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園村

榴園村隸屬於安徽省 淮北市 烈山區 烈山鎮,位於淮北市市東部山區,龍脊山腳下。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榴園村隸屬於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位於淮北市市東部山區,龍脊山腳下,榴園村下轄宋莊、塔山、趙莊和劉莊4個自然村,共有12個村民組,人口2800人,土地面積3000畝,74名黨員, 1 個黨支部、4 個黨小組,主要以生產石榴經濟作物為主。人均收入從2006年末的3500元提高到2011年末的9800元。

關於榴園

古石榴園

坐擁近千畝的塔山明清古石榴園。園內有古樹587株,平均樹齡150歲,是迄今華東地區年代最久遠的古代石榴園。

參井

古石榴園內,有一處參井,相傳為八仙之一張果老機緣巧合獲得千年人參之處。參井的水常年豐沛,水色清亮透明,富含多種有益人體的微量礦物質,飲之甘冽爽口,讓人神清氣爽。果農告訴記者,這處井水相當純淨,用它燒水的水壺從來沒有出現過水鹼,是品質優良的礦泉水。明清石榴古樹長勢這么好,就得益於常年用它灌溉。它的底部是一個天然岩洞,通過暗河直達東海,所以一年四季從不乾涸。

塔山寺遺址

參井上方,是塔山寺遺址,張果老早年修行之所。當年為一處四合小院,有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屋頂是琉璃小瓦。村里長者介紹,塔山寺一直保存明清式樣,廊柱雕刻著一副“寺小神仙大,榴紅香火長”的對聯,與門前千畝明清古石榴園遙相呼應,現僅存遺址一處。
順山勢蜿蜒,榴花溪水流潺潺。榴花似錦的五月,落英繽紛順流而下,清澈池水倒映著樹木房舍,故有榴花溪之美稱。

蓮花池

山腳下,有一水池,相傳八仙經常團聚在池邊品嘗石榴、賞月、飲酒。八仙之一的何仙姑看到碧水盈盈,忍不住將一枝荷花插在池中。霎那間,片片蓮葉、朵朵蓮花布滿了整個水池,蓮花池由此得名。

古鹽道

自塔山一路向南,一路之隔的是趙莊。這條路可是有來頭的:在古代是連線鹽城到西安的交通要道,人稱古鹽道。趙莊有一片瓦房,名曰趙瓦房。以前,周邊地區特別貧困,以茅草房為主,明末清初一趙氏家族從寧山搬遷而來,蓋了幾進幾出的磚瓦房院落,在一片茅草房中特別引人注目,所以得名趙瓦房。趙瓦房下方有一處清泉,井水和參井一樣甘冽,上面安裝有古樸的軲轆。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到此品嘗自己打出來的泉水,別有一番風味。

篩子泉

沿古鹽道至宋莊,沿途有一處橢圓形泉眼群,面積約20平方米,泉水常年不竭。《山套記》有載“篩子泉,每逢山洪爆發,泉水如瀑布上下翻騰,珍珠渾圓。”道路南側山上有幾處亭台,其中一名榴園亭,一名望湖亭,在此登高望遠,胸懷頓時陡然一寬:大美山河,壯哉,美哉!

四眼井

宋莊以人文景觀為主,進莊第一個景點是宋莊大橋。“大橫山河十八彎,宋莊幹勁宜占先。去年鑿井吃甜水,今歲修橋種莊田。馬牛長脫坎坷苦,男女永無跋涉難。同慶生產多方便,共喜農閒任遊玩。”這首詩刻於宋莊大橋,傳承著榴園的文化底蘊。大橋由濉溪縣政府建成於1962年7月20日,至今仍車水馬龍暢通無阻。橋附近有四眼井景觀,誕生於1952年。為了解決村民吃水難,村黨組織帶領民眾歷時一年多,挖出了這口深40多米、直徑1.8米的水井。為了取水安全,在井的上方用大石挖成四個井眼,可以同時從四個井眼裡吊水,故得名四眼井。

榴園新風貌

榴園村整體風格為“新漢風”,民居或依岩、或傍塘、或臨澗,有機有序地散落在山林中隱現,房前屋後遍植石榴。環村小道旁,置有太陽能路燈,夜景璀璨依然。在這裡,看到的是生產與生活、古樸與現代的完美統一,讓人頓生流連忘返之意。
美好傳說在榴園
都說榴園村和別的地方最大的不同是很有底蘊,這可不是一句空話。

張果老成仙地

榴園村三山環繞,自古就有“三山夾一山,不出皇帝出神仙”之說。據傳,神話人物張果老在此得道成仙。
據傳,張果老,本名張果,生於南北朝後期,家在今烈山鎮大山頭東王莊北2公里。張果少年家貧,身體多病無錢醫治,便聽從家人勸告拜塔山寺和尚普善為師出家修行。張果每日晨鐘暮鼓念經習武,不知不覺,數年過去了。
有段時間,張果每天要到八里崗水井挑水,途中經常遇到兩個胖娃娃討水喝。樸實的張果心疼兩個小娃娃,每次都讓他們“咕嘟嘟”喝個夠,因此挑回去的水少了很多,隔三差五被普善痛打一頓。一次,張果不堪忍受皮肉之苦,向普善說出了水少的緣故。面慈心狠的普善沉思一番,給張果出了個歪點子。 那天,兩個娃娃正在喝水,張果掏出紮上紅繩的鋼針,插在男娃的屁股上。男娃吃痛,一頭扎進了張果取水的井裡,女娃趁機向東南逃去。
原來,兩個娃娃是兩個業已成型的千年人參,是被妖僧普善從東海龍王處“順”來的,因普善看管不慎從塔山寺潛逃而出。
張果將男娃從井裡挖出,並帶回塔山寺。普善喜出望外,立即親自動身邀請龍脊山大方寺方丈和皇藏峪瑞雲寺方丈前來觀寶。出門前,他吩咐張果將男參娃給煮熟了,留作他們3人享用,遂飄飄然而去。
眼看參娃已經煮熟,聞著鍋里的香味,張果耐不住誘惑,將參娃連湯汁吃了個精光。為毀滅證據,連刷鍋水都倒給了坐騎驢子喝掉。不多時,普善攜友歸來,張果騎驢便逃。張果擔心普善追上,倒騎在驢背上不時回頭觀望。他這一路逃的實在太狼狽,連腳上的靴子滑落了一隻都沒留意。
若干年後,雲遊四海的張果到處行俠仗義,被世人尊為張果老。聽聞普善已死,便回到塔山寺門前的古石榴園燒藥煉丹。從此,八仙常在塔山寺前下棋作樂。有一次何仙姑與呂洞賓發生爭執,一把將棋盤和棋子掀翻在地。張果老百般調解,兩人才言歸於好。
這些傳說,在榴園的各處美景得到了“印證”:張果老挖出參娃的“參井”常年不竭,泉水甘冽,坐落在明清古石榴園內一新修涼亭邊;張果老逃跑時,喝了參湯刷鍋水的坐騎成了“仙驢”,在龍脊山天梯上踏出一排腳印,旁邊有靴子和包袱砸出的印記;張果老在石榴園內指地泉涌,化為丹井,後人刻碑名曰“丹井”;何仙姑掀翻棋盤,棋子撒了一地,在原地長出了一片橡樹林。上述景觀,至今猶存。可惜原本有九間殿房的塔山寺已被拆除,僅餘遺址。雖盛景不再,榴園深厚的文化底蘊,可見一斑。

特色經濟

我村主要以種植石榴及石榴深加工為主,目前擁有石榴種植面積8萬畝,為全國6大石榴產地之一,年產石榴1000餘萬斤;擁有石榴深加工企業一個,年加工石榴600萬斤,年產值150萬元。2011年10月12日以來先後成功舉辦淮北市三屆塔山石榴旅遊文化節,很好地宣傳了榴園,提高了榴園村的知名度。幾年來的土地流轉工作的落實,新增加石榴種植面積800多畝,伴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石榴產業的壯大見落實。

榴園民俗館

榴園民俗館

美好鄉村建設

又是一年仲秋時。漫步在風景如畫的烈山區烈山鎮榴園村,又紅又大的石榴掛滿枝頭;綠樹掩映間,一幢幢風格統一的房屋,房前屋後壁壘井然,溝渠環繞;村里老人三三兩兩閒聚聊天,怡然自得。
優美的鄉村景致、碩果纍纍的石榴園,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遊客從城裡前去榴園村遊玩。走一走鄉間小徑,摘一摘精品石榴,人們在欣賞鄉村風景、體會農家樂中感受著新農村發展的新貌和豐收的喜悅。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來榴園村旅遊觀光人數達3萬多人,帶動了石榴銷售價格、總量、利潤3個翻番。
今年以來,烈山區選擇以榴園、華家湖新村為重點的6個村作為示範點,根據各村的發展基礎、產業特點、建設現狀和民眾需求,科學編制規劃,明確新農村建設方向。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以風貌改造為突破口,分類指導,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鄉村風貌。
榴園村結合發展鄉村旅遊,重點在環境整治、完善設施以及突出文化內涵上下功夫,突出“新漢風”建築風格,一戶一景、“穿衣戴帽”、精雕細琢,完成風貌改造;實施綠化、硬化、亮化、排水、垃圾中轉站、公廁等基礎設施改造,完成1200平方米為民服務中心、改建村國小等公共設施,古老的小山村煥發出勃勃生機。
整潔的水泥路延伸到各戶門口;路兩邊有花草點綴其間;一盞盞路燈像哨兵一樣整齊地立在路兩旁;活力四射的年輕人在籃球場上歡快地“拼殺”著;老人們在典雅別致的亭子裡“調兵遣將”……村民宋浩在這個小山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看到眼前發生的變化,他激動不已。“這裡現在就像個大花園,俺們的日子過得比城裡人還愜意呢!”不僅是環境的變化,榴園村還針對農民開展“一戶一品、一戶一策”,“房前屋後找效益”,庭院經濟結出了累累碩果。在榴園村村民孫紅俠的家裡,200平方米的院子,有藕塘、石榴樹、菜園、蠍子池。“每年僅院子就有萬把塊錢的收入。
加上十多畝石榴和平時在工地上做活,一年下來,純收入就達10多萬元。”孫紅俠樂呵呵地說。
隨著農民增收的渠道不斷拓寬,榴園村增收的長效機制初步確立,榴園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
作為服務新外環拆遷安置的華家湖新村,經過功能提升、環境改善、風格改造,建築錯落有致、功能設施齊全、環境整潔優美,各類苗木簇擁在房前屋後,村民活動中心、幼稚園、垃圾中轉站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華家湖新村居民朱仲信高興地說:“以前住的是磚瓦房,用的是旱廁,夏天蒼蠅、蚊子橫飛。可現在不同了,每家每戶兩層小樓蓋得像別墅,就是城裡人也撈不上住這樣的房子!”……在加強設施建設上,烈山區還因地制宜,通過實施“清潔鄉村、美化家園”活動,不斷加大設施建設力度,探索建立了適合自身實際的清掃保潔運作模式。
該區先後對影響全區美觀的25條主幹道道路、26個社區進行了全面的升級改造。與此同時,先後投入320萬元資金建成了垃圾中轉站、垃圾收集房。50個村(居)均配備了保潔員和保潔車輛,按照“村、鎮收集,區轉運,市處理”的垃圾收集處理運行機制,著力清除了城鄉結合部、工業小區等“真空地帶”的陳年垃圾,並進行全天候管理保潔。
目前,全區成立了345人的環衛隊伍,村村都有5―7人的保潔員,建起了垃圾房,配備了垃圾清運車,建起了沼氣池,還建立健全了環境衛生工作的長效機制,激勵村民自覺行動起來美化家園,全區環境衛生狀況大大改觀,居民生活條件大大改善。
烈山區始終把村民最現實、最直接、最關心的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建設,村村建立了農家書屋、閱覽室;農民組建了腰鼓隊、籃球隊,民眾精神文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山美、水美、生活美。
奔走在烈山區新農村,所到之處,民眾的生產生活及社會事業正悄然發生著變化,路在變寬,房在變靚,村在變美……一個個具有田園特色、現代氣息濃郁的美好鄉村漸行漸近。

高標準規劃風景區

“四季榴園”風景區

圖片:EISA%QEILCQCFYLA@}ON4A1.jpg[刪除]
為進一步發展旅遊文化產業,紮實推進美好鄉村建設,日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烈山區邀請南京林業大學對塔山風景區做了高標準的旅遊規劃,全力打造“四季榴園”風景區。
該規劃秉持整體性與可持續發展、自然與生態、文化與藝術、科普性、以人為本、適用性與經濟性六大原則,按照一軸(花神迎賓—四季廣場—年輪廣場)、四區(清明中秋端午新年)、二十四個景點的設計理念,按照4A級風景區的標準全力打造“四季榴園”風采,在農曆四季節日裡展示榴園自然特色,貫穿石榴文化。
規劃的“四季榴園”將以趙莊、宋莊、塔山、石榴博覽園為四個景點,分別命名為清明、端午、中秋、新年四個節日。趙莊基調古拙樸質,以清明節為主題,定位於石榴的起源與傳播;宋莊基調濃烈多彩,以端午節為主題,定位於唐宋時期石榴文化繁盛;塔山基調秋高氣爽,以中秋節為主題,定位於明清石榴文化的發展。各景區根據不同的季節特點和主題定位,設計活動,打造景點。

全國首家石榴博覽館

烈山區還高水準規劃了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石榴博覽館。石榴博覽館以地域文化性、科普專業性和親民互動性為展示設計理念,承擔彰顯淮北石榴文化、科普教育、科技服務責任,以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覺設計,寓情於景,採用聲光電、多媒體、置景、半景畫、雕塑、蠟像、實物陳列等多樣化展示手法,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展示石榴起源與傳播、石榴文化、品種科學分類系統、資源利用價值和科學研究最新成果及發展趨勢,展示淮北經濟、政治、文化精神和奮鬥歷程。
博覽館共分六大展廳:榴之源(青史榴名)綜合展示關於中國暨世界石榴種植的歷史;榴之學(榴珠芬芳)完整展示關於石榴的科普知識;榴之益(榴光溢彩),綜合介紹關於石榴的功用價值及相關產品;榴之都(醉美榴鄉)綜合展示石榴之都-淮北的石榴產業發展概況;榴之願(榴花似火),展望淮北石榴產業發展願景及戰略規劃;榴之韻(榴香雅韻),綜合全面展示關於石榴的典故、詩詞、歌賦、書畫等石榴文化。
烈山區已兩次聽取了“四季榴園”旅遊規劃及石榴博覽館布展的初步構思,目前該規劃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