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槓天神”,又名“唱天神”、“灶爺卷”,是1918年發源於河南省 新蔡縣,流傳在駐馬店市東南部新蔡縣、正陽縣及豫皖接壤地區的一個地方劇種。該劇種唱腔曲調口語化,特別是方言俚語的運用讓人們感到樸實親切,曾一度流行田間地頭、尋常巷陌。其僅用打擊樂伴奏、唱腔無固定音高的地方稀有劇種。該劇演出形式輕便靈活、演出場地大小皆易、演出時間可長可短、唱詞通俗易懂等特點。在演出劇目內容上,經常演出生活小戲、鄰里和睦戲、勸善勸賭戲。發展歷程
1918年,北方逃荒藝人周瞎子創造了“槓天神”劇種,到解放前夕達到鼎盛。
使“槓天神”傳承下來的,是一個戲班班主劉志明。1941年,劉志明在飾演《張郎休妻》中的郭三姐把眼睛哭瞎後,為了傳承發揚,他招收了一班學員,才得以把這一劇種保留至今。發現“槓天神”並一直致力於該劇種研究的龔國強說:“當時正值解放戰爭時期,社會動盪,另有梆劇、曲劇等大劇種盛行,加上老藝人相繼去世,演出舉步維艱,1947年戲班宣告解散。”
“槓天神”再現風采1987年10月,新蔡縣在普查、收集傳統戲曲藝術遺產的工作中,時任該縣文化局局長藝術股副股長的龔國強在佛閣寺鎮發現已失傳40餘年的地方稀有劇種——“槓天神”。
1987年12月4日,河南省戲劇研究所有關同志在該縣錄製大型傳統連台戲《張郎休妻》“迎門打”一折。
2004年,為迎接河南省首屆稀有劇種及曲藝會演,駐馬店市文聯根據資料記載,在新蔡縣費盡周折找到了劉敬州。通過劉敬州,又找到了同門師兄弟71歲的梅澤運和66歲的吳根榮,這是止2009“槓天神”劇種最後的三個傳人。
2004年10月31日。三位老人在省城20分鐘的深情演繹,征服了評審的心。“槓天神”曲調《張郎休妻》第4折“迎門打”榮獲河南省首屆民間傳統優秀戲曲會演最高榮譽——特別貢獻獎。
藝術特色
槓天神是由曲牌體向板腔體過渡的中介形式,由唱腔及打擊樂兩部分組成。傳統曲牌不分行當,只有“楊調”、“花調”等少數曲牌為老生及丫鬟旦的專用曲牌。演員全用大嗓演唱,由於無管弦樂伴奏,唱腔無固定音高。
槓天神唱腔音樂的形式與當地民歌、小調、方言俚語有密切關係。汝河下游的新蔡、正陽兩縣的民歌小調是槓天神劇種曲牌的重要樂匯來源。其特色既保留著民歌中四句、兩句為單一曲體的特點,又吸收了板腔體中一些板式轉換的方法,形式靈活,運用自如,唱中夾白,白中有唱,並可數板聯句以盡其意。特別是地方語言音韻、語調語氣的強調,更突出了槓天神劇種唱腔音樂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民間風格。
槓天神的唱腔曲牌,其音階以五聲音階為主,輔以變宮或清角的六音階。在向板腔體過渡的曲牌唱腔中也有變宮清角出現的七聲音階。它的唱調以宮腔調為主,間或亦用徵調式、羽調式。
劇目分類
槓天神演出劇目主要分為三類:一是祭神還願戲;二是農村家庭生活小戲;三是民間傳說的傳統故事戲。目前槓天神演出的代表作品為《張郎休妻》、《站花牆》等。節目的特點是情節生動、通俗易懂、內容曲折、有頭有尾,能調動觀眾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