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村語錄

為光地門人,其學以光地為宗,服膺最篤,凡聞於光地者皆筆之於書。 李光地之學源於朱熹,而能心知其意,得所變通,故不拘於門戶之見。 其論性命謂“王陽明說萬物一體處,言見赤子入井,惻然救之,是赤子一體也”,“論皆極精”。

〖榕村語錄〗三十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徐用錫、李清植輯。
徐用錫(1657—?)字壇長,號畫堂,江蘇宿遷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官侍讀。為光地門人,其學以光地為宗,服膺最篤,凡聞於光地者皆筆之於書。李清植為光地從孫,字立侯,號穆亭,雍正二年(1724)進士,授編修,累遷山東巡撫、禮部左侍郎。此書為李光地學術言論彙編。包括經書總論與論《四書》者八卷,論《易》、《書》、《詩》、《三禮》、《春秋》、《孝經》者九卷,論宋六子、諸儒、諸子、道釋者三卷,論史一卷,論歷代一卷,論學二卷,論性命、理氣者二卷,論治道二卷,論詩文二卷,末附韻學。每一條或為光地自記,或為清植記,或為門人記,皆標於該條之末,而以光地自記與清植記者為多。李光地之學源於朱熹,而能心知其意,得所變通,故不拘於門戶之見。其訪經兼取漢唐之說,其講學亦酌采陸王之義,而明辨其是非得失,往往一語而決疑。其經書總論謂“孔子之書,如日月經天,但看尊之則天下太平,廢而不用,天下便大亂”,“孔子六經,字字可信”。其論《孟子》,謂“仁、義、智、禮者性也,事親、從兄者道也。性在內,道在外。性之理似乎虛而難見,故指其實而可循者”,“程朱分理與氣說性,覺得孟子不是這樣說,孟子卻是說氣質,而理自在其中,若分理氣,倒像理自理,氣自氣一般,氣中便有理,氣有偏全,理即差矣”。其論性命謂“王陽明說萬物一體處,言見赤子入井,惻然救之,是赤子一體也”,“論皆極精”。又謂“性之不明也,虛齋、整庵欲於氣之曲折處見性,姚江以昭昭靈靈言之,皆難以口舌爭,須知氣不過運動,神不過知覺,而所發之理乃性也”,“程子稱形而上下為截斷分明,朱子言太極陰陽當離合觀,可謂精切”,“姚江以一靈明者為性,雖少近理,然所見乃心而非性也”。其論理氣謂“先有理而後有有明一代雖極純儒,亦不明此理”,是主程朱學說,一脈相承。又謂“程子言性即理也,今當言理即性也,不知性之即理,則以習為性,而混於善惡,以空為性,而入於虛無;不知理之即性,則求高深之理,而差於日用,溺泛濫之理,而昧於本源。性即理也,是天命之無妄也;理即性也,是萬物之皆備也”,亦與程朱一致。李光地為清初宋學代表,此書為其代表作,全面反映了李光地的學術思想。有《榕村全書》本。《四庫全書》本、民國間博氏藏園又刊《續集》2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