的研究和詮釋(專著《中國倫理的精神》、《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第二步,從巨觀和個案兩個方面考察中國傳統倫理的現代價值(專著《文化撞擊與文化戰略》、《儒學與日本模式》);第三部,從道德教育、經濟管理、現代化三個角度探討中國倫理的現實價值(專著《道德與自我》、《中國人文管理》、合著《科學文化與中國現代化》);第四步,形成關於現代中國倫理建構的哲學理念和哲學思路(專著《中國倫理精神的現代建構》)。以上著作中,代表作為“中國倫理精神三部曲”(《中國倫理的精神》、《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中國倫理精神的現代建構》)由此基本上形成關於傳統倫理與現代中國道德理論的一家之言。2000年出版的獨立專著《倫理精神的價值生態》可視為由第一個十年計畫向第二個十年計畫轉變的標誌。由此,學術研究轉入理論建構階段,該階段的第一部專著為《道德形上學的精神哲學基礎》。
1986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教育研究》等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80多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五篇,出版個人獨立專著九部,作為第一帶頭人合著3部。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三等獎一項,獲國家教育部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一項,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二項,二等四項,三等獎一項,獲其它一、二等獎五項。主持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工程項目十多項。作為學科第一帶頭人和學科梯隊的組織者。
專著作品
1、中國倫理的精神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5年 (獨立專著)
河海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22萬字
2、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2年06月 (獨立專著)
台灣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998年版 37萬字
3、中國倫理精神的現代建構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7年07月 (獨立專著) 60萬字
4、倫理精神的價值生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07月 37萬字
單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06月 修訂本(獨立專著)42萬字
5、道德形上學體系的精神哲學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獨立專著)60萬字
6、道德與自我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年12月 (獨立專著) 25萬字
7、儒學與日本模式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5年 (獨立專著)20萬字
8、中國人文管理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5年 (獨立專著) 30萬字
9、文化撞擊與文化戰略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年07月(獨立專著)25萬字
10、教育倫理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合著,本人為主要帶頭人) 24萬字
11、科學文化與中國現代化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2年12月 (合著,其人為主要帶頭人與撰稿人之一) 38萬字
12、文化與安身立命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年12月 (獨立專著) 40萬字
編著作品
1、科學倫理學 南京工學院出版社 1988年版 (參著)
2、倫理學探微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1992年版 (參著)
3、中國文化概論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4年版 (參著)
4、現代校園文化概論 河海大學出版社 1994年版 (主要帶頭人)
主要論文
(1986年以來,以發表時間為序)
1、人際關係與新道德 《江海學刊》 No.86.2 0.8萬字
2、論道德偏見 《合肥工大學報》 No.86.1 0.8萬字
3、中國古代人性範疇新探 《合肥工大學報》 No.86.2 0.9萬字
4、論道德、道德教育的現代化與中國特色 《南京社會科學》 No.86.3 0.8萬字
5、淺論中國特色的道德文明 《南京師範大學學報》 No.86.4 1.0萬字
6、論個體道德需要 《江海學刊》 No.87.3 0.8萬字
7、再論道德需要 《南京社會科學》 No.87.1 0.7萬字
8、人情味--民族道德思考 《社會學探索》 No.88.5 0.8萬字
9、道德理性機制的結構與品格 《哲學探討》 No.88.4 1.0萬字
10、初級階段倫理精神民族形態 《改革與探索》 1989 0.7萬字
11、論人情主義的民族倫理精神 《社會學探索》 No.89.3 0.8萬字
12、論人情味 《江蘇社會科學》 No.89 專輯 1.0萬字
13、道德現代化的民族道路 《道德與文明》 No.89.3 0.45萬字
14、論中國倫理精神的結構 《哲學探討》 No.89.3 1.0萬字
15、中國道德的重建 《哲學探討》 No.89.4 0.9萬字
16、傳統倫理精神的形態 《學術界》 No.89.5 1.0萬字
17、玄學倫理與民族精神形態 《江海學刊》 No.89.6 0.9萬字
18、中國文化的主體特質 《社會科學家》 No.89.6 0.7萬字
19、中國倫理精神的現代化與世界化 《社科信息》 No.90.3 0.5萬字
20、人情再論 《寧夏社會科學》 No.90.3 1.0萬字
21、倫理文化與管理精神 《管理者》 No.90.1 0.7萬字
22、儒家人倫設計的特點與內在矛盾 《社會科學家》 No.90.3 0.9萬字
23、人情與管理 《上海管理科學》 No.90.4 0.4萬字
24、儒家人性觀的特點與內在矛盾 《江蘇社會科學》 No.90.3 1.0萬字
25、傳統倫理精神結構的重建 《學術界》 No.90.6 1.0萬字
26、中國文化中的倫理與道德概念 《社科信息》 No.90.12 0.5萬字
27、科技創新的文化機制 《科學學研究》 No.91.1 1.0萬字
28、倫理政治與民主政治 《江海學刊》 No.91.1 1.0萬字
29、傳統文化與德育的科學化 《教育研究》 No.91.3 0.8萬字
30、中國倫理的國情與道德現代化的思路 《江蘇社會科學》 No.91.1 0.9萬字
31、《四書》倫理結構與中國道德的精神 《東方文化》No.91 1.0萬字
32、中國倫理精神的結構 《人文雜誌》 No.91.3 1.0萬字
33、天人合一與神人合一 《學術研究》 No.91.4 1.0萬字
34、時代精神、民族精神、校園精神 《道德與改革》1991專輯 0.9萬字
35、再論中國倫理精神的結構 《鵝湖學刊》(台灣)No.92.3 1.0萬字
36、道德需要:道德教育體系的理論基石 《教育研究》 No.92.3 1.0 萬字
37、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管理精神 《管理世界》 No.92.1 0.8萬字
38、自我:當代西方教育思潮的核心 《教育研究》 No.92.1 0.4萬字
39、東西方文化“自我”形態的比較 《江蘇社會科學》 No.92.2 1.0 萬字
40、人治與法治 《學習與探索》 No.92.4 1.0萬字
41、文化整合與中國文化的重建 《江海學刊》 No.92.4 1.0萬字
42、倫理政治:中國特色的文化原理與文化機制 《人文雜誌》 No.92. 6 1.0萬字
43、中國前現代化中科學與文化的撞擊 《社科信息》 No.92.9 0.5萬字
44、實事求是,因材施教 《高等教育學報》 No.92.1 0.7萬字
45、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合璧 《社會科學戰線》 No.93.2 1.2萬字
46、中國倫理的概念系統與文化原理 《復旦大學學報》 No.93.3 1.0 萬字
47、新儒學與中國文化的現代化 《江蘇社會科學》 No.93.3 1.0萬字
48、中國四德與希臘四德 《學術研究》 No.93.4 1.0萬字
49、陣痛中的文化轉型 《學海》 No.93.4 0.8萬字
50、市埸經濟與教育的價值導向 《教育研究》 No.93.7 0.8萬字
51、人倫傳統與中國式管理的組織形態 《天津社會科學》 No.93.6 0.9萬字
52、“人”的理念與中國式管理的理論元點 《東方文化》 No.1993 1.0萬字
53、自我--當代中國教育面臨的挑戰 《教育評論》 No.93.10.4萬字
54、中國特色的校園文化與校園精神 《中國教育報》 No.93.4.14 0.5萬字
55、科學道德與科學倫理學的建構 《深圳大學學報》 No.93.3 0.8萬字
56、中國式管理的文化力 《管理工程學報》 No.94.1 0.8萬字
57、中國式道德教育的價值結構與運行原理 《社會科學戰線》 No.94. 2 1.2萬字
58、再論“自我”與當代中國教育面臨的挑戰 《德育天地》 No.94創刊號 1.0萬字
59、論中國道德的精神 《孔子研究》 No.94.1 1.5萬字
60、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江蘇社會科學》 No.94.4 1.0萬字
61、市埸經濟與現代中國倫理的轉換點《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No.94.1 0.9萬字
62、經濟與人文力 《南京大學學報》 No.94.4 1.0萬字
63、文化模式與管理智慧 《齊魯學刊》 No.94.6 1.0萬字
64-65、心理與人心 《中國軟科學》 No.947-8 1.2萬字
66-68、師尊.師德.師道 《師範教育》 No.94.10-12
69、倫理智慧與市場經濟的文化力 《江海學刊》 No. 95.1 1萬字
70、論文化力 《社會科學戰線》 No. 95.2 1.2萬字
71、中國式管理的領導形態 《領導理論與實踐》 No.95.1 6千字
72、中國倫理的重建 《天津社會科學》 No.95.2 1萬字
73、孔孟之道與價值轉換 《孔子研究》 No. 95.1 1.5萬字
74、孔孟之道的歷史形態與自我更新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No. 95.4 0.6萬字
75、論“孔孟之道” 《開放時代》 No.95.11 0.6萬字
76、倫理智慧與經濟、社會的健全發展 (台)《人文學報》 95 第19期 1.2萬字
77、論“孔孟之道” (台)《孔孟月刊》 第397期 1.5萬字
78、概念詮釋系統與文化難題的突破 《光明日報》 95.8.3
79、道德建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民眾》 No.96.7
80、“大學之道”與中國式道德教育的文化原理 《教育研究》 No.96.1 1.2萬字
81、文化理念與文化難題的突破 《復旦大學學報》 No.96.3 1.2萬字
82、修養傳統與道德自我的建構 《人文雜誌》 No. 96.4 1.2萬字
83、人倫傳統與倫理實體的建構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No. 96.3 1.2 萬字
84、論文化力 《哲學與文化》 第263期 1.2萬字
85、中國式道德教育的價值結構與運行原理 台灣《中國文化月刊》第201期 1.2萬字
86、論現代中國倫理道德建設 《書與人》 No.96.6 1.2萬字
87、道德建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民眾》No.96.7 0.4萬字
88、經濟-人文生態與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後力 《管理世界》No.96.5 1.0萬字
89、漫談人生哲理 《江蘇改革》 No.96.12、97.2 0.4萬字
90、倫理研究要尋找轉換點 《光明日報》96年9月14日
91、三綱五常與秦漢之際的倫理轉換 東大社科論叢 第一期
92、法律秩序與倫理效力 《天津社會科學》No.97.41.2萬字
93、善惡因果律與倫理合理性 日本《中國研究》97年8月號 1.4萬字
94、倫理的文化本性與文化定位 《中州學刊》 No.97.4 1.3萬字
95、倫理與經濟發展的人文動力 《學海》No.97.4 1.0萬字
96、倫理精神與宗教境界 《孔子研究》 No.97.4 1.4萬字
97、人倫坐標與倫理秩序 《學術研究》 No.97.5 1.0萬字
98、經濟生活中倫理世俗性與超越性 《哲學動態》 No .97.8 0.6萬字
99、人性設定與倫理品質 台灣《孔孟月刊》 No.97.6 1.3萬字
100、變革時期的倫理難題與突破視角 《學習與探索》No .97.4 1.2萬字
101、倫理對經濟發展的內在人文推動 《學術季刊》No.97.3 1.3萬字
102-103 師尊 師德 師道 《德育天地》No.97.2-3 0.8萬字
104、倫理與經濟發展的人文動力 《江蘇統戰》 No.97.1 0.2萬字
105-106、學者的入世與出入 《江蘇改革》No.97.1-2 0.7萬字
107、倫理建構的規律 《領導理論與實踐》 No.97.2 0.7萬字
108、人生的賭博 《警方》No.97.2 0.4萬字
109、意義的人文智慧 《民眾》 No. 98.4
110、“文化理解”與文化引進 《江蘇社會科學》 NO. 98 .2 0.9萬字
111、道德理性與生命智慧 《人文雜誌》 No.98.5 1.0萬字
112、人倫坐標與倫理秩序 《學術研究》 No.98.1 1.0萬字
113、“德”-“育”生態論 《東南大學學報》 No.99.2 1.0萬字
114、經濟倫理與經濟發展的人文力 《江海學刊》 No.99.3 1.0萬字
115、善惡因果律與倫理合理性 《學術季刊》 No.99.3 1.1萬字
116、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變革與現代中國的倫理轉換 《學習與探索》 No.99.2 1.0萬字
117、價值衝突中倫理建構的生態觀 《哲學研究》 No.99.12 1.2萬字
118、“新儒學理性”與“新儒學情結” 《中國社會科學》 No.99.2 1.5萬字
119、反傳統主義大學文化的人文品質反思 《教育研究》No.2000.1
120、倫理生態與倫理精神的價值合理性建構 《人文雜誌》No.2000.4
121、社會秩序中的倫理效力 《學術月刊》No.2000.9
122、市民社會與倫理精神的價值合理性 《江海學刊》NO.2000.6
123、當代倫理精神的生態合理性 《中國社會科學》No.2001.1
124、The Rationality of Modern Confucianism and the Nostalgia for Confucian Orthodoxy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2001.1
125、倫理精神的生態對話與生態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No.2001.6
126、傳統的文化功能與主體的現實責任 《孔子研究》No.2001.1
127、教育的倫理意義與倫理精神前提 《教育研究》No.2001.1
128、倫理—經濟的生態復歸 《江蘇社會科學》No.2001.5
129、倫理—經濟的合理生態及其所需要的合理品質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No.2001.1
130、“文化理解”與價值衝突 《學海》No.2001.1
131、“人文力”的形上基礎及其方法論意義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No.2001.1
132、人文精神的培育及其價值合理性 《江蘇教育研究》No.2001.5
133、實施以德治國亟需澄清的幾個理論誤區 新華社內參《江蘇參考》2001年第14期
134、應對“全球化”的價值理念及其道德教育難題 《教育研究》No.2002.5
135、德-法整合的法哲學原理 《東南大學學報》(社科版)No.2002.3
136、物理與人理 《中國學者心中的科學與人文——科學人文關係卷》雲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6月版
137、“誠信”的形上道德原理及其實踐理性法則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版)No.2003.6
138、中國倫理理念的價值生態及其在文明互動中的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No.2003.6
139、道德教育的價值始點及其資源性難題 《教育研究》No.2003.10
140、道德體系與市場經濟的“生態相適應” 《江海學刊》 No.2004.1
141、哲學社會科學與社會文明的協調發展 《光明日報》 2004.6.8 第四版
142、道德體系的人文之根與價值之始 《人文雜誌》No.2004.4
143、法哲學體系中道德—法律生態互動的價值資源難題 《天津社會科學》No.2004.4
144、高技術的倫理中道 《道德與文明》No.2004.4
145、“經濟決定倫理”理論範式的合理性限度 《復旦學報》No.2004.6
146、高技術的倫理 - 道德悖論及其文化戰略 《光明日報》No.2004.9.14.B4
147、韋伯倫理 - 經濟理想類型的歷史價值取向 《倫理學研究》No.2004.5
148、教育如何在文化上強省 《江蘇教育研究》No.2004.7
149、“經濟倫理”:一個虛擬命題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1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3
150、“實踐理性”與“倫理精神” 《哲學研究》2005.1 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5.9
151、道德形上學的方法論體系 《哲學研究》2005.11
152、從本體世界觀到生態世界觀 《哲學動態》2005.5 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5.8
153、“人文素質”的教育形態及其知識生態 《教育研究》2005.8
154、韋伯倫理—經濟“理想類型”的道德哲學結構 《南京大學學報》2005.5
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6第1期複印
155、論“倫理世界觀” 《道德與文明》 2005.4
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5第12期複印
156、現代教育的文化矛盾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2005.4
《新華文摘》2005.23轉載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5第12期複印
157、倫理—經濟生態:一種道德哲學範式的轉換 《江蘇社會科學》 2005.4
158、道德體系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價值資源難題 《東南大學學報》 2005.1
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5.4
159、倫理—經濟生態與江蘇和諧社會建設 《南京社會科學》2005
160、意識形態、民族精神與理論學術三者的統一 《紅旗文稿》 2005.12
161、和諧倫理的道德辯證法 《光明日報》2005.12.6.第八版
162、基因技術的道德哲學革命 《中國社會科學》2006.1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2 轉摘
163、倫理世界“預定的和諧” 《哲學動態》2006.1
164、倫理感、道德感與“實踐道德精神”的培育 《教育研究》2006.6
165、道德哲學體系中的個體、集體與實體 《道德與文明》 2006.3
166、倫理的實體與不道德的個體 《學術月刊》 2006.5
《新華文摘》2006.20轉摘
167、道德世界“預定的和諧” 《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6.1
168、“衝動形態的倫理”與道德教育的哲學範式 《中國德育》2006.1
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05第8期複印
169、倫理—經濟概念互釋中的意義對話與價值異化 《江海學刊》2006.5
170、道德形上學體系的精神哲學形態《天津社會科學》2006.12
171、倫理實體的諸形態及其內在的倫理—道德悖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6
(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7.1轉載)
172、倫理—經濟衝動的合理體系(上) 《理論與現代化》 2006.5
173、倫理—經濟衝動的合理體系(下) 《理論與現代化》 2006.5
174、恥感的道德哲學意義 《光明日報》2006.10.30第12版
175、以倫理看待發展 《江海學刊》2006.3
176、電子“信息方式”下的“倫理世界” 《中國社會科學》 2007.2
177、基因技術的“自然”倫理意義 《學術月刊》 2007.3
178、“倫”的傳統及其“終結”與“後倫理時代” 《哲學研究》 2007.6,(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7.10轉載)
179、道德形上學體系由現象學向法哲學的轉換及其概念過渡 《哲學動態》2007.11
180、恥感與道德體系 《道德與文明》 2007.2(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7.6轉載)
181、儒家和諧倫理體系及其道德哲學意義 《道德與文明》 2007.6
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8.4複印
182、倫理—經濟“衝動的合理體系”的法哲學概念 《理論與現代化》 2007.3
183、“倫理精神”及其“價值生態》 《倫理學研究》 2007.4
184、道德形上學體系的歷史哲學結構 《學術論壇》 2007.9
185、道家倫理的精神哲學意義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07.2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轉摘,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7.5複印
186、“經濟衝動”的法哲學結構及其道德形上學的概念轉換 《東南大學學報》 2007.2
(《新華文摘》2007.14轉摘)
187、傳統文化與現代人的安身立命(專稿) 《解放日報》2008.5.4,第9版,0.8萬字
188、生態文明的道德哲學形態 《天津社會科學》 2008.5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2008.6轉載
189、科技倫理的生態智慧 《江蘇行政學院》2008.4
《高等學校文科學報》2008.5轉摘,人大複印資料《倫理學》2008.9複印
190、The meaning-dialogue in mutual interpretaion of ethical-economical concepts and its value dissmilation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s》2008.6 Volume3. Number2.June2008
191、20世紀倫理—經濟範式與道德哲學的理論創新 《道德與文明》2008》.5
192、當“理性”僭越了“精神” 《中國德育》卷首語 2008.9
193、訪俄三題 《四川文學》 2008.12
178-185、為在各報紙學術版上發表的論文
獲獎記錄
個人榮譽
1992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成為中國當時最年輕的哲學倫理學教授
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2年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
2018年12月,受聘為東南大學首批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論文獲獎
1、中國特色的道德文明(獨立專著)
(1)全國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三等獎(1992年)
(2)江蘇省教委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1995年)
2、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獨立專著)
(1)江蘇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1994年)
(2)華東地區優秀理論著作二等獎(1994年)
3、科學文化與中國現代化(合著)
江蘇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1994年)
4、道德與自我(獨立專著)
(1)江蘇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997年)
(2)教育部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9年)
5、中國人文管理(獨立專著)
江蘇省教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998年)
6、中國倫理精神的現代建構(獨立專著)
(1)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1998年)
(2)江蘇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1999年)
(3)教育部優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2002年)
7、教育倫理(合著,第一帶頭人)
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2001年)
8、“新儒學理性”與“新儒學情結”(論文)
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2001年)
9、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2002年4月)
10、倫理精神的價值生態(獨立專著)
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2004年)
11、“江蘇發展道路的發展倫理學研究
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2006)
12、道德形上學的精神哲學基礎
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