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派

構成派

構成派,一戰前後,蘇聯的一些青年藝術家在立體主義、未來主義等的影響下,積極探索工業時代的藝術語言,他們頌揚機器的特徵,提倡用工業精神來改造社會生活,認為藝術表現不應該依賴油畫顏料、畫布、大理石等傳統材料,而應取決於塑膠、鋼鐵、玻璃等現代材料,藝術的形式也應是抽想的幾何形式。構成派是俄羅斯先鋒派藝術中對於建築學、城市規劃和工業設計影響最大的派別。構成派藝術家力圖用表現新材料本身特點的空間結構形式作為繪畫及雕塑的主題。他們的作品,特別是雕塑很像工程結構物,因此被稱為構成主義。

基本信息

簡介

構成主義設計構成主義設計
一戰前後,俄國的一些青年藝術家,他們把抽象幾何體組成的空間作為藝術的內容,在構圖上往往顯較唐突,驚險或出其不意。強調體積構成的簡潔與宏大。
構成派力圖表現新材料本身特點的空間結構形式作為繪畫及雕塑的主題。1920年發表的《生產宣言》,奠定了構成派主義的理論基礎。

理論基礎

1920年發表的《生產宣言》奠定了構成主義的理論基礎。在政治上,構成派試圖把對傳統的拋棄及對技術的熱情與共產主義的理想聯繫起來。 在藝術上,以抽象的雕塑結構來探索材料的效能,並將產品、建築與文化聯繫起來,強調根據與工業化世界的關係來定義“藝術家”,這樣,構成主義就與繪畫、雕塑等傳統美術相脫離,而走向了實用的“設計”範疇。

代表作

構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雕塑家塔特林(VladimirTatlin,1885-1953)設計的第三國際紀念塔。這座紀念塔於1920年首次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列展出,它以新穎的結構形式體現了鋼材的特點和設計師的信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